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丹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思政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腺癌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学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课程
  • 2篇课堂
  • 2篇病原生物
  • 2篇病原生物学
  • 2篇病原生物学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第二课堂
  • 1篇选育
  • 1篇医学职业院校
  • 1篇育人

机构

  • 5篇长春医学高等...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于丹
  • 2篇宋佰慧
  • 2篇于佳卉
  • 2篇于景龙
  • 1篇李凡
  • 1篇陈珊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将“课程思政”引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2
2019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上提出了新要求,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本文对"课程思政"引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堂进行了初步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学科教育相结合,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意在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有自我防范意识和健康的人生观。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还有向社会宣传预防HIV感染的责任和义务。
于丹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融合三全育人
COX-2及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COX-2及P53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OX-2及P53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OX-2及P53均呈强阳性表达,且COX-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癌肿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及癌肿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及P5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于景龙于佳卉徐贵颖宋佰慧于丹
关键词:COX-2P53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乳腺癌
医学职业院校开展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高校育人提出新要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根据医学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和临床实践岗位要求,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定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展望与思考三大方面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于丹
关键词:医学职业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第二课堂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2013年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2在94例乳腺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16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MP-2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MMP-2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质,其表达与患者年龄、乳腺癌组织学分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组织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肿瘤异型性大,恶性程度高,并能促进浸润和转移。可作为研究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于景龙于佳卉徐贵颖宋佰慧于丹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S-P法
一株可降解聚己内酯的细菌菌株选育及其生物降解过程被引量:1
2017年
从啤酒厂排污口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产生聚己内酯(PCL)解聚酶的细菌菌株。经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手段16S r DNA序列分析比对,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液体培养条件下菌株可使PCL膜在72 h内完全降解,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降解到不同程度的PCL膜进行表面形态结构观察,结果显示菌株对PCL薄膜的降解是菌株分泌的PCL解聚酶的作用,其降解模式是由薄膜表层平面到深层的立体降解。质谱检测表明降解产物主要为PCL单体与二聚体。
于丹付晓李凡陈珊
关键词:聚己内酯生物降解菌株选育假单胞菌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