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源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珠海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岩藻黄素
  • 2篇脂肪酸
  • 2篇三角褐指藻
  • 2篇生物柴油
  • 2篇活性
  • 2篇柴油
  • 1篇氮胁迫
  • 1篇低氮胁迫
  • 1篇油脂
  • 1篇栅藻
  • 1篇生理活性
  • 1篇生物产品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合成途径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平板式光生物...
  • 1篇胁迫
  • 1篇理化性

机构

  • 5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爱芬
  • 5篇张文源
  • 5篇张成武
  • 1篇吴洁
  • 1篇卢哲
  • 1篇吴桂秀
  • 1篇黄罗冬

传媒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氮胁迫对两种魏氏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评价低氮胁迫对真眼点藻纲的两株高产油微藻(斧形魏氏藻和点状魏氏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实验设计中将原改良BG-11培养基中的硝酸钠浓度降低为3.6 mmol/L(0.3 g/L)。结果表明:在此浓度下斧形魏氏藻和点状魏氏藻的最高生物量分别为8.21 g/L和9.07 g/L;两者的总脂、中性脂和总脂肪酸含量(占干重)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培养至第18天时分别达到56.4%,64.7%;54%,63.3%;43.5%,45.5%。这两种微藻的主要脂肪酸都含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均适合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它们的总脂、中性脂和总脂肪酸的单位体积产率分别为0.257 g/(L·d),0.326 g/(L·d);0.246 g/(L·d),0.319 g/(L·d)和0.198 g/(L·d),0.229 g/(L·d)。这说明两种微藻在低氮胁迫下都能够获得较高的油脂产率。
周芷薇高保燕雷学青吴桂秀张文源李爱芬张成武
关键词:低氮胁迫脂肪酸生物柴油
不同培养条件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为研究材料,比较了Na NO3、NH4HCO3和CO(NH2)2为氮源的两种培养基(m L1和ASW培养基)对其生长和生物活性成分(岩藻黄素、金藻昆布糖和二十碳五烯酸(C20:5,EPA))时相积累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脂肪酸组成和总脂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以m L1培养基培养时,三角褐指藻的生物质质量浓度明显高于ASW培养基培养时的生物质质量质量浓度,尿素优于其他两种氮源,最大生物质质量质量浓度为3.7 g/L。不同培养条件下岩藻黄素含量的时相变化规律一致,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最高积累量分别为:13.27 mg/g(Na NO3)、13.23 mg/g(CO(NH2)2)和13.89 mg/g(NH4HCO3)(m L1);13.2 mg/g(Na NO3)、14.92 mg/g(CO(NH2)2)和13.6 mg/g(NH4HCO3)(ASW),由此可知氮源对岩藻黄素积累量影响不大。金藻昆布糖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其最大积累量分别为9.82 mg/g(NH4HCO3)(m L1)和8.59 mg/g(Na NO3)(ASW)。不同培养条件下其总脂含量变化不显著,均在培养末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18%(NH4HCO3)(m L1)和23.79%(Na NO3)(ASW);其主要脂肪酸组成为: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花生一烯酸(C20:1)、木焦油酸(C24:0)和EPA,其中,EPA含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尿素最有利于EPA的积累。
张文源高保燕李爱芬张成武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二十碳五烯酸
利用平板反应器大量培养高产油绿藻——尖状栅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规律
2014年
以新近分离的淡水绿藻——尖状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为研究对象,将改良的BG-11培养基中的初始NaNO3浓度降低为6.0mmoL/L和3.6mmol/L,利用新设计的内置拉筋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对尖状栅藻(S.acuminatus)进行大量培养。测定不同时相的生物量、总脂含量、脂组分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尖状栅藻(S.acuminatus)大量培养时的生长和油脂积累规律。当初始NaNO3浓度为6mmol/L时其最高生物量(6.27g/L)明显高于初始NaNO,浓度为3.6mmol/L时的生物量(5.30g/L);而最高的总脂含量在初始NaNO3浓度为3.6mmol/L时获得为干重的56.6%,高于初始NaNO3浓度为6mmol/L时的总脂含量(51.6%)。总脂经硅胶柱层析分级后得到三种类型的脂组分:中性脂、糖脂和磷脂,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中性脂含量逐渐增加,培养至18d后,中性脂的含量分别达到总脂的90.9%(6mmol/LNaN03)和92.0%(3.6mmoL/LNaNO,)及干重的47.5%(6.0mmol/LNaNO3)和51.4%(3.6mmol/LNaNO3)。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麻油酸和亚麻酸,这六种脂肪酸在不同时相的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89.92%-96.18%(占总脂肪酸)和12.5%-50.7%(占细胞干重)。总脂、中性脂及总脂肪酸单位体积产率分别为:0.18g/L/d,0.16g/L/d和0.15g/L/d(6.0mmol/LNaNO3)及0.16g/L/d,0.15g/L/d和0.15g/L/d(3.6mmol/LNaNO3)。研究结果表明,尖状栅藻(S.acuminatus)是一株易于规模化培养、脂肪酸组成适合于生物柴油生产的高产油微藻。
雷学青卢哲高保燕张文源李爱芬张成武
关键词: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油脂脂肪酸生物柴油
岩藻黄素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制备技术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5年
岩藻黄素,又称岩藻黄质或褐藻黄素,是1种脂溶性色素,为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含有1个多烯烃骨架,属于丙二烯型类胡萝卜素。它主要来源于异鞭藻门的褐藻和硅藻以及定鞭藻门的藻类。本文介绍了岩藻黄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并对岩藻黄素经典的与现代绿色的提取方法以及多种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岩藻黄素的各种生理活性,包括抗炎、抗肿瘤、抗肥胖、抗氧化、抗痘、抗糖尿病、抗疟疾和抗血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性的报道。
张文源高保燕雷学青李爱芬吴洁张成武
关键词:岩藻黄素生物合成途径生理活性
利用三角褐指藻进行多种生物产品的炼制
张文源高保燕黄罗冬李爱芬张成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