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 4篇脓毒
  • 4篇脓毒症
  • 4篇细胞
  • 4篇抗体
  • 4篇克隆
  • 3篇细胞因子
  • 3篇内毒
  • 3篇内毒素
  • 2篇内注射
  • 2篇注射
  • 2篇瘤内
  • 2篇瘤内注射
  • 2篇裸鼠
  • 2篇免疫
  • 2篇放射免疫
  • 1篇单克隆抗体治...
  • 1篇碘标记
  • 1篇动物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张海鹰
  • 4篇孟宪钧
  • 4篇李新建
  • 2篇檀华
  • 2篇余征
  • 2篇黄靖香
  • 2篇林星石
  • 2篇方永鑫
  • 2篇蒋彦永
  • 2篇袁玫
  • 1篇李力
  • 1篇王所亭
  • 1篇田嘉禾
  • 1篇费丽华
  • 1篇李华
  • 1篇叶常青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大肠粘膜移植导致裸鼠急性肝坏死机制研究
为了发现人类大肠粘膜相关淋巴细胞归巢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我们将来自6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新鲜标本,形态学为正常的大肠粘膜移植于裸鼠皮下,结果导致受体裸鼠急性肝坏死/(ALF/)发生,该裸鼠血清可向免疫缺陷小鼠/(裸鼠和...
张海鹰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肠粘膜小鼠肝炎病毒内毒素
文献传递
抗生素和血清制剂治疗小鼠脓毒症时对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通过观察脓毒症小鼠的治疗过程,研究抗生素和血清制剂对血中内毒素脂多糖(LPS)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脓毒症模型采用NH1小鼠,腹腔大肠杆菌。治疗分3组,先锋霉素5(CEF),新生小牛血清(NBS),生理盐水(NS)。结果NBS组的72小时生存率明显高于NS组(P<0.05)。CEF组3小时白细胞计数低于NS组(P<0.05)。NBS组的1、3小时LPS水平低于NS对照组(P<0.05),血IL1和TNF低于NS组(P<0.05)。结论抗生素对抑制白细胞升高起主导作用,对LPS和细胞因子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血清制剂可能同时具有抗休克和抗炎症的双重作用,对提高早期生存率起重要作用。
张海鹰李新建孟宪钧
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因子内毒素抗生素
放射性碘标记CL-3体外肿瘤细胞结合及瘤内注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为评价瘤内注射(131)~I 标记单抗对提高肿瘤放射免疫治疗效果的作用,用(125)~I 标记抗人结肠癌单抗 CL-3,测定与人结肠癌细胞系 LS174T 及人胃印戒细胞癌细胞系 KATOⅢ的结合率。用34只 LS174T 荷瘤裸鼠,在瘤内注射(131)~I-CL-3后1、3、5、17天进行体内分布与放射免疫显像,以腹腔注射及(131)~I-正常鼠 IgG 瘤内注射组作对照。结果:(131)~I-CL-3与LS174T 及 KATOⅢ细胞结合率达73%;荷瘤裸鼠的瘤/非瘤比值瘤内注射组比腹腔内注射组大2~7倍;每克组织结合注入量的百分数瘤内注射组比腹腔内注射组大2倍多,比(131)~I-IgG 瘤内注射组大5~7倍,且放射免疫显像图清晰。故瘤内注射是提高放射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单抗标记物在瘤内的存留主要是免疫结合,而不是 IgG 的非特异结合。
方永鑫张海鹰余征袁玫林星石费丽华李力李华田嘉禾黄靖香檀华蒋彦永
关键词:放射免疫显像单克隆抗体碘标记
人粒细胞杀菌蛋白的制备与体内外鉴定
1999年
目的:制备与鉴定人类天然杀菌及通透性增强蛋白,寻找抗LPS新药。方法:自慢性粒细胞性增生患者全血提取人粒细胞杀菌蛋白(BP)。SDSPEGE电泳测定分子量,水解法测定氨基酸组成,普通细胞菌培养检测对O111B4大肠杆菌的杀伤作用。体内鉴定采用腹腔脓毒症小鼠模型,与抗内毒素单克隆抗体1A比较。观察指标:血LPS使用定量的鲎试剂分析法。血细胞因子活性:IL1采用小鼠胸腺细胞增值法;IL6采用小鼠淋巴细胞系7TD1细胞增值法;TNF采用L929细胞溶解法。结果:得到55KD蛋白,具有杀菌和中和LPS特性。该蛋白体外中和LPS的能力强于1A。小鼠脓毒症模型血LPS水平:BP和1A组明显低于NS组(P<0.05)。血细胞因子活性:BP组的抑制作用较强,IL1,IL6和TNF活性均低于NS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1A只对IL6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BP在阻断LPS和抑制炎症反应方面优于抗LPS单抗。
张海鹰李新建孟宪钧
关键词:脓毒症内毒素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
131Ⅰ标记单克隆抗体CL3瘤内注射对荷人结肠癌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被引量:9
1994年
我们采用131Ⅰ标记单克隆抗体CL3瘤内注射治疗荷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与腹腔注射比较:大剂量组每鼠给药18.5MBq,观察34天,16天后前者的肿瘤生长抑制率高于后者,分别为57.9%±10.2%和47.2%±16.6%(P<0.05),肿瘤完全抑制率分别为6/16和1/8;小剂量组每例5.36MBq,观察17天,6天后,前者的肿瘤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后者,分别为49.6%±17.5%和26.1%±3.4%(P<0.01).计算小剂量给药后五天的肿瘤累积吸收剂量,瘤内注射是腹腔注射组的3.3倍,分别为18.7Gy和5.7Gy.结果提示在肿瘤放射免疫治疗中采用瘤内注射法给药,具有低毒高效的治疗作用,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张海鹰方永鑫蒋彦永林星石袁玫黄靖香檀华余征王所亭叶常青
关键词:结肠肿瘤单克隆抗体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治疗脓毒症的用药时机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通过对脓毒症小鼠的治疗过程,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Z12)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和用药时机。方法:脓毒症模型采用NH1雄性小鼠,腹腔注射O111B4大肠杆菌1/2LD90,共2次,间隔12小时。给药分早期和晚期2组,分别于第1、2次细菌攻击时每鼠注射0.1mgZ12。结果:早期使用抗Z12虽然可以降低血TNF活性,但不能改善动物生存率,甚至有加速死亡的危险;晚期应用时生存率较早期用药时明显提高,与早期用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Z12早期组和晚期组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其中,晚期用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Z12能够降低TNF的活性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早期用Z12组血TNF和IL6低于晚期用Z12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IL1则相反,早期组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Z12可以成为脓毒症治疗的辅助药物,关键是用药时间,其应用时机可能在感染的中后期。
张海鹰李新建孟宪钧
关键词:脓毒症用药时机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
炎性细胞因子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监测在脓毒症抗炎症治疗中的意义
1999年
张海鹰李新建丁广治孟宪钧
关键词:脓毒症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