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
- 作品数:60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劳动价值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引量:1
- 2009年
-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考察人类劳动,从"劳动价值论"中引申出一种彻底的革命的意识,中国共产党人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引申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社会主义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的发展,首先要把劳动价值论放在新的制度环境中加以认识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在全体人民共同劳动的基础之上开始了自身的进程,它发展进步的前提仍然是人的劳动,其"特色"来源于"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由此产生了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和社会结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刘海涛
- 关键词:劳动者社会主义
- 统筹区域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 2006年
- 统筹区域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是,到2020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决定》明确要求,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反映出了统筹区域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刘海涛
- 关键词:统筹区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西部大开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之路
- 2010年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的新要求。这反映了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改善民生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 刘海涛
- 关键词:民生社会社会建设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被引量:1
- 2006年
- 刘海涛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人民群众生产力
- 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主义被引量:1
- 1999年
- 8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不仅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同时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时至今日,五四运动所具有的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即民主、科学和爱国主义精神,仍体现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一。
- 严书翰刘海涛贾建芳
- 关键词:五四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 2008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史观对1956年以来中国社会性质之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道路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建立在对历史、时代和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思想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回答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背景,找到了理想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现实形态。由此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为其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 刘海涛
- 关键词:社会主义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
- 2007年
- 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有“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中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环境认识的深化以及对客观实际的尊重。
- 刘海涛
-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社会主义条件
-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概念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 2008年
- 作为革命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是阶级、斗争、革命、专政。当革命的任务完成以后,这些基本概念将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而发生深刻的变化。人、和谐、改革、法治就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才能深刻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形态、建设道路和发展方向。
- 刘海涛
- 关键词:法治
-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
- 2001年
- 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深化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党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因而几次着手对其改革,但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改革没有坚持下来。1978年,改革再度兴起,形成了一股历史潮流,并在其历史进程中呈现出从农村到城市、从体制外到体制内、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从自发到自觉、从表层到深层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改革的难点问题。
- 刘海涛
- 关键词:社会主义
- 道路决定命运
- 2013年
-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一L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伟大的“中国梦”展现出光明前景。
- 刘海涛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兴衰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