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婷婷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眼位
  • 2篇斜视
  • 1篇眼视功能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疗效
  • 1篇视功能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双眼
  • 1篇双眼视
  • 1篇双眼视功能
  • 1篇内斜
  • 1篇内斜视
  • 1篇外斜
  • 1篇外斜视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先天性内斜视
  • 1篇疗效
  • 1篇间歇性外斜

机构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2篇王园
  • 2篇徐婷婷
  • 2篇刘静
  • 2篇杨先
  • 1篇刘桂波
  • 1篇孔庆兰
  • 1篇李慧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先天性内斜视术后远期疗效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后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追踪观察85例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其具体分为:双侧内直肌后徙术、单侧内直肌后徙术、双侧内直肌后徙联合单侧外直肌缩短术。按手术年龄分为〈4岁组、4-8岁组和〉8岁组,观察术后远期眼位、双眼视功能,分析治疗效果,探讨手术时机及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先天性内斜视多为非调节性内斜视;伴有弱视和下斜肌功能亢进可能影响术后远期眼位;年龄〈4岁组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4-8岁组和〉8岁组;术后建立的双眼视反应,即粗糙立体视和周边融合可较好地帮助维持术后眼位。结论先天性内斜视患者4岁前手术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4岁后手术者,且术后建立的双眼视反应如粗糙立体视和worth四点融合可较好地帮助维持术后眼位。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若处于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内,其远期疗效较好。
刘静杨先徐婷婷王园孔庆兰李慧刘桂波
关键词:先天性内斜视手术眼位双眼视功能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眼位控制力与融像性集合参数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眼位控制力与融像性集合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被确诊为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96例,年龄6~12岁,按纽卡斯尔控制评分(newcastle control score,NCS)分三组:控制力良好组(0-3分)、控制力中等组(4—6分)和控制力不良组(7~9分),采用三棱镜交替遮盖试验测量斜视角,水平棱镜检查融像性集合功能,并将检查结果与眼位控制力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控制组之间,总集合幅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近P=0.279、视远P=0.618)。良好控制组的集合储备视近、视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高于中等和不良控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融像性集合参数中,融像储备率与控制力的相关性最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视近比率:r=-0.63,P〈0.01;视远比率:r=-0.58,P〈0.01)。视远时融像储备率≥2的所有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控制力(NCS≤3)。结论眼位控制力级别不同的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总集合幅度相似,不良控制组的集合储备明显较低。融像储备率≥2是判断患者眼位控制力良好的指标之一。
徐婷婷杨先刘静王园孙振静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