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伟鸿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油田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储层
  • 2篇期次
  • 2篇成藏
  • 2篇成藏期
  • 2篇成藏期次
  • 2篇储层特征
  • 1篇盐度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期
  • 1篇油气成藏期次
  • 1篇油砂
  • 1篇油砂体
  • 1篇油田
  • 1篇油源
  • 1篇油源对比
  • 1篇砂体
  • 1篇上古生界
  • 1篇上古生界天然...
  • 1篇双河油田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河南油田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篇朱伟鸿
  • 3篇蒲洪果
  • 1篇崔秀青
  • 1篇谈馨
  • 1篇侯雪樱
  • 1篇钟家国
  • 1篇罗家群
  • 1篇曾明
  • 1篇方越
  • 1篇李丽娟
  • 1篇王芳
  • 1篇李丽娟

传媒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泌阳凹陷梨树凹区块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被引量:4
2017年
梨树凹区块位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东段,是受凹陷扩张后期的反转挤压及不均一抬升作用形成的较为明显的鼻状构造。研究区核桃园组储集层主要为侯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砂体,属中孔、中渗储集层。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油气主要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且存在较为明显的混源现象。根据包裹体的镜下特征、均一化温度,结合典型钻井的埋藏史、热演化史结果,确定该区主要有两期成藏:廖庄末期为主要成藏期,期间核三上段成熟油气及核二段未熟-低熟油气大规模注入;核一末期小规模油气运移散失,是次要成藏期。
罗家群蒲洪果李丽娟朱伟鸿钟家国
关键词:成藏模式油源对比成藏期次
栗园地区基岩油气储层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分析、显微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对栗园地区基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包括基岩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储集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的控制因素等方面。研究表明,栗园地区基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片岩、片麻岩、角闪岩、大理岩和石英岩等变质岩类,其中大理岩的储集物性最好。栗园地区基岩的主要储集空间有裂缝、溶孔和晶孔,油气藏类型为断块裂缝型油气藏,岩石类型是决定储层发育程度的内在因素,构造作用、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等是影响储层发育的外部条件。
朱伟鸿蒲洪果曾明
关键词:储层特征储层裂缝
王集-新庄地区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期次
2014年
通过采集泌阳凹陷王集-新庄地区岩心样品,对其中包裹体进行盐度特征分析、镜下观察及均一温度测定;结果表明王集-新庄地区包裹体分为两期,与盆地埋藏史和热史研究划分的早、晚两个成藏期相对应。结合生排烃史综合分析,该区油气分两期成藏,早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核一段末期~廖庄组沉积期,为小规模油气成藏,该期主要生成低熟油;晚期油气成藏期主要发生在廖庄末抬升期,为大规模油气成藏,是形成现今油田的主要成藏期。利用油气包裹体进行油气成藏研究,必须和宿主矿物的矿物岩石学分析及其他成藏期次分析方法结合使用,才能使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可信。
蒲洪果崔秀青朱伟鸿刘臣李丽娟
关键词:油气成藏期均一温度
城壕地区西259井区长3段储层特征研究
本文以钻井、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粒度、常规压汞、相渗曲线等实验方法和技术,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沉积条件和成岩特征,对城壕地区西259井区长3段储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着重分析、探讨了该区储层...
朱伟鸿
关键词:沉积微相储层特征成岩特征孔隙结构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分布规律浅析
2009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的综合研究,发现中部伊陕斜坡带上的大型岩性气田,其储层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在平面上自北向南呈长条状分布,小规模的构造型气田和含气圈闭位于盆地周缘,认为沉积格局受古构造背景控制,构造控制沉积相带,沉积相带控制着气藏分布,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藏的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据此指出了该区下一步的勘探区域。
朱伟鸿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
双河油田Ⅷ-Ⅸ油组油砂体评价分类及挖潜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经过30多年的高速高效开发,双河油田Ⅷ-Ⅸ油组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注采井网如何调整才能改善开发效果,是油田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在双河油田Ⅷ-Ⅸ油组将传统的油藏分析评价方法应用至更小的沉积单元——单砂体,采用静动态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双河Ⅷ-Ⅸ油组的86个单油砂体进行了评价分类,针对分类后油砂体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挖潜对策,该方法在矿场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增储上产效果,提高采收率2.2个百分点。
侯雪樱方越谈馨王芳朱伟鸿李庆厂
关键词:双河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