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动脉内
  • 3篇动脉内膜
  • 3篇多普勒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血管
  • 3篇心血管危险
  • 3篇心血管危险因...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危险因素
  • 3篇血压
  • 3篇内膜
  • 3篇颈动脉
  • 3篇颈动脉内
  • 3篇颈动脉内膜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患者

机构

  • 4篇安徽省庐江县...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陈明
  • 3篇戴红
  • 2篇陈跃华
  • 1篇徐岩
  • 1篇戴光厚
  • 1篇范昌斌

传媒

  • 3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中医临床...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中老年保...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2
  • 2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nI CK-MB和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比较心脏标记物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动态性变化,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及6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CTnI、CK-MB和hs-CRP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CK-MB和hs-CR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nI、CK-MB和hs-CRP在AMI早期诊断中有应用价值,三者结合可以提高对AMI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陈明戴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斥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颈动脉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糖、总胆同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高、体重、腰围及C反应蛋白,按照颈动脉IMT将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结果IMT增厚患者与IMT正常组比较,SB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P、BMI、WC、HDL—C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TC、TG、LDL—C在α口0.05水平上,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可见血压、血糖、TC、TG、LDL—C水平升高,颈动脉IMT增厚。随颈动脉IMT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高CRP异常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的相关性。
陈明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多普勒超声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进展
2001年
陈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氧疗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超声测定颈动脉 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身高、体质量、腰围及c反应蛋白(CRP)。按照颈动脉 IMT 厚度分为 IMT 正常组和 IMT 增厚组,并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CRP 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结果 IMT 正常组与 IMT 增厚组比较,随血压、血糖、LDL-C、CRP 水平升高,颈动脉 IMT 加重(P<0.05);并随颈动脉 IMT 增厚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 LDL-C 血症检出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 IMT 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的相关性。
陈明徐岩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心血管危险因素多普勒超声检查
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效果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的缬沙坦,n=36,80 mg/日)和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的缬沙坦,n=37,160 mg/日),比较两组左心室结构参数,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D)以及左心室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心室结构(LVESD、LVEDD、IVSD及LVPWD)、左心功能(LVESV、LVEDV、LVEF及CO)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与对照组8.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梗死后心室重构。
陈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2002年
陈明宛敏浩
关键词:肺性脑病纳络酮慢性阻塞性肺病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38例被引量:1
2001年
为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 ,对急性乙醇中毒昏迷状态的患者各3 8例 ,分别进行醒脑静注射液和常规促进乙醇氧化治疗 ,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醒脑静注射液效果为优 ,苏醒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的促进乙醇氧化疗法。
陈明戴光厚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急性乙醇中毒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颈动脉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高、体重、腰围及C反应蛋白,按照颈动脉IMT厚度将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结果:IMT增厚患者与IMT正常组比较,SB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P、BMI、WC、HDL-C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TC、TG、LDL-C在α=0.05水平上,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可见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颈动脉IMT增厚。随颈动脉IMT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高CRP异常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的相关性。
陈明戴红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心血管危险因素
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甙C治疗快速房颤的临床对比观察
2006年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毛花甙C治疗快速心房颈动的疗效。方法:选择由各种心脏病引起的48例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25)和毛花甙C组(n=23)。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静注后,以0.8~1mg/min维持静脉点滴,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毛花甙C组;近1周未用洋地黄者,以毛花甙C0.4mg静脉注射;近1周口服地高辛者,以毛花甙C0.2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两组复律情况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组与毛花甙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19/25)和61%(14/23);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14±10)min和(30±5)min;用药后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46%和3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P〈0.01)。两组用药后血压均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心空率,作用迅速、安全有效,不影响心功能,临床可作为急诊控制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快速房颤心室率的首选药物之一。
陈明陈跃华
关键词:心房颤动胺碘酮毛花甙C
CTnI、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心脏标记物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CTnI和CK-MB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TnI和CK-MB在AMI早期诊断中有应用价值,CTnI及CK-MB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对AMI诊断的准确性。
陈明戴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肌酸激酶同工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