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哲学
  • 2篇生活共同体
  • 2篇自我
  • 2篇自我实现
  • 2篇角色
  • 2篇共同体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研究视域
  • 1篇语词
  • 1篇哲学基本问题
  • 1篇正价值
  • 1篇人脑
  • 1篇社会历史观
  • 1篇视域
  • 1篇所知学
  • 1篇旁观
  • 1篇旁观者
  • 1篇评价者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张伟
  • 4篇刘永富
  • 1篇杨澜涛

传媒

  • 2篇教学与研究
  • 2篇武陵学刊
  • 1篇理论观察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被引量:5
2002年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的实践性主要不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 ,也主要不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以实践为研究对象 ,而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最终基础和最高根据来处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在内的一切哲学问题 ,以实践为最终基础和最高根据来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刘永富张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唯心论社会历史观自然观唯物主义
从所知学的角度看理论的构成以及成立与否的判定
1999年
对理论的构成可以从具有内在联系的三个角度来把握:对所知的描述与解释;提出问题与处理问题;提出或建立所知之间的关联。可把理论的成立与否归结为构成理论的关联的成立与否,包括每一关联的成立与否以及整个关联总体的成立与否。对关联的成立与否的判定可分为对既定内容的分析与对既定内容的实际建立;并可转换为相应的语言问题来处理。
刘永富张伟
价值评价与角色
1998年
张伟
关键词:生活共同体自我实现扮演者正价值旁观者
全文增补中
道德与角色──关于道德教育的前提性思考
1999年
道德教育的实质是把相应的道德规范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自愿的活动方式或行为惯例,道德规范有个合理性与可行性的问题。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都只能依据相应的生活共同体中的相应用色来确定。因而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把相应的道德规范同受教育者所扮演的以及将扮演的相应角色有机地联系起来,否则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张伟刘永富
关键词:道德生活共同体角色道德教育
从知与所知的角度重构作为活动的意识
2001年
意识作为实际进行的活动是物质的活动 ,但并非任何物质的活动都是意识活动。意识作为一种实际发生、实际进行的活动 ,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意识活动等同于知 ;狭义的意识活动只是知的一种 ,这种知是通过特定的物质———人脑———进行的活动 ,是在实知的基础上发生、进行的想知活动。这种活动作为反映是具有超越性的间接反映。
刘永富张伟
关键词:人脑
价值评价与角色
1998年
价值评价问题是价值哲学的重要问题。谈价值离不开谁有价值、对谁有价值;而无论是有价值,还是对谁有价值,都不能离开谁具体作为什么。因此,把价值评价与角色联系起来至少是一个重要的分析角度。依据“被评价者—评价者”、“谁有—对谁”这种结构,可将价值评价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直接针对角色的价值评价,即着眼于“角色有”什么价值;二是从一定角色出发作出的价值评价,即着眼于“对角色”有什么价值。对角色的价值评价分为谋生意义上的和自我实现意义上的。从角色出发作出的价值评价分为从当事人出发的和从旁观者出发的。
张伟
关键词:角色谋生自我实现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新解读被引量:1
2008年
目前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但缺少突破性。旧解读没有将历时性和统一性把握好,也没有将哲学主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互区别,这是其缺陷所在。现在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已经突破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转换为"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仍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张伟杨澜涛
关键词:历时性主题研究视域后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