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浩
- 作品数:31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文艺批评要守护真理性民族性人民性
- 2018年
- 当前我国文艺批评呈现出热点众多、成果丰硕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批评功能弱化、引导作用不强、满足人民群众广泛多元的审美接受心理和思想诉求还有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多次讲话中,对症下药,开出了“治病良方”:文艺批评要守护真理性民族性人民性。
- 文浩
- 关键词:文艺批评民族性真理性民性功能弱化接受心理
- 邓以蛰美学研究的“实践论”评析
- 2019年
- 美学家邓以蛰五四时期立足于实际,积极倡导“为人生”的新文艺;三四十年代,他借鉴黑格尔与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实现对中国古典书画艺术的重释与创构;新中国建立后,他尝试从毛泽东实践论的视域去阐释古典艺术的历史生成与经验结构,提出不少新的观点,但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具体表现为对主体美感差异的相对忽视及主题先行的过分依赖。
- 樊祥文浩
- 关键词:皖江文化邓以蛰美学实践论
- 百年旧体文学四人谈
- 2024年
- 文学研究作为对创作的回应和探索,离不开对宏观的历史大视野和整体的文化大视野的把握。回顾过去百年,旧体文学不论是作为文学现象还是作为文化现象,都无法让人忽视。各种旧体文学的创作、接受与批评样态及其与新文学乃至新文化的复杂纠葛,也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史难以绕开的话题。面对这样一座丰富的矿藏,我们必须深入开掘。对此问题,我们邀请到资深专家和学术新秀共同进行探讨。以后,我们还要邀请更多这方面的新老专家进行系列对谈,以期多维度透视百年旧体文学史的存在状态、发展流变和功能价值。
- 张海鸥张宁肖百容文浩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大视野学术史新文学
- 巴赫金审美建构论探析
- 2010年
- 在行为哲学中,巴赫金将现实世界的“主体建构论”引入美学巴考中。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和《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料与形式问题》中他将现实世界的“我”与“他人”的关系演化为审美活动中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
- 文浩
- 关键词:审美活动建构论巴赫金文学作品主人公
- 望今制奇 参古定法——评邓新华教授新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
- 2013年
- 邓新华教授新近出版的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是目前国内最为完备的一部有创新有特色的中国古代接受理论史著作,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篇曾提出"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文学继承和创新原则。
- 文浩
- 接受美学和中国化的文学接受史范式
- 2018年
- 新时期以来,接受美学和广义的"重写文学史"学术浪潮发生交融互动。姚斯的接受之维帮助中国的文学史研究者调和文学历史性和审美性之间的矛盾。基于此,中国化的文学接受史范式针对旧有文学史格局实现了重要的转向,并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文论建构的重要成果。中国学人对中国化的文学接受史范式提出三种重要阐释并大胆实践,形成书写实践共识和未来展望。
- 文浩
- 关键词:文学接受史
- 巴赫金和伊瑟尔文本理论之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在西方学界以复调和狂欢化理论著称的巴赫金和以接受美学闻名的伊瑟尔,表面似无学术关联,实际上文本问题是他们的理论聚焦点。他们都阐明了文本的事件性并发现:文本是对话的开放结构,文本意义产生于对话关系中。由此,他们从人本主义立场守护了文本的人文性和接受者的主体性。不同的是:巴赫金理论中的理解者是实际接受者而伊瑟尔理论模型中的"隐含读者"是结构性预设;巴赫金的文本理论重视历史性而伊瑟尔的文本理论缺乏历史性。这种差异源于巴赫金的超语言学、历史感和伊瑟尔的现象学立场的区别。在比较中可以发现,巴赫金比伊瑟尔更为彻底的坚守了接受者的主体地位,而且巴赫金的文本理论较之伊瑟尔的文本理论具有更为辩证圆融的阐释效力。
- 文浩
- 关键词:历史性
- 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评“麓山文艺学研究丛书”
- 2009年
- 文浩
- 关键词:文艺学研究中国文学批评西方文论美学研究诗学研究
-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作者意识与人物塑造问题新论被引量:1
- 2021年
- 文学作品是作者创作的产物。作为作品的创作者,作家的意识或者说思想感情总要以各种方式,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而文学是人学,人物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要素。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机体,人物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性格逻辑。在作品中,作者的意识与人物形象必然发生交集,并且同人物的独立性和有机性出现矛盾甚至对立。如何处理作者意识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创作方法有不同的方式。
- 文浩赵炎秋
-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有机性
- 伊瑟尔理论中的文本事件性初探被引量:3
- 2010年
- 伊瑟尔的文本理论不同于中心主义和本质主义文本观,它侧重于从人本主义理想出发,把文本视为一种事件性的存在。我们从三个方面的论述中可以发现,伊瑟尔认为文本是多重系统在各自界限边缘交叉的事件,这就突出了文本的交流沟通功能。
- 文浩
- 关键词:事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