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凯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活性
  • 2篇RAW264...
  • 2篇不同极性部位
  • 1篇当药
  • 1篇道地
  • 1篇道地产区
  • 1篇学成
  • 1篇炎症
  • 1篇瑶药
  • 1篇药材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提取
  • 1篇乙醇提取物
  • 1篇银露梅
  • 1篇游泳
  • 1篇质谱
  • 1篇肉苁蓉
  • 1篇生态
  • 1篇生态适宜性

机构

  • 7篇包头医学院
  • 6篇内蒙古自治区...
  • 2篇广西药用植物...
  • 1篇天津农学院

作者

  • 7篇李旻辉
  • 7篇任凯
  • 5篇张春红
  • 2篇那木汗
  • 1篇李振华
  • 1篇张娜
  • 1篇王艳芳
  • 1篇徐建平
  • 1篇吕丽娟
  • 1篇张艾华
  • 1篇马腾飞
  • 1篇白小荣
  • 1篇张佳
  • 1篇赵云山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内蒙古地区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分析及建议被引量:28
2017年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变,孕育了独特的药用植物资源;畜牧业发达,人口密度低,以热爱生态、亲近自然的蒙古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等人文地理因素,造就了内蒙古地区中蒙药种植有着独特的地域人文特征:注重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有着广泛的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基础和应用历史。本文在阐明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内涵的基础上,就内蒙古地区目前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展望和建议,旨在为内蒙古地区中蒙药生态种植事业快速发展提高一点参考与借鉴。
赵云山李紫岩那木汗韩奇亨任凯张春红李旻辉
关键词:中蒙药生态种植
不同道地产区蒙古黄芪抗疲劳作用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本研究对浑源仿野生栽培蒙古黄芪、武川栽培蒙古黄芪、土默特右旗栽培蒙古黄芪及野生蒙古黄芪的抗疲劳作用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18~22 g KM小鼠,随机分组后连续灌胃给予黄芪提取液(低剂量为5 g·kg-1,高剂量为10 g·kg-1)4周,进行负重力竭游泳实验,记录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同时测定给药4周后小鼠运动90 min后全血乳酸(LA)含量、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浆尿素氮(BUN)含量,肝糖原(LG)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四种不同产地的蒙古黄芪均可显著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P<0.05),各低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分别为:浑源组522.0±81.5 s、武川组613.4±55.7 s、土右野生组508.2±61.0 s、土右栽培组484.5±40.7 s,高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分别为:浑源组599.7±48.6 s、武川组790.3±57.1 s、土右野生组575.7±73.7 s、土右栽培组544.1±74.9 s,相同剂量进行比较发现武川组游泳时间较其他组显著延长(P<0.05),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四组黄芪均可增加小鼠运动后肝糖原含量,各低剂量组肝糖原含量分别为:浑源组26.81±1.04 mg·g-1、武川组31.67±2.87 mg·g-1、土右野生组22.31±2.38 mg·g-1、土右栽培组22.96±1.95 mg·g-1,各高剂量组肝糖原含量分别为:浑源组30.89±3.35 mg·g-1、武川组39.56±3.44 mg·g-1、土右野生组29.52±1.43 mg·g-1、土右栽培组28.41±2.06 mg·g-1;同时四个产地黄芪均可显著降低运动后小鼠血液乳酸、尿素氮含量,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结论:四种产地蒙古黄芪均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其中以内蒙古武川产黄芪药效最好,浑源和土右黄芪作用次之。
闫暾任凯白小荣张春红李旻辉
关键词:蒙古黄芪抗疲劳力竭游泳肝糖原
胡杨树脂提取物抗炎活性筛选及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胡杨树脂提取物对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RAW 264. 7细胞炎症保护作用及利用UPLC-Q-Exactive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胡杨树脂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和鉴定。方法:用不同浓度(12. 5、25、50、100、200μg·m L-1)的胡杨树脂提取物处理RAW 264. 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通过LPS(1μg·m L-1)诱导RAW 264. 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用不同浓度胡杨树脂提取物处理炎症模型,MTT法检测胡杨树脂提取物对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UPLC-Q-Exactive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技术,借助数据挖掘方法识别和鉴定胡杨树脂中的化学成分,对其高分辨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并与数据库比对,对胡杨树脂化学成分的结构推测和确认。结果: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胡杨树脂提取物对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与LPS模型组比较,浓度为12. 5、25、50、100、200μg·m L-1胡杨树脂提取物均能显著改善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 7的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浓度依赖性;通过高分辨数据推测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油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六酰胺、油酸酰胺、硬脂酰胺、芥酸酰胺。结论:该结果为胡杨树脂的提取分离及抗炎活性作用研究奠定基础,为进一步对胡杨树脂的综合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龚雪李柱张娜王杰韩奇亨任凯张春红李旻辉
