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煌

作品数:2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儒家
  • 2篇语言
  • 2篇哲学
  • 2篇身体
  • 1篇道家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精神
  • 1篇语言分析
  • 1篇哲学视角
  • 1篇哲学视域
  • 1篇日常语言
  • 1篇阮籍
  • 1篇身体哲学
  • 1篇诗经
  • 1篇视域
  • 1篇思维
  • 1篇思维结构
  • 1篇天道
  • 1篇权力
  • 1篇周易

机构

  • 10篇广西大学

作者

  • 10篇黄煌
  • 1篇蔡舒姝

传媒

  • 2篇艺术科技
  • 1篇中外企业家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黑河学刊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学园
  • 1篇人民论坛(中...
  • 1篇艺术品鉴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阮籍《酒狂》的艺术精神
2015年
阮籍将古琴从崇尚静穆冲淡的审美幻梦中唤醒,代之以狂狷恣肆的醉境,从而推动作为悲剧的古琴音乐的诞生,其作《酒狂》用非常规的重拍,打破了曲中和谐的和声结构,以营造酒醉的音乐表情。阮籍通过酒和古琴,表达对世界的抗争,也在悲剧式的生存美学中传达对道的认识。
黄煌
关键词:酒神古琴美学
“治理”视域中的《周易》离卦及其“无为”意涵
2017年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治理理论反思和批判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实践,关注流动中的人口及其特征,倒转了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和控制模式,通过市场机制,并采用契约、合同等方式促成了多元协商和网络参与等新权力关系的构建,意在通过政治的经济途径来达到治理成本的最小化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现代治理遵循管理的"最小-最大"原则,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趋向于"无为而治"的。无独有偶,中国传统"无为而治"理论主张因循自然、尊重人伦日常、遵从自发秩序,与现代治理术不谋而合。其中,《周易》离卦作为古人南面无为的重要象征,具有权力的隐形化、秩序的自发性、主体间性的关系形构等内涵,还具有象征性管理、符号管理等现代转化的可行性,成为构建中国特色文化治理体系的一种契机。
黄煌
关键词:周易
儒家的“天道”与“无为”观
2015年
"道"是儒、道、法思考"无为"的重心所在,从《礼记》的微观语境看来,其"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的陈述表明,儒家的"无为"话语并非只关注"人道",而蕴含"天道"意涵。
黄煌
关键词:儒家天道
权力的舞蹈:巫文化中的“无为”
2015年
"无"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最早并不是经由设计或规划而形成,而是通过经验的积淀而历史地生成,其诞生的具体情形虽然极为复杂,但也并不是与今天的人类经验完全隔绝,而与我们的潜意识相关。在《礼运》中,"巫"、"无"是以何种方式在复杂的权力关系中交相呼应的。"巫"并不仅仅是一种影响决策的文化因素,而曾经代表实实在在的权力。
黄煌
关键词:权力
《诗经》中的“无为”
2015年
"无为"概念不是个人或学派的创造,而是经验地、历史地生成。对于"无为"的语词解析应当回到道家、儒家、法家等"主体"诞生之前,回到维特根斯坦指出的日常语言用法之中。《诗经》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的文本:《陈风·泽陂》用"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表述少女相思无果,茶饭不思,其女性意象喻示了"无为"尚"柔"的文化品格;《大雅·板》用"天之方懠,无为夸毗"来表示人对于"天"的禁忌,这种敬畏心理反映了"无为"的"敬天"基调;《王风·兔爰》用"我生之初尚无为"表征政治清明,偃兵轻徭的社会形态。在"无为"语词为"知识—权力"之网捕获之前,其意涵丰富而充满差异,亟待知识考古学的发掘。
黄煌
关键词:诗经日常语言
从“去衣裸裎”到“无为而治”——道家身体哲学视角下的“无为”
2016年
"去衣裸裎"是道家区别于儒家"垂衣裳"的服饰观,寄寓了道家以自然为导向的身体哲学和政治观念。道家的"去衣"是一种退行,将我们带入了古代治道的压抑结构之中。"裸"在摆脱了衣服对身体的束缚的同时,也摆脱了礼教观念、道德耻感、性别差异等心灵桎梏。道家的"无为而治"就是权力的"裸行",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对繁徭重赋和繁文缛节的政治症候的治疗而提出的。
黄煌
关键词:道家身体哲学
“推也循也”:“舜无为”的语言分析
2015年
汉代对"舜"的文字训诂指出:"舜"即"推""循",主要意涵是继承、因循。以此为据,我们可对《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评述"舜无为"的公案作出文字学解释:"舜"字源自藤蔓植物,以因循、顺从为本义,这与古史传说中舜"温恭"或"温良"的柔性形象相合,而虞舜治道体现出较突出的柔性特征。
黄煌蔡舒姝
关键词:语言
“垂拱”与“恭己”:儒家“无为”的形与神
2015年
在儒家"无为"论域中,有两个典型语汇,一个是出于《尚书·武成》的"垂拱",后成为上古圣王"无为而治"的代名词;一个是出于《论语·卫灵公》的"恭己",成为了儒家"德化无为"的具体表现。"垂拱"与"恭己"是儒家"无为"的形与神。
黄煌
身体哲学视域中的儒家无为
2015年
古代"无为"思想中呈现出很多身体符号,如"南面"(身体方位)、"垂衣裳"(身体外观)、"垂拱"(身体姿仪)。这都表明"身体"是"无为"的载体和依托。因此,我们对于"无为"的分析不能忽视"身体"之维。
黄煌
关键词:身体儒家
自我与世界:儒家“无为”的思维结构
2015年
孔子认为"恭"要落实于"己"。"恭己"以自我为中心,处理的是"世界—自我—他人"之间的关系,在古代语境中涉及"天—君—臣—民"之间的主体间性。儒家以"恭己"为特征的"无为"观具有"自我—世界"的思维结构。
黄煌
关键词:儒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