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明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唐老亚》中的“隐性叙事”与华裔美国人历史的重建被引量:9
- 2003年
- 在西方白人中心权力话语下 ,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生存发展创业的历史是一部被压抑和隐没的历史。赵健秀在《唐老亚》中 ,通过对早期华人参与建造横跨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隐性叙事“的重新书写 ,颠覆和消解了白人中心权力话语下生产出的所谓白人创造了铁路史上丰功伟绩的历史 ,彰显了被隐没的华人建设美国的光荣业绩 ,弘扬了华人的英雄主义精神 ,从而重建了华裔美国人的历史。
- 管建明
- 关键词:权力话语福柯弗洛伊德
- 《去吧,摩西》中终极精神价值的建构与解构被引量:2
- 2006年
- 福克纳被标定为代表性的现代主义作家的原因,与其说是他和乔伊斯和艾略特一样大胆采用先锋革命性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一个破碎化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他们在20世纪精神意义匮乏中,寻找人类终极精神价值上存在着共性。但福克纳的深刻性还表现在其作品中存在的悖论,即在建构精神价值的同时又在对其合理性进行置疑。在《去吧,摩西》中,福克纳在揭露南方奴隶制的罪恶和种族不平等以及北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同时,努力建构一个像济慈的希腊古瓮一样的乌托邦的唯美的道德价值模式,来救赎南方的罪恶,但同时福克纳又在南方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试图消解这种价值模式,从而表现出一种自我解构的倾向。
- 管建明
- 关键词:《去吧,摩西》福克纳解构
- 福克纳叙事艺术中的时间和空间形式被引量:15
- 2003年
- 美国作家福克纳一生都在不断地对小说的形式和技巧进行创新和改革 ,一往无前地拓展小说表现的新领域 ,对现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和创造。这些都可以在他独特的叙事艺术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对意识流技巧和时间错置的创造性使用 ,多重叙事角度和多情节线索所形成空间上的并列对照的手法丰富了小说这一传统文学体裁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大大拓展了现代生活表现的新领域及其复杂丰富的内涵 。
- 管建明
- 关键词:福克纳叙事
- 对立生活版本的并置与犹太文化身份的探寻——评菲利普·罗思的小说《反生活》被引量:2
- 2009年
- 罗思198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反生活》因其荒诞不经的故事内容和颇具后现代风格的叙事技巧而被评论界视为罗思最为"晦涩难懂的实验性小说"。本文认为在这样一种令人费解的文本表象背后,小说展现的是作家对于犹太文化身份的思考。作家第一次将这一问题的探讨延伸到了世界范围,并通过并置对立生活的不同版本来表现当代犹太人寻求文化身份的多重维度的思考。
- 管建明
- 关键词:菲利普·罗思《反生活》对立文化身份
- 独特的叙事形式和主题的多重指涉——评华裔美国作家伍慧明的《骨》被引量:17
- 2010年
- 《骨》是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1991年发表的处女作,此书不仅获得了福克纳小说奖的提名,还被收录到"手推车奖文选"中,获得了评论家和读者的普遍关注和好评。本文试图将其独特的叙事形式和复义的主题指涉结合起来分析和阐释,重点论述《骨》这部小说通过独特的蛛网式的叙事结构以及主要意象"骨"的前后引衬,艺术性地再现华裔美国人个人,家族和族裔的历史,并表达了在此历史再现中呈现了多重的主题指涉,即在历史的再现中作家对于美国官方正统历史的颠覆和质疑,对于美国种族歧视政策的诘责和批判,同时还藉由三个女儿对于唐人街的个人、家庭和族裔历史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第二代华裔美国人在文化身份认同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 管建明
- 关键词:伍慧明《骨》历史再现文化身份认同
- 麦克伊恩《黑犬》中的历史伦理被引量:2
- 2018年
- 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黑犬》是一部标志其从早期对于"惊悚"题材的兴趣转向人性和历史思索的重要作品。麦克尤恩重点探索这部小说中人与历史的伦理关系,通过目睹柏林墙倒塌、参观马伊达内克集中营和遭遇欧洲村庄中的黑犬等文本细节的描述,说明那些人类历史中灾难性的悲剧以及其中被摧毁的伦理价值并没有得到当代人的深刻反思,宗教意义上的人类原罪依然存在于个人和集体的层面,人们应该具备的同情怜悯的道德立场依然没有被唤起。不仅如此,作家虽然在文本中暗示了爱是救赎自身的途径,但对于人是否实现道德救赎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和怀疑。
- 管建明
- 关键词:道德情感原罪
- 《蝇王》人性恶主题中隐含的赎救主题被引量:11
- 2007年
- 在《蝇王》中,戈尔丁在揭示人性恶主题的同时,也将赎救的主题隐含其中。同时,由于赎救主题的存在,人性恶主题的揭示又在辩证的意义上逆向地指明了人性趋向至善、人类精神获得拯救的道路。
- 管建明
- 关键词:《蝇王》戈尔丁
- 关于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再反思被引量:2
- 2009年
- 中国教育界经过多年研究和讨论,对于英美文学课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和现今英美文学教学急需全面改革已经达成了共识,但问题是教育界对于人文素质的内涵还存在不尽相同的理解.对于英关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改革措施和方法步骤也存在一些偏颇的认识。本文拟从人文素质内涵的界定入手,结合英美文学的教学特点。并就目前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谈一谈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 管建明
- 关键词:人文素质英美文学教学
- 论《印度之行》马拉巴山洞的“物力量”被引量:1
- 2019年
- 《印度之行》是二十世纪英国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之一。马拉巴山洞是该小说中最神秘莫测、最捉摸不定的部分。本文选择21世纪西方哲学界兴起的“思辨实在论”的一个重要分支“面向物的本体论”下相关理论家的观点,试图说明马拉巴山洞并非是被动静止的存在,而是福斯特叙事中推动进程的重要力量。本文重点论述山洞的“物力量”,即山洞的回声造成了穆尔夫人的迷茫和昏厥,冲击了其基于理性的基督教信仰;山洞中的黑暗,炎热和回声侵挠了阿德拉小姐的心理结构,让其陷入被阿齐兹强奸的幻觉。
- 管建明
- 关键词:福斯特《印度之行》
- 中国神话的挪用改写和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被引量:14
- 2008年
- 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存在许多对于中国神话的挪用和改写现象,不明就里的评论者往往会想当然地将其与华裔美国作家的"中国性"联系起来,不仅如此,评论者还将此现象与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或文化认同联系起来。本文在分析汤婷婷和赵健秀的一些作品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这些美国华裔作家在创造性地运用这些中国文化元素的过程中,不仅将其在美国文化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无意地读进了他们的作品,从而使其文本指向他们文化身份中"美国性"的一面,而且在挪用改写中还渗透了他们对于美国种族歧视观念和实践的批判。他们独特的华裔美国文化身份内涵也因此在中国神话的"误读"中得以间接地呈现。
- 管建明
-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中国神话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