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浩 作品数:13 被引量:118 H指数:6 供职机构: 巴中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四部针刺配合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效应探讨 被引量:2 2023年 “脑卒中”指的是“脑血管意外”,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吞咽障碍是其重要的并发症之一,而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环咽肌失弛缓症占80%以上。临床表现以吞咽障碍、构音困难、饮水呛咳、舌强语涩为主。针灸治疗该疾病方法多样,主要以项针、舌针、体针、头针、电针、穴位注射等为主,效果显著,副作用小,费用低廉。现代医学治疗环咽肌弛缓症的方法包括环咽肌切断术、低频电刺激、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等,手术治疗风险大,低频电刺激放置位置及频率标准不统一。相比较,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具有无创、安全、疗程短以及复发率低的特点,不仅不会影响其他吞咽功能的治疗和训练,而且对其有促进作用。此文拟探讨四部针刺法配合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效应。 陈方芳 喻凤文 邓兰萍 苏浩关键词:球囊扩张 吞咽功能障碍 四部针刺法配合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四部针刺法配合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序号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分层随机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均给予规范的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予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四部针刺法联合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对比分析,探讨四部针刺法配合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及VFS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VFSS评分均有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部针刺法配合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其疗效优于单纯经鼻导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新方法。 陈方芳 喻凤文 邓兰萍 苏浩关键词:球囊扩张 吞咽功能障碍 针灸联合中药内服辨治肝郁化火型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观察用针灸联合中药内服辨治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经中医临床辨证为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于睡前半小时给予艾司唑仑片1 d 1 mg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中药汤剂内服进行辨治,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比较睡眠各项积分的变化情况及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3%,观察组有效率为90.4%,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以观察组的改变程度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76%,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汤剂内服辨治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睡眠深度,调畅患者的情志,是中医内外治法的有效结合,副作用少,突显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应用。 苏浩关键词:失眠 肝郁化火型 针灸 中药内服 经验方 针刺联合马钱子外敷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麻痹症状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马钱子外敷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麻痹症状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60例在针刺基础上联合马钱子外敷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症状(抬额受限、皱眉受限、闭眼异常、耸鼻受限、鼓腮受限、示齿受限、患侧面肌肌力障碍)、面部残疾程度[面部残疾指数(FDI),包括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FDIS)]及面神经功能(H-B)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面神经麻痹症状各项积分和FDIS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FDIP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为76.7%(46/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马钱子外敷较单纯针刺治疗能更显著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缓解患者面部麻痹症状和麻痹程度,能够有效促进疾病的预后转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刘华 张丹 夏铭蔚 苏浩关键词:顽固性面瘫 针刺 面神经功能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2012年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FD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目前,由于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不足,严重阻碍了针灸在该领域的应用与推广。研究显示,以胃肠激素Ghrelin、血浆CCk及其受体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可能是阐释针灸治疗FD机制的重要环节。对揭示针灸效应的科学内涵,促进其在胃肠疾病中的临床推广,提高临床疗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苏浩 田小平关键词:胃肠疾病 针灸效应 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间我院接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接受颈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增加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温针灸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以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颈部残障指数(NDI)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CAS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VAS、NDI以及风寒阻络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候,减轻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刘华 夏铭蔚 苏浩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温针灸 塞来昔布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中风病恢复期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门诊中风病恢复期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身体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80.3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PV)与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衡能力评分(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肢体运动能力评分(F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21.4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具有积极作用,降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PV以及HCT水平,促进患者神经、运动、平衡等功能恢复,不良反应较少,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温思炯 苏浩 黄昭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丁苯酞软胶囊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临床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手段中,针灸联合推拿手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用针灸治疗,试验组患者治疗方式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之后的的颈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以及收缩峰值血流速度均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流速度提高更明显(P<0.05),搏动指数以及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以及收缩峰值血流速度,提高疗效,建议大力推广。 苏浩 夏铭蔚 冯攀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灸 推拿 血流速度 搏动指数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处理,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34例,基本痊愈率50.00%,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基本痊愈18例,基本痊愈率30.00%,总有效率79.33%。2组比较,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苏浩 赵苡 黄昭 刘华 付杰 刘宏亮关键词:针灸疗法 补阳还五汤 中风 脑梗死后遗症 早期针灸结合康复综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早期针灸结合康复综合治疗方式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巴中市中心医院接收的1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两组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针灸结合康复综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以及ADL评分,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不如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综合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刘华 苏浩关键词:针灸治疗 康复综合治疗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