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冲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品种甜玉米自交系新陈种子活力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解甜玉米自交系种子的活力变化情况,以4个甜玉米自交系的新陈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并测定电导率。结果表明:甜玉米自交系种子经过不同时间的贮藏后,其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幼苗干质量大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陈种子幼苗与新种子所得幼苗的株高和鲜质量相比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个别甜玉米自交系陈种子的活力下降迅速。
- 袁晓华王冲王鹏文
- 关键词:甜玉米自交系种子活力
- 普通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在普通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筛选出在产量、品质、抗性、农艺性状等方面表现都优良的组合,本文以华农866、锦华50、德育977、吉农大688等近几年来通过国家审定并适合在...
- 王冲
- 关键词:普通玉米评价指标抗性农艺性状
- 文献传递
- 11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的SSR聚类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为了明确110份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更好地利用和改良玉米自交系,以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4个标准测验种(丹340、黄早4、Mo17、K12)与106份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28对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25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4.46个,变异为2-10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85,变化范围为0.75-0.94。利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1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
- 谷静丛王冲王国琴王鹏文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SSR
-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在试验条件下,在2 500--8 500株·(667 m2)-1种植密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当种植密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反而下降。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影响存在差异,郑单958在5 263株·(667 m2)-1种植密度下达到最高产量521.8 kg·(667 m2)-1,登海618在6 108株·(667 m2)-1达到最高产量777.73 kg·(667 m2)-1。除了秃尖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外,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等穗部性状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 侯月王冲王鹏文
-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性状
- 耐密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产量结构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以耐密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在适宜种植密度条件下,通过计算其穗值产价、粒值产价和重值产价,对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耐密玉米品种在适宜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收获穗数>籽粒重>单穗粒数。
- 黄杰王冲王鹏文
- 关键词:玉米耐密品种
-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2 500~8 500株/667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均呈降低趋势,从而减弱植株的光合作用,影响单株产量。单株叶面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但群体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光合势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即源增加,从而增加群体的同化作用,提高了玉米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郑单958的产量与种植密度呈二次曲线关系,密度为5 263株/667m2时,获得最高产量为521.8 kg。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郑单958的密度阈值为5 263株/667m2。
- 侯月王冲王鹏文
-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生理性状
- 夏玉米产量结构与种植密度关系研究
- 2015年
- 以夏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了6个种植密度条件下的玉米产量、穗部性状与种植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夏播玉米品种登海618的每亩最佳种植密度约为5 760株。在本试验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亩密度达到5 760株后,产量有所下降,产量结构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收获穗数随之增加,穗粒数先增后减,百粒重随之减少。
- 刘铭宇王冲王鹏文
- 关键词:夏玉米种植密度
- 玉米品种登海618种植密度与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该品种在天津地区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该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都呈减小的趋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5569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
- 王冲张闪侯月王鹏文
-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穗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