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青

作品数:28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池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钎焊
  • 15篇金刚石
  • 15篇刚石
  • 7篇钎焊金刚石
  • 5篇线锯
  • 5篇磨粒磨损
  • 5篇磨损
  • 4篇金刚石线锯
  • 3篇陶瓷
  • 3篇磨削力
  • 3篇高频感应
  • 2篇单晶
  • 2篇单晶硅
  • 2篇真空度
  • 2篇受力
  • 2篇受力分析
  • 2篇钻削
  • 2篇磨粒
  • 2篇金刚石工具
  • 2篇金刚石磨粒

机构

  • 20篇池州学院
  • 13篇华侨大学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池州师范专科...

作者

  • 28篇张国青
  • 11篇徐西鹏
  • 10篇黄辉
  • 3篇潘培道
  • 3篇刘孝光
  • 3篇孙小燕
  • 2篇殷韦韦
  • 2篇詹友基
  • 2篇汪列隆
  • 2篇汪江节
  • 2篇周亮亮
  • 1篇许明三
  • 1篇刘景景
  • 1篇戴秋莲
  • 1篇贾敏忠
  • 1篇胡昌军
  • 1篇徐健
  • 1篇程立艳
  • 1篇陈鑫
  • 1篇汪甜甜

传媒

  • 7篇池州学院学报
  • 2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机械工程师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金刚石与磨料...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机械制造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矿冶工程
  • 1篇珠宝科技
  • 1篇工具技术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池州师专学报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钎焊金刚石磨粒焊接强度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高频感应钎焊技术制备单层金刚石静强度实验样块和磨削砂轮,比较了单颗金刚石磨粒在磨削过程中所承受的平均法向和切向载荷分别与其钎焊后的静压强度和静剪切强度大小,结合对磨削过程中磨粒的磨损形态的观察,揭示钎焊金刚石砂轮在磨削过程中金刚石磨粒的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一般磨削过程中金刚石磨粒所承受的载荷远小于其静强度;钎焊后磨粒的静强度主要受钎焊时的真空度和钎焊加热时间的影响,真空度越高,静强度越大,钎焊时间越长,静压强度损失越大,而静剪切强度却存在一个最佳的钎焊时间;利用高频感应加热方式制备金刚石工具的磨粒焊接强度,完全能满足一般磨削加工要求,在磨削过程中磨粒以微破碎为主,很少有脱落和整颗折断现象.
张国青黄辉徐西鹏
关键词:磨削砂轮钎焊磨粒磨损磨削力
基于钎焊金刚石钻头的旋转超声钻削工程陶瓷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钎焊金刚石薄壁钻头,采用旋转超声加工(RUM)的方式钻削99氧化铝工程陶瓷材料,以加工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工具转速和超声振幅为实验因素,以材料去除率为优化目标,进行工程陶瓷材料的正交实验,初步探讨钎焊金刚石薄壁钻头在RUM方式下钻削工程陶瓷时各加工参数与钻削效率之间的关系,优化RUM加工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以材料的去除率为优化目标,超声波振幅的影响最大,主轴转速次之,轴向压力的影响最小。
汪勇张国青
关键词:旋转超声加工钎焊金刚石正交实验磨粒磨损
单晶硅切片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总结现有的单晶硅切片技术,全面分析比较内圆切片机切片技术、游离磨料线锯切片技术和固结磨料线锯切片技术的优缺点,认为固结磨料线锯切片技术是单晶硅切片技术的趋势;为了充分发挥固结磨料线锯切片技术的优势,提出了钎焊金刚石固结磨料线锯的新设想,并指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为减少钎焊过程中线锯的热损伤。
张国青汪列隆张蓓蓓
关键词:单晶硅切片技术
基于钎焊金刚石工具技术的高频感应加热研究
2006年
利用高频感应加热方式,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不同的钎焊时间下钎焊金刖石磨盘节块样品,对不同节块样品的钎料层和金刚石磨粒形貌进行观察,并结合对不同样品磨粒的剪切破坏力的测量,分析高频感应钎焊时间对金刚石工具钎焊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相同的真空度和加热功率的条件下,针对特定基体,必定存在一个最佳的钎焊时间。
张国青徐西鹏
关键词:钎焊高频感应加热钎焊质量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刍议——以池州学院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沿用专科时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深刻剖析我院机械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当前亟待改革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建立完善的适应我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作出初步探讨。
张国青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Matlab温室模糊控制的自动施肥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进步,我国温室农业逐渐向精准自动化农业发展。本文针对温室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作为控制对象,设计了一套利用PLC和上位机控制的温室自动灌溉施肥装置,以施肥回路中电导率值作为控制目标,由于系统的延迟和惯性大等特点,无法建立起电导率和电磁阀开通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特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利用Matlab中模糊控制器建立输入输出模糊控制规则,计算出电导率模糊控制表,并在sim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图,仿真结果显示控制有效平稳。
周亮亮张国青程立艳汪甜甜
关键词:PLCMATLAB模糊控制
钻削工程陶瓷时的金刚石磨粒磨损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高频感应钎焊技术制备单层金刚石薄壁钻头,钻削工程陶瓷材料,观察统计金刚石磨粒的磨损状态,分析钻削过程中轴向力及扭矩与金刚石磨粒具体磨损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钻削的进行,金刚石磨粒的磨损形式为完整、磨平、微破碎、宏观破碎和脱落;磨粒的磨损形态与轴向力和扭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轴向力及扭矩的变化又会加速磨粒的磨损。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磨粒的形貌与陶瓷材料的去除方式之间的联系。
张国青徐健
关键词:钎焊磨粒磨损
基于慕课模式的“机械制图”混合式教学探索被引量:3
2019年
机械制图课堂教学面临理论课时少,课堂教学压力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困难,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等问题。现行的机械制图在线教学模式由于缺乏有效的在线学习质控机制,不能单独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将慕课与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相融合,形成机械制图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张国青
关键词:机械制图混合式教学
钎焊金刚石工具钎焊强度评价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高频感应钎焊技术,在不同的钎焊时间和真空度条件下制备金刚石工具试样,在自制的装置上测试试样单颗金刚石磨粒的剪切破坏力大小。结合对破坏颗粒的微观观察发现,金刚石磨粒在受剪切力时一般有三种破坏形式:滑移、折断和拔出。由此得出:制备钎焊金刚石工具应选用高级别的金刚石磨粒及高真空度下较长时间的钎焊。
张国青黄辉徐西鹏
关键词:金刚石真空度
Cu/Ti3SiC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
2020年
Ti3SiC2是一种新型的结构陶瓷材料,有诸多优异性能。Cu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耐压性能好且能分流,但有不能抗熔焊缺陷,利用Cu和Ti3SiC2组成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新型电接触材料。本文采用Cu粉为基体,Ti3SiC2粉为增强相,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的Cu/Ti3SiC2复合材料,显微分析观察其组织均匀,团聚少,综合性能较好,在电接触材料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通过比较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的样品,发现温度高于750℃,Cu和Ti3SiC2会发生反应,有TiSi2等杂质产生,因此烧结温度为750℃最好。通过对不同体积配比烧结而成的Cu/Ti3SiC2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致密度和抗弯强度随着Ti3SiC2含量增加而下降。抗弯断裂后的断口形貌经SEM分析,当Ti3SiC2含量低时,断口呈均匀分布的韧窝;当Ti3SiC2含量增加时,断口呈穿晶断裂形态,使得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较高且呈脆性断裂。
孙小燕汪江节张国青潘培道
关键词:烧结温度显微组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