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猛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玉米
  • 9篇斑病
  • 6篇玉米小斑病
  • 6篇小斑病
  • 6篇木霉
  • 5篇哈茨木霉
  • 4篇蛋白
  • 4篇诱导抗性
  • 4篇抗性
  • 4篇病菌
  • 3篇叶斑
  • 3篇叶斑病
  • 3篇致病力
  • 3篇小斑病菌
  • 3篇小种
  • 2篇玉米小斑病菌
  • 2篇致病力分化
  • 2篇弯孢霉叶斑病
  • 2篇小种鉴定
  • 2篇锌指

机构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上海绿泽生物...

作者

  • 12篇陈捷
  • 12篇王猛
  • 5篇余传金
  • 5篇李雅乾
  • 5篇马佳
  • 3篇孙佳楠
  • 3篇高金欣
  • 2篇张婷
  • 2篇傅科鹤
  • 2篇窦恺
  • 2篇范莉莉
  • 1篇高增贵
  • 1篇吴琼
  • 1篇倪璇
  • 1篇高士刚
  • 1篇姚丽美
  • 1篇李亚乾

传媒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小斑病发生前期化学防治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多发生于我国温暖潮湿的产区,一般造成减产15%~20%,减产严重时甚至无收。为了在生育前期对生育后期发生的小斑病进行有效防治,本文通过平板抑菌、温室和田间接种试验筛选11种化学杀菌剂或木霉菌生防制剂。结果表明:H04木霉菌制剂、甲基托布津、烯酰吗啉-锰锌3种药剂对玉米小斑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在温室和田间对玉米小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马佳张婷王猛高金欣李亚乾陈捷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化学杀菌剂化学防治木霉菌
哈茨木霉SH2303诱导玉米抗小斑病菌研究
哈茨木霉SH2303是本实验筛选到的一株理想生防菌株,通过盆栽实验和大田实验,证实SH2303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效较好,均为60%以上.但存在品种和地域的差异,不同品种如浙甜6号玉米防效为78.1%,海鲜玉1号的防效为61...
马佳王猛陈捷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诱导抗病性防御反应
芸苔素内酯与苯甲丙环唑协同防控玉米小斑病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研究芸苔素内酯与苯甲丙环唑共同作用防控玉米小斑病,利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以及人工接种方法,测定芸苔素内酯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同时调查其防效并测定防御反应各项指标。结果显示,芸苔素内酯对玉米小斑病菌菌落及孢子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施用芸苔素内酯和减量苯甲丙环唑混剂与单一施用常规用量苯甲丙环唑防效相近,防御反应结果基本一致,且发病前喷药效果更佳。因此本研究证实,利用芸苔素内酯可以减少苯甲丙环唑的用量且达到相同的防病效果,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倪璇王猛关山陈捷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芸苔素内酯减量化
哈茨木霉Thc6诱导玉米抗弯孢霉叶斑病研究
从哈茨木霉突变株库中筛选到一株突变株T66。该突变株孢子包衣处理玉米种子后,发现玉米对弯孢叶斑病抗性明显低于野生株。病情指数为62.5%,而野生株处理后的病情指数为42.1%。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T-DNA...
范莉莉傅科鹤余传金王猛李雅乾陈捷
关键词:哈茨木霉诱导抗性
文献传递
哈茨木霉Thc6诱导玉米抗弯孢霉叶斑病研究
从哈茨木霉突变株库中筛选到一株突变株T66.该突变株孢子包衣处理玉米种子后,发现玉米对弯孢叶斑病抗性明显低于野生株.病情指数为62.5%,而野生株处理后的病情指数为42.1%.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T-DNA...
范莉莉傅科鹤余传金王猛李雅乾陈捷
关键词:哈茨木霉诱导抗性
我国玉米小斑病调查、O小种不同致病力菌株的侵染规律和侵染过程中的转录本发掘
玉米小斑病(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是我国和世界其他玉米产区的主要叶部病害,一般可造成减产10%0%。病原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无性态为玉蜀黍...
王猛陈捷
关键词:玉米玉米小斑病菌侵染转录本
文献传递
中国10个省玉米小斑病小种鉴定与致病力分化检测
玉米小斑病是中国玉米产区最常见的叶部病害,每年都对玉米生产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本研究在2011 ~ 2012年,从中国四川、湖北、上海、河北、福建、江苏、湖南、江苏、重庆、广东10个省(市)收集了67株能正常产孢的玉米小斑...
王猛马佳陈捷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小种鉴定致病力分化
哈茨木霉菌hyd1基因系统诱导玉米抗弯孢叶斑病研究
玉米弯孢叶斑病是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生物防治技术系统诱导玉米免疫反应,抵抗叶斑病菌侵染,是实现玉米病害绿色防控的重要途径。木霉菌分布广泛,已普遍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但关于木霉菌处理种子或根系系统诱导寄主对...
余传金高金欣窦恺王猛孙佳楠陆志翔李雅乾陈捷
关键词:哈茨木霉诱导抗性
文献传递
雷公根叶斑病菌SJTU59纤维素酶液的性质研究及纤维素酶基因保守区域的分析
2014年
将雷公根叶斑病菌SJTU59(Leptosphaerulina chartarum SJTU59)于玉米秸秆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中诱导培养,通过DNS(3,5-二硝基水杨酸)法检测,首次发现其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该纤维素酶液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佳反应pH为4.8,对低温,酸碱及部分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50℃,pH 4.8条件下,其最大酶活力为6.383±0.196 U/ml。利用纤维素酶基因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了2个新的纤维素酶基因的保守区域,即glu-l1(1 512 bp)和glu-l2(429 bp)。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发现,glu-l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GLU-L1与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levisporus来源的β-1,4-葡聚糖酶(ABX79553)有62%的同源性,属于第3水解家族;glu-l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GLU-L2与Aspergillus fumigatus Af293来源的内切-β-1,3(4)-葡聚糖酶(XP_755769)有49%的同源性,属于第16水解家族。
吴琼王猛李雅乾高士刚余传金孙佳楠张泰龙陈捷
关键词:纤维素酶
2011—2012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初探被引量:20
2013年
2011—2012年,我国南方地区秋玉米病害发生程度普遍重于春玉米;常见传统病虫害有玉米小斑病、南方锈病、粗缩病、纹枯病、茎腐病、褐斑病、玉米螟;具有上升趋势的病虫害有鞘腐病、灰斑病、细菌性叶斑病、矮花叶病毒病、白星花金龟、蜗牛(福寿螺)。
姚丽美王猛马佳张婷高增贵陈捷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