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龙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16年首都机场口岸蚊类监测结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掌握首都机场口岸蚊类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趋势,为口岸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4-11月,采用二氧化碳(CO_2)诱蚊灯和帐诱法在首都机场口岸不同生境进行成蚊调查,采用诱卵器法对蚊卵进行监测。对捕获和孵化的成蚊和诱集蚊卵进行种类鉴定,检测乙脑病毒、西尼罗病毒和寨卡病毒。结果 CO_2诱蚊灯法共捕获成蚊6 998只,经鉴定隶属于1科2亚科3属5种,其中淡色库蚊占99.41%,是首都机场口岸的优势蚊种。平均蚊密度为32.40只/灯·h;不同生境成蚊密度和构成不同;帐诱法共捕获雌蚊20只,经鉴定隶属于1科1亚科2属2种,淡色库蚊占70.00%,白纹伊蚊占30.00%。乙脑病毒、西尼罗病毒和寨卡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结论首都机场口岸成蚊密度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生境蚊种构成和平均密度存在一定差异,应继续将淡色库蚊作为今后防控的重点。
- 周淼陈晓龙周燕楠陈亦农
- 关键词:机场蚊类
- 2014年首都空港口岸蚊类专项调查报告
- 目的 掌握首都机场口岸蚊类种群构成、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为防治口岸蚊类和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CO2诱蚊灯法对首都空港口岸不同生境蚊类进行调查,进行种类鉴定和病原体检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 陈晓龙石琰陈亦农曹建中乔东生王正
- 关键词:首都机场成蚊密度监测种群构成
- 首都机场口岸入境旅客携带病媒生物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首都机场口岸入境旅客携带物中病媒生物现状,明确重点航班和重点来源地,为预警病媒生物的境外输入、媒传染病的传播,为口岸病媒生物综合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X光机对首都机场口岸入境旅客携带物进行筛查,对筛查出的可疑携带物现场人工检查,对截获的病媒生物进行种类鉴定和病原体检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首都机场口岸在入境旅客携带中共截获病媒生物41只,分属蝇、蜚蠊、蜱3类,主要来自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结论首都机场口岸应加强对来自非洲、东南亚航班的查验力度,提高口岸技术查验手段,建立病媒生物综合防控体系,降低媒传疾病跨境传播风险。
- 周燕楠陈晓龙李杰洪炜夏云成乌日嘎肖国英王正陶应宏渠开山
- 关键词:病媒生物入境旅客病原体检测统计分析
- 2013年首都空港口岸蚊类监测报告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掌握首都空港口岸蚊类种群构成、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为防治口岸蚊类和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2诱蚊灯法对首都空港口岸不同生境蚊类进行调查,进行种类鉴定和病原体检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调查共捕获成蚊11457只,经鉴定隶属于1科3属5种;淡色库蚊占捕获总数的88.59%,为首都空港口岸优势蚊种,背点伊蚊为首都空港口岸罕见蚊种;平均密度39.78只/h·灯,最低密度0.73只/h·灯,最高密度71.9只/h·灯,呈现双峰波浪型变化;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首都空港口岸成蚊密度处于较高水平,季节消长规律明显,不同生境蚊种构成和平均密度存在一定差异,淡色库蚊为首都空港口岸的绝对优势种,应成为今后防治的重点;应在监测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析系统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
- 陈晓龙刘远王德伟曹建中陈亦农
- 关键词:成蚊密度监测种群构成
- 2014年首都空港口岸蚊类调查报告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掌握空港口岸蚊类种群构成、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为防治口岸蚊类和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2诱蚊灯法对首都空港口岸不同生境蚊类进行调查,进行种类鉴定和病原体检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调查共捕获成蚊6 35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科2属3种;淡色库蚊占捕获总数的98.38%,为首都空港口岸优势蚊种;平均密度22.07只/h·灯,最低密度2.39只/h·灯,最高密度58.17只/h·灯,呈现单峰型变化;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首都空港口岸成蚊密度处于较高水平,季节消长规律明显,不同生境蚊种构成和平均密度存在一定差异,淡色库蚊为首都空港口岸的绝对优势种,应成为今后防治的重点;应重点清除蚊类滋生地,在监测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析系统,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
- 陈晓龙石琰周燕楠陈亦农曹建中乔东生王正
- 关键词:蚊类成蚊密度季节消长规律种群构成蚊媒传染病
- 国内机场航空垃圾管理与处置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的思考被引量:1
- 2018年
-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航空业也得到迅猛发展,随之产生大量的航空垃圾。本文通过研究航空垃圾特性、梳理航空垃圾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分析目前国内几家大型国际机场在航空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问题产生原因分析,探讨问题解决办法。分析表明:目前国内机场航空垃圾处置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疫区垃圾性质界定不清晰、处置单位资质要求模糊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建议相关部门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将航空垃圾处理处置以及监管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和界定。在实际处置过程中,处置主体应遵循减少和控制环境风险与公共安全隐患的原则,将国内航空垃圾、疫区航空垃圾、国际航班非疫区航空垃圾分情况进行处理。
- 沈冰杜芳陈晓龙
- 关键词:航空垃圾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