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了解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为该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检测方法,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3年5月14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分别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血清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GF-β1和HBV-DNA等;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TBIL、TNF-α和TGF-β1的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V-DNA、HBeAg转阴率为71.8%、25.6%,HBeAg/抗HBe转换率为23.1%,均高于对照组的52.9%、17.1%和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用于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彭小华垄堂英杨求真董丽清
- 关键词: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 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实效性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4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列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治疗;选择同期3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单用拉米夫定治疗,列为普通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HBV转阴率、Child-Pugh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G、ALT、LN、HA分别为1.49±0.67、(29.54±4.16)U/L、(71.54±12.34)ng/ml、(74.49±13.33)ng/ml,改善均优于普通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49,P=0.016;t=6.147,P=0.009;t=5.947,P=0.010;t=7.124,P=0.007);治疗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7.18±2.34,HBV-DNA转阴率75.00%,明显优于普通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24,P=0.012;χ2=8.015,P=0.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及抗病毒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彭小华高美金
-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
- 阿德福韦酯在治疗69例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腹水中的临床作用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阿德福韦酯(ADV)在治疗HBe Ag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腹水中的临床作用,为该疾病提供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方法 135例HBe Ag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腹水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ADV治疗。治疗期间观察所有病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HBV血清标志物和HBV-DNA等;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腹胀、乏力、腹水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89、6.845、5.880,均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HBV 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5,P<0.05)。治疗组的AST、ALT、TBIL、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74、5.623、5.120、3.159,均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27.5%,总有效率为65.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6、4.070,均P<0.05)。治疗期间ADV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5/69)。结论 ADV用于治疗HBe Ag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所致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彭小华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H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