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东杰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5篇充填
  • 4篇萤石
  • 4篇萤石矿
  • 4篇石矿
  • 4篇铁矿
  • 3篇空区
  • 3篇采空
  • 3篇采空区
  • 2篇底柱
  • 2篇地表
  • 2篇地表塌陷
  • 2篇无底柱
  • 2篇无底柱分段崩...
  • 2篇无底柱分段崩...
  • 2篇露天
  • 2篇露天转地下
  • 2篇冒落
  • 2篇空区治理
  • 2篇矿柱
  • 2篇分段崩落

机构

  • 11篇东北大学
  • 1篇凌源日兴矿业...

作者

  • 11篇张东杰
  • 10篇任凤玉
  • 6篇曹建立
  • 3篇何荣兴
  • 3篇李海英
  • 2篇韩智勇
  • 1篇孙明志
  • 1篇刘娜
  • 1篇谭宝会
  • 1篇宋德林
  • 1篇常帅
  • 1篇王志
  • 1篇丁航行
  • 1篇徐曾和
  • 1篇任美霖
  • 1篇徐源
  • 1篇于坤鹏
  • 1篇刘鹏
  • 1篇刘洋

传媒

  • 6篇金属矿山
  • 2篇中国矿业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萤石矿近主井采空区治理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某萤石矿主井穿过位于三中段的矿体,随着五中段的开采,四中段出现大面积采空区,严重威胁主井生产运行。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和理论分析,经过对比分析,推荐废石+碎石混凝土接顶充填的空区处理方案,通过逐步掘充填井来充填跨度较大的采空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方案的可行性,为类似近主井采空区治理提供了参考。
任凤玉刘洋张东杰何荣兴周颜军
关键词:空区处理废石充填
露天地下协同采矿充填方法被引量:13
2015年
针对弓长岭铁矿东南区低品位铁矿床平行矿带条件、高落差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区控制需求,分析了用常规充填法控制地表岩移所面临的产能低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研究了塌陷坑内散体对实体边壁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利用临界散体柱原理控制地表塌陷范围的新型充填方式;试验研究了移动散体的结拱条件,揭示了塌陷坑内散体流动的连续性,得出向塌陷坑充填废石不会发生结拱陷落危害的结论;观测分析了塌陷坑壁面的构成,揭示了两帮围岩主要沿结构弱面向塌陷坑片落或滑落的特性,据此提出了沿塌陷坑轴向、径向协同排放废石以防治边壁滑落危害的安全充填技术;此外,地下采用大结构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在增大开采强度的同时均衡塌陷坑散体的下降速度,形成了露天地下协同采充方法。理论分析与工业试验表明,该方法可大幅度提高采充生产效率和改善采充作业环境,为急倾斜平行矿带低品位铁矿床环保型高效开采开辟了新途径。
任凤玉张东杰李海英宋德林
关键词:地表塌陷
孟家堡子铁矿岩移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孟家堡子铁矿露天开采完成后,位于+70 m水平以下的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随着井下采矿的进行,覆岩已经冒透至露天坑底,形成了大规模的地表塌陷坑,岩移活动对地表办公区及竖井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矿山存留的废石无法满足地表塌陷坑充填需求,致使塌陷坑边壁岩移发展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根据临界散体柱支撑原理,试验研究了尾砂替代废石充填地表塌陷坑的岩移控制新方法,分析了不同尾砂浓度及散体粒径分布下的尾砂渗透特征,得到了受散体下落高度影响的尾砂混入高度预测表达式。研究表明:70%~80%浓度下的尾砂混入高度范围为130.76~42.36 m,该浓度范围内的尾砂混入高度小于塌陷坑内散体覆盖层的最小厚度,即采用该浓度范围内的尾砂充填地表塌陷坑是安全可行的,最终确定的现场合理尾砂充填浓度为75%~80%。为确保充填作业安全顺利进行,将塌陷坑划分为斜面充填区与饱满充填区,提出了沿塌陷坑轴向与径向三向协同充填方法,为矿山安全、绿色、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
曹建立谭宝会张东杰
小汪沟铁矿采空区冒落进程控制及监测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小汪沟铁矿井下存在大规模连续采空区,严重威胁到地表运输公路及矿山附属建筑的安全性。为解除采空区塌陷对地表道路和建筑的威胁,矿山决定向塌陷坑充填废石,以控制塌陷坑的扩展。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采空区冒透的时间进行了预测,同时对不充填废石和充填废石的塌陷坑地表位移发展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最后采用钻孔监测技术对采空区的冒落进程进行监测,同时对塌陷坑充填废石后的空区冒落高度变化过程进行了监测。现场实践证明,向塌陷坑内充填废石可以有效控制采空区的冒落进程。
刘娜任凤玉张东杰
关键词:采空区冒落数值模拟控制技术
