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 作品数:23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2例报道
-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率低,平素无症状,不易发现,一旦破裂,病死率极高。有些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作时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而首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本科于2006年10月~2007年4月收治2例以消化系统病变为主的夹层动脉瘤患...
- 沙立娜翟俊山王欣吴凯张林李楠
- 关键词:消化系统症状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诊断
- 文献传递
- 胸腔留置深静脉导管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腔积液2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吴凯翟俊山李楠王欣
- 关键词:导管治疗胸腔留置深静脉疗效观察顽固性胸腔积液肝硬化
-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形态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联合介入治疗前后MRA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形态成像变化,与间接门静脉造影(IPVG)和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根据MRA成像结果判断门静脉各属支血管成像清晰程度,21例患者100%门静脉主干(PV)主干显影,20例脾静脉(SV)显影较清晰,分别有2例肠系膜上静脉(SMV)和6例冠状静脉(GV)显示不良(有的层面不显示或显示不清),与11例IPVG显示相当,1例SMV,2例GV显示不良(P〉0.05),但MRA成像显示范围大,利于判断曲张血管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结论MRA能较好显示门静脉系统解剖影像,并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胃镜下测定成正相关,应成为监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形态学研究的有效方法。
- 李楠敖国昆王欣沙立娜翟俊山黄沁
- 关键词: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磁共振血管成像间接门静脉造影
- 复方血竭制剂与5-氨基水杨酸在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维持缓解治疗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比较复方血竭灌肠液及口服5-氨基水杨酸(SASP)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维持缓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51例UC患者(血竭组)进行灌肠治疗6个月;SASP组给予SASP1.5g1次/d口服维持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治疗中的副作用。结果血竭组和SASP组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竭组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损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血竭灌肠可用于高危患者及SASP治疗无效者的维持治疗方案。
- 吴凯李楠张林王雪明王欣翟俊山王艳梅石玉玲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柳氮磺胺吡啶
- 复方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复方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UC)实验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细胞因子(CK)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复方血竭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模型组、空白(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动物分别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大鼠UC模型,镜下观察其结肠黏膜损伤及溃疡形成情况,并分别测定各组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6、IL-10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糜烂、炎细胞浸润与溃疡形成情况严重,其他各组分别有不同程度的炎症修复、溃疡愈合,尤其以复方血竭组最为明显,该组IL-1β、IL-6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结论]DNCB免疫损伤使大鼠结肠黏膜呈现炎症改变与溃疡形成,复方血竭治疗UC途径之一,可能是抑制UC大鼠IL-1β、IL-6等炎性CK,上调IL-4和IL-10等抑炎性CK,从而调节CK网络,纠正异常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细胞对炎症的反应性,从而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及组织的修复。
- 李楠王雪明吴凯翟俊山张林石玉玲王欣沙立娜宋晶莹
- 关键词:血竭细胞因子
- 犬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征食管静脉曲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门脉高压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犬门脉高压征食管静脉曲张动物模型并加以评价,为下一步探索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稳定的模型动物。方法10条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为研究对象,以胆总管结扎术加CCl4法建立门脉高压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动物模型。同时采用一系列的检查方法加以评估。结果10条犬存活8条,经胃镜检查证实,所有存活动物均形成食管静脉曲张,其中轻度2例,中度4例,重度2例。与术前相比,肝功能显著异常,门静脉压力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门脉高压性胃病达58%。结论本组方法简单易行,模型质量可靠,制备周期明显缩短。该方法可形成稳定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征食管静脉曲张模型,可用于该方面的相关研究。
- 王艳梅李楠王雅文王欣张林
- 关键词:动物模型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征
- 复方血竭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 细胞因子(cytokines,CK)在UC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K在体内形成CK网络,相互协调、抑制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临床上使用血竭为主的复方血竭治疗UC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观察了复方血竭对UC大鼠模型...
- 李楠王雪明吴凯翟俊山张林石玉玲王欣沙立娜宋晶莹
- 关键词:复方血竭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经内镜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肝门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histoacryl)与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57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分别进行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单纯组38例)与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组19例)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术后随访止血率、再出血发生率、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急诊治疗11例,择期治疗8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2.2个月;近期再发出血1例,>6个月再发出血2例,分别为5.3%和10.5%;术后死亡1例,死于术后近期肝、肾功能衰竭;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3例(68.4%),明显好转6例。单纯组急诊注射16例,择期治疗22例,随访2~16个月,平均11.8个月;近期再出血7例,>6个月再发出血12例,分别占18.4%和31.6%;术后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近期肝、肾功能衰竭,1例于术后4个月死于肝癌,1例手术后8个月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6例(42.1%),明显好转22例。结论联合治疗组比单纯内镜下治疗有效率高、重复性少、安全性好、近期复发再出血发生率低,是一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李楠敖国昆朱建华吴凯黄沁陈伟张林王欣王艳梅
- 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栓塞
- 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门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57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分为2组,分别进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单纯组,38例)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组,19例)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联合组近期再发出血1例,6个月后再发出血2例,分别占5.3%和10.5%;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3例(68.4%),明显好转6例。单纯组近期再出血7例,6个月后再发出血12例,分别占18.4%、31.6%;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6例(42.1%),明显好转22例。结论相对于单纯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方法。
- 李楠敖国昆朱建华吴凯黄沁陈伟张林王欣王艳梅
-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介入性组织粘合剂
- 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中的作用研究
- 目的:分析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8月-2016年6月在我科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82例,明确原发疾病诊断,符合手术指征,未合并严重心理精神疾病,无严重心肺功能...
- 王欣
- 关键词:互动模式健康教育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