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兵

作品数:29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切除
  • 11篇切除术
  • 9篇术后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肝切除
  • 6篇手术
  • 6篇肝切除术
  • 5篇胆管
  • 5篇肝癌
  • 4篇胆总管
  • 4篇细胞
  • 4篇结石
  • 4篇复发
  • 3篇胆总管结石
  • 3篇胰十二指肠
  • 3篇胰十二指肠切...
  • 3篇胰十二指肠切...
  • 3篇胰腺
  • 3篇原发性

机构

  • 28篇内江市第二人...
  • 12篇西南医科大学
  • 6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内江市第一人...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丁兵
  • 22篇蒋辉
  • 17篇张瑜
  • 13篇凌俊
  • 12篇张勇
  • 3篇蒋鸥
  • 2篇姚辉华
  • 1篇谢飞
  • 1篇刘宇
  • 1篇陈科
  • 1篇刘春
  • 1篇李朝玉
  • 1篇唐春梅

传媒

  • 7篇四川医学
  • 5篇腹部外科
  • 4篇中国现代医药...
  • 3篇吉林医学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0
2022年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T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段,但两者的疗效优劣仍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8月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6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行LC+LTCDBE,83例行ERCP/EST+LC。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C+LTCDBE组手术时间长于ERCP/EST+LC组(156.13 min vs. 129.39 min),住院时间短于ERCP/EST+LC组(8.17 d vs. 13.06 d),住院费用低于ERCP/EST+LC组(17 582.68元vs. 29 403.1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LC+LTCDBE组近期胆汁漏的发生率更高(7.7%vs. 0,P=0.010),但胰腺炎的发生率更低(1.3%vs. 8.4%,P=0.037);ERCP/EST+LC组远期胆管炎的发生率更高(1.3%vs. 8.4%,P=0.037);两组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LTCBDE与ERCP/EST+LC均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LC+LTCBDE相对于ERCP/EST+LC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术后远期并发症更少,故在同样适应证下,可优先选择。
曾明文凌俊万文武丁兵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括约肌切开术内窥镜
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126例,均采用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其中采用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67例(观察组),采用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并且未控制中心静脉压59例(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观察组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肝切除时间、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胆汁漏、肝断面感染、肝功能、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乳酸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张瑜丁兵蒋辉万文武李朝玉
关键词:肝血流阻断低中心静脉压腹腔镜肝切除术
创必复预防胰肠吻合术后胰瘘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6年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肝胆胰外科复杂手术之一,也是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目前已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虽然近年来PD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胰肠吻合术后并发胰瘘(pancreatic fistula,PF)无法完全避免。胰瘘的定义很多,意见不一,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国际胰瘘研究小组(interna-
丁兵张勇张瑜蒋辉
关键词:胰肠吻合创必复壶腹周围肿瘤经典术式主胰管临床应用体会
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术后腹腔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190例患者临床资料建立训练集,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n=30)和非感染组(n=160)。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学指标、手术相关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行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74例患者临床资料建立验证集,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190例经腹腔镜治疗的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术后共有30例发生腹腔感染,其中包括肝囊肿4例、肝血管瘤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原发性肝癌2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引流管放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是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以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95%CI 0.822~0.930),约登指数为0.644,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844,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950(95%CI 0.883~1.000),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能较好。结论以白蛋白、血浆引流管放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为基础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对尽早地识别腹腔感染高风险患者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黄川陈广丁兵张勇凌俊蒋辉
关键词:肝脏疾病腹腔镜手术腹腔感染
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胰头癌病人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疼痛因子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对胰头癌病人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胰头癌病人72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LPD组(33例)和OPD组(39例)。比较两组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的免疫功能(IgA、IgG、IgM、CD4^(+)、CD8^(+)、CD4^(+)/CD8^(+))、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等基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切缘阳性率、清扫淋巴结数量、淋巴结阳性率、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第1天、第3天的免疫功能(IgA、IgG、IgM、CD4^(+)、CD8^(+)、CD4^(+)/CD8^(+))以及炎症反应(WBC、PCT、IL-6)和疼痛因子(PGE2、5-H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PD与OPD治疗胰头癌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LPD对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疼痛因子影响小。