锡林浩特萤石矿竖井保安矿柱优化方法被引量:9
2019年
锡林浩特萤石矿原设计采用65°岩移角圈定保安矿柱,随着采矿不断向深部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矿石资源位于保安矿柱圈定范围内,导致可采矿量大大降低,严重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对地表塌陷范围与准确塌落角测确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利用临界散体柱作用机理来优化保安矿柱的新思路,有效解决了传统保安矿柱的过度圈定问题,避免了矿产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现场应用中,释放矿量约5.1万t,经济效益显著。该保安矿柱优化方法可为类似条件的矿山提供借鉴。
张东杰任凤玉曹建立何荣兴
关键词:地表塌陷
某铁矿采空区治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某铁矿采用留矿法开采,生产中在井下形成了不同规模的采空区,并在采空区顶板遗留了部分高品位矿石,为了消除采空区对井下生产及地表环境设施造成的威胁,并适时回收顶板高品位矿石,本文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分析了充填散体结拱及流动特性,确定了地表充填井合理尺寸及布置参数。结合采空区存在状态,提出了地表钻孔监测与废石充填相结合的采空区治理方法;根据采空区顶板矿体分布情况,研究提出了地表台阶剥离+中深孔爆破的顶板矿体回收方法。该方法已被矿山成功应用,可为类似条件矿山的采空区治理提供借鉴。
曹建立任凤玉张东杰甘小泉
关键词:浅孔留矿法
露天转地下楔形过渡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任凤玉兰舟李海英王先成丁航行王春贤郑壮志王友成徐曾和林旭升龚清田付煜王志任思潼曾永春何荣兴王宏勤陈福雄郭雄韩智勇曹建立常帅任美霖张东杰徐源孙明志胡颖鹏
《露天转地下楔形过渡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主要研究解决过渡期露天、地下生产相互干扰导致减产或停产过渡问题相关的关键技术,该项目以海南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为背景,在总结国内外露天转地下研究成果与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
关键词:
关键词:露天转地下开采铁矿开采
柏杖子金矿厚大矿体低贫损开采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柏杖子金矿213号厚大矿体采用有底柱崩落法开采,受矿体条件影响,损失和贫化较大。为改善回采指标,将213号矿体0^+60 m水平改用低贫损模式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通过散体流动参数试验与进路布置形式改进优化了采场结构。即针对不同的矿体形态,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结构参数;以菱形布置方式为原则,调整了进路位置;给出了夹石处理方式及适合矿体条件的爆破参数。方案采用斜坡道贯穿各水平,并采用上、下分段同时回采的方式,矿石损失率、贫化率均可控制在12%左右,有效解决了损失贫化大问题,可为类似条件矿山提供参考借鉴。
马姣阳任凤玉曹建立解本德张东杰
关键词: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进路贫化
锡林浩特萤石矿副井保安矿柱稳固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锡林浩特萤石矿采用留矿法开采,随着空区长时间暴露及井下采动不断影响,保安矿柱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副井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为解除这一威胁,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方法对四、五中段保安矿柱范围内矿体开挖与充填前后,副井附近的应力及位移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证实了开挖对竖井造成的威胁及充填对竖井保护的有利作用。基于此,研究提出顺次崩落中段遗留顶柱与地表塌陷坑同步废石充填相结合的保安矿柱稳固措施,并对充填后矿柱范围内剩余空区实施二次补充,实现了保安矿柱破坏范围的有效充填,为矿山安全、绿色、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
张东杰任凤玉曹建立刘鹏
关键词:保安矿柱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协同开采技术研究
我国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大型铁矿山,由于露天与地下生产相互干扰,过渡期安全条件差与产量衔接困难等问题多年来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本文针对过渡期露天开采境界内底部矿量、地下开采挂帮矿量的常用方法,研究了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模式,构建...
任凤玉韩智勇李海英张东杰
关键词:铁矿露天开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