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抑郁
  • 6篇抑郁症
  • 3篇抑郁症患者
  • 3篇首发
  • 3篇疗效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心理治疗
  • 2篇血清
  • 2篇药物治疗
  • 2篇抑郁障碍
  • 2篇沙盘游戏
  • 2篇首发抑郁症
  • 2篇睡眠
  • 2篇强迫症
  • 2篇重复经颅磁刺...
  • 2篇自杀
  • 2篇自杀行为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经颅磁刺激

机构

  • 16篇吉林省神经精...
  • 1篇吉林省脑科医...

作者

  • 16篇林冬梅
  • 4篇孙旭
  • 4篇杨隆
  • 3篇王雪莲
  • 2篇黄丽宏
  • 1篇王喜艳
  • 1篇马银华
  • 1篇陶治平
  • 1篇宋丽波
  • 1篇肖云
  • 1篇郑蕾蕾

传媒

  • 5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药物组患者单纯予以阿戈美拉汀口服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药物组基础上联合r TMS治疗。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变化,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HAMD、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MMSE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AMD、MMSE评分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NSE、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MBP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联合组血清NSE、MBP水平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 TMS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有助于修复神经元损伤,提升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尚可。
孙妍林冬梅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抗抑郁药老年抑郁症疗效
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文拉法辛对重度抑郁症急性期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文拉法辛对重度抑郁症急性期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重度抑郁症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选用文拉法辛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文拉法辛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8、16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4、8、16周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4、8、16周的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文拉法辛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急性期患者,能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更快地控制抑郁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孙妍林冬梅
关键词:小剂量奥氮平文拉法辛疗效
多导睡眠图监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的效果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情况。方法:选取8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抑郁程度分为轻中度组(n=47)和重度组(n=34),另外选取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评估2组受试者及轻中度、重度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HAMD、PSQI评分相关性;采用多导睡眠图监测系统监测2组受试者及轻中度组、重度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总记录时间(TRT)、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睡眠潜伏期(SL)、快速眼动相睡眠(REM)潜伏期(RL)、醒觉次数(NW)、醒觉时间(AT),S1、S2、慢波睡眠(SWS)期的时间及占比,睡眠时间(RT)及占比、REM活动度(RA)、REM强度(RI)及REM密度(R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AMD及PSQ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01),且青少年抑郁症重度组的HAMD及PSQI评分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r=0.705,P=0.008);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ST、SE、RL降低,SL、AT、NW升高(P<0.05或P<0.001),睡眠结构相关指标NREM时相S2升高、SWS降低,REM时相RT、RI、R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轻中度组比较,重度组睡眠进程指标TST、SE、RL降低,SL、NW、AT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结构相关指标SWS降低,S2、RT、RI、R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且睡眠障碍与其病情呈正相关,而多导睡眠图监测能有效检测出其睡眠生理指标的紊乱。
林冬梅黄丽宏孙旭高得强钟鑫黄旭楠冯潇
关键词:睡眠障碍青少年多导睡眠描记术睡眠结构
脑垂体瘤误诊为精神分裂症1例报告
2007年
患者,女,20岁,高中学生。2006年7月开始出现夜里少眠、哭泣、心烦,逐渐出现发呆、独处,同学说话总认为在议论她,父母说话也要问什么意思。上课有时不知听讲,好睡觉,甚至无故旷课,学习成绩较前明显下降。晚上不敢一个人在家中,也不看电视,经常卧床,生活较懒散,有时不知洗漱。患病期间个人生活及料理家务不好。病中无自、他杀史,无家族遗传史。个人史:病前性格外向、话多、较活跃、脾气平和。既往无抽搐史。曾于2006年8月15日到医院就诊,当时脑地形图及头CT正常。否认有病,于2006年9月28日被动住院,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收入院。
王雪莲林冬梅王喜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脑垂体瘤误诊家族遗传史料理家务患病期间
重性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及认知功能特征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总结重性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特点及认知功能特征。方法:选取200例重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2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分析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简易对应方式缺陷及认知功能障碍。结果:年龄及职业的不同对于抑郁症的发病率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观察组中患者的积极维度评分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消极维度的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某些积极应对措施方面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消极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积极维度以及积极应对措施方面明显劣于正常人,该疾病受年龄以及职业的较大影响。
林冬梅
关键词:重性抑郁症流行病学
伴与不伴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研究伴与不伴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对照。方法选取就医的130例抑郁症患者,其中有65例患者有过自杀行为,记为观察组,有65例患者没有自杀行为,记为对照组,由专业的精神科医师向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患者详细说明这次调查的意义以及目的,征得他们的同意,并对他们进行WCST、WAIS-RC、WMS-RC以及通过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与测查。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抑郁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智商数、持续错误数、总测验数、短时记忆以及长时记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在认知功能以及临床症状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在临床上非常有必要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认知功能检测,这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治疗方案以及评估转归进行及时调整,达到预防患者自杀的目的。
林冬梅樊国珍马银华杨隆孙旭肖云
关键词:自杀行为抑郁症临床症状
多导睡眠监测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多导睡眠监测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61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和便携式睡眠监测进行诊断,记录比较不同监测方法检查的患者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等指标,并统计两种睡眠监测方法诊断OSAS的检出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多导睡眠监测法监测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均低于便携式睡眠监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导睡眠监测法诊断OSAS患者的总检出率为100.00%,高于便携式睡眠监测法诊断的总检出率(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导睡眠监测法对中度和轻度OSAS患者的检出率均为100.00%,高于便携式睡眠监测法的72.73%、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采用多导睡眠监测,能良好地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OSAS的检出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
林冬梅杨隆陶治平高得强孙旭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首次发作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性别差异。方法首次抑郁发作并且有自杀行为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男(n=68)、女(n=80)性别两组,比较两组社会人口学特征、Beck抑郁量表(BDI)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及自制自杀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 ,分析其性别差异性。结果男、女性两组患者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自杀前生活事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抑郁程度及社会功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存在性别差异,针对不同性别,做好自杀预防工作。
杨隆林冬梅王雪莲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行为性别差异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复自杀行为的相关分析
2014年
目的:为了预防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复自杀行为,降低死亡率,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复自杀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提供适当的干预。方法:采用自编自杀问卷工具,对78例有重复自杀行为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26名对照者进行研究。结果: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女性、年轻、未婚或离婚、文化程度低、家庭关系紧张、病前有明显社会应激事件者易发生重复自杀行为,其中52.56%的患者选择相同自杀方式,并且男性和女性重复自杀的特征不同。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复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较多,但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复自杀行为仍可预测。
杨隆王雪莲林冬梅
关键词: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血清BDNF和5-HT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MDD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20 mg/d口服治疗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1、2、3及6周时抑郁缓解率,治疗前和治疗6周时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周时血清BDNF、5-HT水平。结果:治疗1、2、3及6周时,观察组患者抑郁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ADRS、HAMD、MMSE评分及血清BDNF、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两组患者MADRS、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血清BDNF、5-H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6周时,观察组MADRS、HAMD及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能有效改善MDD患者躯体症状及认知功能,能快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可能机制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促进大脑组织释放BDNF、5-HT有关。
林冬梅
关键词:抑郁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酶联免疫吸附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