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红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病人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血透
  • 1篇血液滤过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病人
  • 1篇衣领
  • 1篇透析病人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重型
  • 1篇重型肝炎
  • 1篇着装
  • 1篇危重
  • 1篇联接结构
  • 1篇连续性

机构

  • 4篇中山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陈小红
  • 2篇吴桂深
  • 2篇袁园
  • 1篇蒋佩玉
  • 1篇余建斌
  • 1篇卫敏
  • 1篇李丽嫦
  • 1篇王琳
  • 1篇梁宏开
  • 1篇钟志慧
  • 1篇梁少媚
  • 1篇周再生
  • 1篇吴素红
  • 1篇祝丽珍
  • 1篇田敏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危重病人服
一种危重病人服,其包括有上衣,上衣由前半部和后半部组成,上衣的开口竖直设在后半部上;在所述上衣的肩部上开有与衣领边相通的肩部开口,在所述肩部开口上设有开口联接结构;在所述上衣前半部上开有至少一个可供各种仪器管道经过的通孔...
袁园李丽嫦祝丽珍吴桂深陈小红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脓毒症的效果。方法 112例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标准(传统)剂量血液滤过组34例(A组)、高剂量血液滤过组36例(B组)和超高剂量血液滤过组42例(C组),置换液量分别为35 ml·kg^-1·h^-1,50·kg^-1·h^-1,70·kg^-1·h^-1,血流量为160~250 ml/min,每天持续进行10 h以上。三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检测和比较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 C)、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三组患者实际28 d病死率。结果 B、C组经治疗24h后APACHEⅡ评分值有明显下降(P〈0.05),C组较其他两组下降更明显(P〈0.05);A组治疗24 h后只有胱抑素C明显下降(P〈0.05),B、C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胱抑素C、血清降钙素原4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24h后三组比较,随着治疗剂量增加,4项指标下降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28 d病死率分别为35.3%、27.8%、14.3%,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高剂量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能够更加有效清除炎性体液介质,下调炎症反应,促进肾功能的恢复,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陈小红吴桂深叶晴梁宏开袁园
关键词:脓毒症连续性血液滤过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鉴别血液透析病人发热原因的探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鉴别血液透析(血透)病人发热原因的价值。方法72例在血透期间发生发热的病人均行血清PCT检测及血液细菌培养,完善各项检查,最终根据发热原因分为三组:败血症组16例、非败血症感染组31例、非感染组25例。回顾分析患者PCT水平与发热原因的关系。结果血清PCT水平检测结果,败血症组显著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非感染组(P<0.01);非败血症感染组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以PCT≥0.5 ng/ml为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阳性标准,其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100%。以PCT≥2 ng/ml为诊断败血症的阳性标准,其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91.1%。结论血清PCT水平的检测能早期鉴别血透病人发热是否由感染引起,以及初步估计感染程度,为恰当的抗感染提供实验依据,从而更好更早地指导临床治疗。
陈小红
关键词:发热原因降钙素原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或血浆滤过吸附治疗中、晚期重型肝炎
周再生吴素红叶晴卫敏田敏王琳余建斌陈小红梁少媚蒋佩玉钟志慧张竞葳吴丽英程桂贞
该项目研究的主要技术和经济效益如下:关键技术:利用一般透析设备模拟MARS治疗原理专业设计出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CAPS)和(CPFA)治疗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该技术创新之处:(1)高效模拟肝细胞的生物解毒功能;(2)高效...
关键词:
关键词:重型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