关键词:RAW264.7细胞抗炎
瑶药黄稔根不同极性部位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
2018年
目的:黄稔根不同极性部位对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方法:用系列浓度(12.5、25、50、100、200μg/m L)的黄稔根的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处理RAW264.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通过LPS(1μg/m L)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采用系列浓度黄稔根不同极性部位处理炎症模型,MTT法检测黄稔根4个不同极性部位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黄稔根的不同极性部位对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与LPS模型组比较,浓度为50、100、200μg/m L黄稔根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能显著改善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浓度依赖性。黄稔根石油醚部位与LPS模型组相比仅在200μg/m L浓度下有保护性作用。而不同浓度的黄稔根水部位未表现出保护作用。结论:初步证明了黄稔根乙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对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
龚雪韩奇亨任凯张国俊张春红李旻辉
关键词:RAW264.7细胞
阿拉善地区荒漠肉苁蓉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肉苁蓉为特色名贵中蒙药。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肉苁蓉野外分布信息,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对阿拉善地区肉苁蓉进行适宜性区划研究。ROC曲线的AUC值均在0.9以上,表明最大信息熵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信度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肉苁蓉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植被类型等14个生态因子,其适宜区域集中分布在阿拉善右旗中部(包括塔木苏苏木、阿拉腾敖包镇)、阿拉善左旗北部(包括吉兰泰镇、乌力吉苏木、苏红图苏木)以及额济纳旗的东南部(包括古日乃苏木、温图高勒苏木-拐子湖、巴音宝格德苏木以及绿城遗址附近区域),与传统道地产区基本吻合。此外,区划结果还提供了肉苁蓉传统分布区以外的新适宜分布区,为今后开展肉苁蓉人工引种栽培选址工作和区域发展名贵中蒙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振华王艳芳伊勒泰张艾华任凯张春红毕雅琼李旻辉
关键词:肉苁蓉GIS技术生态因子生态适宜性
银露梅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银露梅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银露梅醇提物分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考察其总抗氧化力(TAC)及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比较银露梅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银露梅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的TAC较强,石油醚部分和水部分的TAC较弱,乙酸乙酯部分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于阳性对照L-抗坏血酸。结论:银露梅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的抗氧化作用较强,可做为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应对其做进一步分离纯化。
张佳李源凯韩华锐徐建平马腾飞任凯李旻辉
关键词:银露梅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尖叶假龙胆有效成分的活性追踪分离及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从尖叶假龙胆不同极性部位中寻找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较强保护作用的化合物。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式,通过H_2O_2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利用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 analysis,RTCA)研究尖叶假龙胆不同极性部位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HPLC法测定具有活性的单体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并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尖叶假龙胆正丁醇和醋酸乙酯部位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同时,从尖叶假龙胆正丁醇和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2、3、5也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中化合物1和2的保护作用在3.125-50.000μmol/L呈一定剂量依赖性,浓度为50.000μmol/L时,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而化合物3和5的保护作用在3.125-50.000μmol/L内不具有剂量依赖性,浓度分别为25.000、3.125μmol/L时,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经结构鉴定,化合物1、2、3、5分别为雏菊叶龙胆酮、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当药醇苷及去甲基当药醇苷。结论化合物1、2、3、5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尖叶假龙胆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
吕丽娟任凯那木汗李旻辉
关键词:PC12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