丁兵万文武张瑜张勇钟超蒋辉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头癌免疫功能炎症反应
单发小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行预防性TACE的生存及早期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单发小肝细胞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病人术后的生存影响,并分析影响单发SHCC术后早期复发和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经术前影像学及多学科诊断为可切除的单发SHCC病人95例,按治疗方式分为预防组(37例)和对照组(58例),预防组先行肝切除术再行预防性TACE治疗,比较两组间的复发及生存差异。对术后2年内的复发和未复发病人进行比较,并对影响早期复发和总体生存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后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预防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4.6%、72.3%、51.5%和52.0个月,对照组分别为96.6%、75.5%、49.2%和52.3个月;预防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91.9%、54.1%、40.5%和42.0个月,对照组分别为84.5%、56.9%、37.9%和39.1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400μg/L、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分化程度较低、切缘≤1 cm、无完整包膜是单发SHCC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AFP>400μg/L、MVI、非解剖性肝切除、分化程度较低、切缘≤1 cm、无完整包膜、早期复发是影响单发SHCC总体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FP>400μg/L、MVI是单发SHCC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451、11.309,均P<0.05),MVI、分化程度较低、切缘≤1 cm、无完整包膜、早期复发是单发SHCC总体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0.366、8.362、3.532、6.688、0.261,均P<0.05)。结论应避免对单发SHCC病人不加选择地行预防性TACE,但对于AFP>400μg/L、MVI的单发SHCC,可考虑行预防性TACE联合免疫及靶向治疗来预防其早期�
张勇张瑜丁兵凌俊万文武蒋辉
关键词:肝细胞癌复发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与重复肝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TACE-MWA)与重复肝切除术(RR)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RH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1日—2020年9月30日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RHCC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RR组(n=64例)和TACE-MWA组(n=114)。记录治疗前基线人口学资料、肝功能及肿瘤相关情况等。随访至2021年10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进行基于复发模式(复发时间和肿瘤大小)的亚组分析,并研究预后的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术后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两组间生存差异用Log-rank检验;使用Cox多因素分析方法探寻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AFP水平、ALT、Alb和复发时间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AFP水平和复发时间是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对于晚期复发(>2年)的RHCC,RR组与TACE-MWA组之间的中位OS有显著差异(54.0个月vs 36.0个月,χ^(2)=6.171,P=0.013),中位RFS也有显著差异(28.0个月vs 21.0个月,χ^(2)=5.211,P=0.022)。对于肿瘤直径≤5 cm的RHCC,两组的中位OS有显著差异(33.0个月vs 27.0个月,χ^(2)=6.447,P=0.011)。结论对于早期复发或肿瘤直径>5 cm的RHCC,RR与TACE-MWA有相似的疗效,但对于晚期复发或肿瘤直径≤5 cm的RHCC,RR应为首选。
凌俊万文武曾政姚辉华蒋鸥丁兵
关键词:消融技术肝切除术
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对孤立性大肝癌病人术后生存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孤立性大肝癌病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经术前影像学及多学科诊断为可切除的孤立性大肝癌病人92例,按治疗方式分为TACE-手术组(42例)和手术组(50例),TACE-手术组病人先行TACE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分析两组间的并发症及生存差异。结果 TACE-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2%、43.7%、29.6%和35.5个月,手术组分别为75.5%、31.1%、18.7%和23.5个月,TACE-手术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58.5%、29.1%、10.6%和13.5个月,手术组分别为41.2%、17.4%、6.5%和6.7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立性大肝癌病人术前行TACE安全有效,明显增加了病人的长期生存获益。
万文武张瑜丁兵张勇刘宇降礼军蒋辉
关键词:肝细胞癌手术切除复发
“三点一线”局部麻醉法在老年腹股沟疝开放式Lichtenstein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老年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腹股沟疝是腹外疝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男性,且老年男性发病率为11.6‰[1],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常伴随腹股沟区不适,甚至出现疝嵌顿等严重并发症。手术行疝修补是治愈老年腹股沟疝的唯一方法,美国外科医师Lichtenstein率先开展了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人造疝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缝合,具有术后无张力、疼痛轻、无明显牵扯感、恢复快、低复发率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3]。
张瑜蒋辉万文武丁兵丁兵
关键词: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腹外疝
吲哚美辛联合鼻胆管低负压引流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术前经直肠给予吲哚美辛及术后使用鼻胆管低负压引流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行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人188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吲哚美辛+鼻胆管低负压引流组,63例)、B组(吲哚美辛+鼻胆管常规引流组,63例)、C组(安慰剂+鼻胆管常规引流组,62例),观察分析三组病人术后不同时刻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与B、C组相比,ERCP术后第24、48小时鼻胆管胆汁引流量更多、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更快,鼻胆管发生堵塞例数更少(均P<0.05)。A组、B组ERCP术后第6、24、48小时血清淀粉酶、WBC、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均P<0.05),其中A组比B组更低(P<0.05)。A组(3.17%)PEP发生率低于B组(12.70%)、C组(16.1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与C组相比,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其中A组恢复时间最快、住院时间最短(均P<0.05)。三组PEP病人中均无重型胰腺炎。结论吲哚美辛联合鼻胆管低负压引流方便、经济、安全,可更有效地降低PEP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曹钰蒋辉蒋辉张瑜丁兵
关键词:吲哚美辛胰腺炎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