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莹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阻
  • 2篇腰痛
  • 2篇应激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运动干预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篇脑源性
  • 2篇脑源性神经
  • 2篇脑源性神经营...
  • 2篇脑源性神经营...
  • 2篇抗阻运动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指标
  • 1篇应激指标
  • 1篇针灸
  • 1篇神经病
  • 1篇蒜素

机构

  • 6篇四川中医药高...
  • 6篇绵阳市中医医...
  • 5篇绵阳市骨科医...
  • 3篇成都体育学院

作者

  • 6篇税晓平
  • 6篇李春莹
  • 3篇苏全生
  • 2篇曹艳霞
  • 2篇李顺昌
  • 2篇孙君志
  • 1篇李秀坤
  • 1篇王晓梅
  • 1篇罗萌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腹针治疗腰痛的相关机制探讨
2022年
腹针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而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本文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梳理腹针治疗腰痛的相关机制,提出其可能机制主要包括3点。(1)从中医理论讨论,腹针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指导,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起到通调任督二脉气机,实现阴平阳秘、温通经络、行气通经和散寒止痛的治疗作用。(2)腹针通过中枢镇痛机制治疗腰痛,针刺信号由穴位周围的外周神经传导依次上传到丘脑和大脑皮质,激活中枢镇痛系统起到镇痛的作用。(3)腹针通过激活腹部核心肌群收缩,从而提高脊柱的稳定性,对腰痛起治疗作用。
税晓平李春莹李春莹罗萌李秀坤王晓梅王晓梅
关键词:腹针腰痛
有氧和抗阻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海马抗氧化应激指标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被引量:7
2023年
背景:糖尿病将导致大脑海马损伤并诱发认知功能障碍,其中氧化应激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减少是糖尿病致海马损伤的主要机制。长期规律运动对糖尿病海马损伤有积极干预作用,但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有氧和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抗氧化应激指标热休克蛋白70、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造模结束后,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对照组、糖尿病有氧运动组和糖尿病抗阻运动组(n=7)。对照组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n=7)。对照组各组继续普通饲料喂养,糖尿病各组继续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各运动组分别进行8周有氧或抗阻运动干预,8周运动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脑海马结构变化;检测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热休克蛋白70、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8周运动干预结束后,与安静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升高(P<0.01);大鼠海马表现出锥体细胞层数减少、细胞空化、细胞坏死和核仁消失等病理改变;与糖尿病安静组比较,2个糖尿病运动干预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P<0.05),大鼠海马细胞空化、坏死和核仁消失等病变程度减轻;②与安静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大鼠大脑中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安静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糖尿病安静组比较,2个糖尿病运动干预组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
税晓平李春莹李春莹李顺昌李顺昌孙君志
关键词: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有氧和抗阻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周围神经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5
2021年
背景:研究提示内质网应激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改善内质网应激状态可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而运动是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中内质网应激有积极干预作用,目前少见文献报道。目的:观察有氧和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关键蛋白Grp78、Chop及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n=24)和糖尿病造模组(n=36)。糖尿病造模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对照组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组、糖尿病有氧运动组和糖尿病抗阻运动组。各运动组分别进行8周有氧和抗阻运动,各安静组不进行运动干预。8周运动结束后测试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计算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测试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中Grp78、Chop及Caspase-12的表达。实验方案经成都体育学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备案批准号为2018024A)。结果与结论:①8周运动结束后,与安静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和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糖尿病安静组比较,2个糖尿病运动组大鼠的空腹血糖与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糖尿病抗阻运动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糖尿病有氧运动组(P<0.05);②与安静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结构表现为髓鞘排列紊乱疏松,板层分离和皱缩等典型脱髓鞘改变;与糖尿病安静组比较,2个糖尿病运动组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结构较紧密,板层分离程度减轻;③与安静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安静组和糖尿病抗阻运动组中的机械痛阈与热痛阈均出现显著降低(P<0.01),糖尿病有氧运动组大鼠热痛阈显著高于糖尿病抗�
税晓平李春莹李春莹曹艳霞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抗阻运动内质网应激
有氧和抗阻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核因子κB及炎症指标的表达被引量:7
2022年
背景:研究显示干预骨骼肌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核因子κB的表达,有利于改善骨骼肌糖脂代谢能力,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中以上指标是否有积极干预作用,目前少见文献报道。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核因子κB蛋白表达和炎症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组、糖尿病有氧运动组和糖尿病抗阻运动组,对照组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各运动组分别进行8周有氧运动或抗阻运动,运动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腓肠肌湿质量和质量分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腓肠肌结构变化;ELISA检测大鼠腓肠肌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核因子κB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安静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大鼠血脂和血糖指标均显著升高;骨骼肌湿质量减轻,镜检显示骨骼肌萎缩和炎症病变;骨骼肌中核因子κB表达增加,其下游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增加;骨骼肌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明显升高;(2)8周运动结束后,与糖尿病安静组相比,2个糖尿病运动组血脂和血糖指标均显著下降,骨骼肌中炎症细胞浸润、萎缩变性等病变程度减轻,腓肠肌湿质量和质量分数增加,骨骼肌中核因子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糖尿病有氧运动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明显升高;(3)与糖尿病有氧运动组比,糖尿病抗阻运动组大鼠空腹血糖及骨骼肌中核因子κB的表达显著降低(P <0.05),腓肠肌湿质量和肌质量分数明显升高(P <0.05);但糖尿病有氧运动组大鼠血脂指标显著低于糖尿病抗阻运动组(P <0.05,P
税晓平李春莹李春莹李顺昌孙君志
关键词:骨骼肌抗阻运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核因子ΚB
大蒜素对大强度运动后青年女足运动员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观察大蒜素肠溶胶丸对青少年女足运动员一次性大强度运动后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1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6)和实验组(n=6)。实验组每天口服大蒜素肠溶胶丸8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安慰剂80 mg,服药2周后进行大强度跑台运动,记录两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和运动中的最大心率。分别测定运动前和运动后4小时受试者血清免疫球胥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浓度。结果:(1)两组受试者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和运动持续时间、运动时最大心率、运动距离共同表明本次运动强度符合一次性大强度力竭运动的特点。(2)运动后4小时,两组血清IgG均较实验前显著增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gM均升高,实验组血清IgM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IgA水平均下降,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一次性大强度运动后,实验组Ig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实验组IgA较对照组能更迅速恢复到实验前水平,推测大蒜素能提高受试者在"开窗"期内的体液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受试者在"开窗"期内的亚临床和临床感染的风险。大蒜素有提高运动员大强度运动后体液免疫能力的作用。
税晓平李春莹
关键词:大蒜素体液免疫IGAIGM
针灸配合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妇女产后腰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妇女产后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于绵阳市富临医院和绵阳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就诊产后腰痛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A组,n=15)和针灸配合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组(B组,n=15)。A组只进行针灸治疗,B组进行针灸配合骨盆抗阻的PNF模式运动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均具有中度的疼痛并伴有中度的功能障碍;2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相比较B组分低于A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腰痛患者以中度疼痛为主并伴有中度功能障碍;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妇女产后腰痛均有疗效,但针灸配合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效果更好。
税晓平李春莹曹艳霞
关键词:产后腰痛针灸PNFVASOD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