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1
- 供职机构:攀钢集团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肤基底细胞癌与毛母细胞瘤临床病理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与毛母细胞瘤(TB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攀钢集团总医院病理科2013年7月-2019年8月诊断的29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并与9例毛母细胞瘤相比较。结果二者均好发于头面部,BCC24例,TBL8例;镜下二者均由大小不一基底样细胞巢组成,周边细胞栅栏状排列,均可见有丝分裂象和凋亡细胞。BCC常有溃疡和显著的收缩间隙以及黏蛋白沉积,TBL常呈分叶状排列,乳头间质伴毛球形成为特征性表现;BCC中20例CD10瘤细胞阳性,7例部分阳性,癌周间质阴性,18例BCL2阳性,5例部分阳性;TBL中9例瘤细胞CD10阴性,癌周间质阳性,6例BCL2阴性,3例部分阳性。结论BCC与TBL在组织形态学上有相似之处,易误诊,细致的组织形态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二者鉴别。
- 何康薛林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毛母细胞瘤病理特征
- 乳腺黏液癌临床病理观察
- 2020年
-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6例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患者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60岁。临床表现均为乳腺无痛性肿块,肿块最大径1~7cm。组织学分型,11例单纯型,占69%,7例混合型,占31%。镜下形态较温和的肿瘤细胞漂浮在多少不等的细胞外黏液中,黏液中的瘤细胞簇大小形状不一,呈巢团状、实片状、腺管状、梁索状、筛孔状和微乳头状,混合型还可见浸润性导管癌成分。免疫组化表型,肿瘤细胞16例均ER阳性,PR阳性12例,HER-2阳性1例,Syn阳性4例,CgA阳性5例。结论:乳腺黏液癌含多少不等的细胞外黏液,肿瘤细胞形态温和,可混合其它浸润癌成分,免疫组化多表达ER、PR,HER-2阳性少见,部分可表达Syn、CgA。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可与其它含有黏液的病变鉴别。
- 何康薛林
- 关键词:乳腺黏液癌病理特征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我院28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以往文献资料对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肉眼观察:肿瘤直径0.5-6cm,平均2.4cm,呈息肉状,有蒂或广基,表面较光滑。镜下观察:28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其基本组织学图像为表面被覆形态正常的移行上皮细胞,增生的上皮细胞向下凹陷呈内生性生长,形成上皮巢状结构,巢中心为平行排列的上皮细胞,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瘤细胞卵圆形或梭形,形态规则,大小一致,无异型性,偶见核分裂相。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预后好、复发少的良性肿瘤,确诊需排除尿路上皮癌、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瘤和腺性囊性膀胱炎。
- 张莉薛林何建春
- 关键词:病理学内翻性乳头状瘤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完全切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6年6月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共4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分别采用EMR(A组)和ESD(B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费用、病变组织直径、病变组织厚度、肿物完全切除率、垂直切缘阴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病变组织直径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肿物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垂直切缘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两种内镜术式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肿物切除效果方面较为接近,EMR具有操作时间短、经济负担轻及并发症少等优势;而ESD应用则有助于提高肿物彻底清除效果。
- 王保健顾文芬胡忠卓薛林
-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神经内分泌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