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菊香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益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病
  • 5篇糖尿
  • 4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功能
  • 2篇胰岛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病患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TSH
  • 1篇血糖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治疗
  • 1篇源性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糖尿病
  • 1篇妊娠期糖尿病...
  • 1篇神经源

机构

  • 7篇益阳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李菊香
  • 6篇贺佩祥
  • 5篇彭韦霞
  • 4篇徐雪辉
  • 4篇彭可
  • 3篇钟雅琴
  • 3篇刘丽君
  • 3篇刘丽君
  • 3篇陈锋
  • 1篇郭巧红
  • 1篇丁婷
  • 1篇熊丹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糖...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达到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达到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住院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素组28例、速效联合长效胰岛素组20例、预混胰岛素组36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组12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以空腹血糖(FPG)<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8.0 mmol/L出院。出院后坚持原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3个月后停止所用治疗并连续监测1个月血糖,每周测3次FPG、2hPG,如1个月内有3次或以上FPG≥7.0 mmol/L或2hPG≥10.0 mmol/L视为治疗失败,否则视为治疗成功。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在入院后第2天和3个月随访期结束时空腹测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抽血查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空腹C肽(FCP)、C-反应蛋白(CRP),口服75 g葡萄糖粉后2 h抽血查2hPG,餐后2小时C肽。统计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功缓解率并分析影响成功的因素。结果治疗后总成功率为73.9%。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素组成功率为82.1%(23/28);速效联合长效胰岛素组为80.0%(16/20);预混胰岛素组为61.1%(22/36);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组为83.3%(10/12)。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素组、速效联合长效胰岛素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组成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与预混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FPG、2hPG、HbA1c、TG、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FCP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与失败组年龄,治疗前BMI、FPG、FCP、TG、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98±4.68)、(56.79±7.65)岁,(25.03±2.46)、(28.16±2.09)kg/m2,(11.89±2.61)、(14.75±2.75)mmol/L,(1.85±0.70)、(0.88±0.54)ng/mL,(1.05±0.68)、(2.41±0.84)mmol/L,(8.19±0.74)、(10.62±1.19)mg/L,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进行胰岛素治疗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
彭韦霞刘丽君贺佩祥李菊香徐雪辉
关键词:抽样研究血糖年龄因素C肽
新诊断非酮症糖尿病患者胰岛相关自身抗体与甲状腺抗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对新诊断非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相关自身抗体和甲状腺抗体的研究,探讨新诊断糖尿病中胰岛相关自身抗体、甲状腺抗体及功能异常的规律。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酮体阴性的糖尿病患者413例为病例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群347名为对照(NC)组,比较两组胰岛相关自身抗体及甲状腺抗体的阳性率及甲状腺功能,分析胰岛相关自身抗体阳性的临床特点。结果病例组胰岛相关自身抗体阳性率及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均高于NC组(9.2%vs 4.6%,32.7%vs 19.6%,P<0.05),且以GADAb和TPOAb为主。两组甲状腺抗体阳性,但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发病率较甲状腺抗体阳性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下称"甲亢")(病例组14.5%vs6.2%,NC组8.9%vs 3.7%)、甲状腺功能减退(下称"甲减")(病例组14.5%vs 11.9%,NC组8.9%vs7.2%)的发病率升高(P<0.05)。两组甲状腺功能异常中亚临床甲减最多,发病率较其他甲状腺功能异常升高(P<0.05)。将病例组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进一步按胰岛相关自身抗体分为阳性亚组和阴性亚组,两亚组女性比例、年龄、BMI、HbA_1c、TG、TC、LDL-C、HDL-C、FC-P、2hC-P、激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TSH、2h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非酮症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较高甲状腺抗体阳性率,且以单纯甲状腺抗体阳性但甲状腺功能正常为主,甲功异常中以亚临床甲减为主,所以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新诊断糖尿病中常规检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TPOAb具有一定意义,可发现更多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新诊断非酮症糖尿病中胰岛相关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较健康人群高,且胰岛相关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TPOAb抗体滴度及TSH较高,2hC-P较低,不排除一部分为LAD
彭韦霞贺佩祥刘丽君钟雅琴彭可丁婷李菊香徐雪辉陈锋熊丹
关键词:非酮症糖尿病
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96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亚临床甲减,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根据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FT_3、FT_4、TSH)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T_3、FT_4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上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S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可协同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的血糖控制效果,纠正甲状腺激素水平,提高甲状腺功能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彭韦霞刘丽君贺佩祥彭可钟雅琴徐雪辉李菊香陈锋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左旋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HLI)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2011年收治的39例HL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采用单纯保肝治疗,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甲状腺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LI患者临床症状有体重减轻、心悸、怕热、多汗、食欲下降等,主要体征有甲状腺肿大、双下肢水肿、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等。死亡2例,病死率占5.1%。治疗后治疗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的患者同时具有甲亢和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显示淤胆型肝炎。此病预后较好,治疗的关键是抗甲状腺治疗。
李菊香贺佩祥刘丽君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校正QT间期延长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的校正QT间期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分析,寻找包括甲状腺激素在内的影响QT间期的因素,旨在为临床综合处理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甲状...
彭韦霞刘丽君贺佩祥彭可李菊香徐雪辉陈锋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α-硫辛酸联合治疗在改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尿动力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DNB患者48例,按照入院日期,随机分为2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糖、降压、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和调节血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α-硫辛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并对两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除了对照组的功能性尿道长度外,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尿动力学指标均好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最大尿流率(RMF)、剩余尿量(VPR)、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Qmax)、膀胱顺应性(BC)、功能性尿道长度(LSF)和最大尿道压(PMU)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RMF(17.8±3.9)ml/s vs(13.5±4.2)ml/s、VPR(43.2±20.7)ml vs(109.4±39.1)ml、PQmax(2.9±0.7)kPa vs(2.0±0.5)kPa、BC(88.7±31.0)ml/kPa vs(63.9±24.2)ml/kPa、LSF(3.0±0.6)cm vs(3.5±0.9)cm和PMU(79.5±18.4)kPa vs(87.6±26.3)kPa,两组患者血糖均控制到正常水平,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7%vs 66.7%,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α-硫辛酸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DNB尿动力学指标,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显著缓解尿潴留。
李菊香
关键词:膀胱疾病硫辛酸尿动力学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维生素D水平与新生儿TSH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不同的血糖控制水平和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其新生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在该院产科住院的已明确诊断为GDM的晚期妊娠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和体质量等基本资料,除常规产前检查外,检测两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单纯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TPOAb)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25-羟维生素D水平,两组孕妇分娩后,取新生儿的足跟血,检测新生儿的FT3、FT4、TS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甲状腺FT3和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孕妇糖化血红蛋白与其新生儿甲状腺TSH水平呈正相关,GDM孕妇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其新生儿甲状腺TSH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GDM孕妇血糖控制越差,维生素D水平越低,可能与新生儿甲状腺TSH水平密切相关,提示孕期血糖控制及维生素D补充十分重要.
彭韦霞郭巧红刘丽君钟雅琴晏元辉李菊香彭可夏文平贺佩祥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TS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