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万里

作品数:13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影像
  • 2篇影像诊断
  • 2篇平山病
  • 2篇屈曲
  • 2篇屈曲位
  • 2篇颈椎
  • 2篇MRI
  • 1篇动脉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教学
  • 1篇多媒体教学课...
  • 1篇心动周期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采集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点
  • 1篇影像诊断学

机构

  • 11篇长治医学院附...
  • 6篇长治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孙万里
  • 4篇高亚娟
  • 3篇张春明
  • 2篇韩鸿宾
  • 1篇王云华
  • 1篇牛建民
  • 1篇张乐君
  • 1篇徐晓娟
  • 1篇申小青
  • 1篇蒋中标
  • 1篇张利华
  • 1篇李坤成
  • 1篇李敬府
  • 1篇王晋峰
  • 1篇邢玉平
  • 1篇崔丽霞
  • 1篇申亚巍
  • 1篇孙长英
  • 1篇武桂花
  • 1篇王玉芬

传媒

  • 4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成像中高低能级离子数与磁化强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磁共振检查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影像学辅助检查[1,2]。该检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核磁共振现象,由于核字容易使人产生放射性等的错误联想,因此使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代替有歧义的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RI)[3]。
耿健高亚娟孙万里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静磁场弛豫
MRI弥散成像对脑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表观弥散系数 (ADC)和ADC图对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3 0例脑缺血患者行DWI检查 ,其中急性和非急性脑缺血各 15例 ,计算两组脑缺血病灶的ADC值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急性脑缺血病灶的ADC平均为 0 .4 2× 10 -3mm2 /s,ADC图可见异常拟合的局部低信号。非急性脑缺血ADC值平均为 1.4 0× 10 -3mm2 /s,急性与非急性脑缺血组的ADC值和ADC图均有显著性差异 (F =4 2 .2 9,P <0 .0 1)。结论 结合病史ADC值能作出脑缺血的定量诊断 ,ADC值和ADC图可区分急性与非急性脑缺血。
孙万里李坤成张春明李亭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脑缺血
影像诊断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探讨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对影像诊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和特点进行探讨。方法根据《影像诊断学》教材内容,利用影像工作站、Internet、扫描仪等设备获取图像资料,利用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处理图像、利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结果初步完成了影像诊断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结论多媒体课件在内容的丰富性、信息的及时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相关学科知识连接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教学效果有较大提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郑晓宾孙万里
关键词:影像诊断多媒体教学课件
不同屈曲位颈椎MRI检查对平山病特异性征象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颈椎屈曲不同角度平山病患者的MRI表现,探讨颈椎屈曲角度的调节对平山病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9例临床确诊为平山病的患者,使用自行研发的辅助诊断设备行不同屈曲位颈椎MRI检查,屈曲角度包括:0°(中立位)、25°、30°、35°、40°,观察不同屈曲位MRI三个典型征象显示情况:脊髓萎缩、背侧硬脊膜前移、硬膜外间隙增宽。测量不同屈曲角度硬膜外间隙最大矢状径(d)及同层面椎管矢状径(D),并计算d/D。结果平山病患者MRI特异性征象在屈曲角度25°及以上与屈曲0°存在差异(P=0.00),d/D平均值随屈曲角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增加,35°时最大。结论屈曲位MRI检查可以影响颈椎背侧硬脊膜前移、脊髓萎缩、硬膜外间隙增宽等征象。
高亚娟孙万里王伟袁兰
关键词:平山病磁共振成像
MRI测量人腹部脂肪组织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估MRI测量腹部脂肪组织的价值。方法2例女性肥胖者行腹部磁共振T1WI扫描,应用Photo-shop软件,分别用手动分析方法和快速分析方法对腹腔脂肪、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进行系列处理。手动分析方法计算15层图像,而快速分析方法测量平脐1层图像。比较两种方法测量腹部脂肪组织的易操作性、速度和适用范围。结果快速分析腹部脂肪方法操作性强,手动分析方法计算1例图像的腹部脂肪约需2-3h,而快速分析法需约8min。手动分析方法适用范围广。结论MRI腹部脂肪扫描可以用来研究正常人体脂肪组织分布规律及某些病理状态下的再分布,预计手动分析方法和快速分析方法各有不同适用范围。
孙万里程亮张丽华申小青
关键词:脂肪组织磁共振成像肥胖症
MRI物理不同级别运动的影像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MRI图像中含有不同级别运动的物理信息。宏观物理运动中有心脏大血管周期搏动及其搏动伪影;微观运动有湍流和分子运动中的扩散运动等。本文从物理基础角度,整合MRI物理中不同级别运动和专业诊断教学的关系,就常见的不同级别运动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基础价值作初步探讨。
孙万里
关键词:搏动湍流扩散伪影
乳腺癌磁共振成像误诊和漏诊病例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点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磁共振成像(MRI)漏诊和误诊病例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改变可能的原因.方法 回顾总结术前行乳腺MRI、超声和X线检查患者121例临床资料,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恶性病变共241个,采用BL-RADS分类,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最终评估.由外科、影像科和病理科医生共同分析MRI误诊和漏诊病例的可能原因、病理学基础.结果 241个乳腺病变中恶性120个、良性121个.MRI漏诊4个,分别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个、纤维腺瘤2个,均为良性.MRI误诊23个,其中高估16个,高估的病变包括慢性乳腺炎3个、硬化性腺病各3个,纤维腺瘤、结节腺病伴重度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腺病各2个,乳腺癌胸肌侵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各1个;低估7个,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个、黏液癌1个、乳腺原位癌2个、盲管腺病伴重度非典型增生局灶恶变1个、炎性乳腺癌化疗后1个. 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5.83%(115/120),特异度为72.73%(88/121),诊断准确率为84.23%(203/241).乳腺MRI发现病变与乳腺超声或X线形态或临床检查的符合率为75.10%(181/241).结论 MRI误诊和漏诊常发生于乳腺病灶较小、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恶性表现不典型者,特别是导管内病变.应结合体检、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度、减少漏诊.
王晋峰郭美琴孙万里张春明薛宁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像素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的评价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CT低剂量双相扫描像素指数(PI)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PFT)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PFT检查确诊的COPD患者36例及健康对照组30名,2组对象均采用64层CT机进行深吸气末、深呼气末的全肺低剂量(50mAs)及常规剂量(100mAs)吸气末扫描。所有扫描结束后,由CT机自动计算出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换算出有效剂量(ED)。按CT扫描层数将全肺分为上、中、下3个肺区,全肺的P1分为-960~-1024、-910~-960、-80~-0910、-700~-800、-400~-700HU,5个阈值区域。应用Pulmo软件分别测量和计算出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低剂量扫描数据:(1)各阈值区域的深吸气末PI(PIin)、深呼气末PI(PIex)。(2)双相扫描上、中、下肺区及全肺〈一910HU的PI各指标:PIin-910、PIex-910、PIin-910-PIex-910、PIex.910/PIin-910、(PIin-910—PIex-910)/PIin-910所有检查者均在CT检查前后3d内完成PFT检查,对照研究指标为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l)的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l%)及FEVl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l/FVC)。应用Mann—whitneyU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法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应用50mAs扫描对COPD患者行PFT研究,比常规剂量100mAs降低了50%的辐射剂量。COPD组与正常组比较,PIin在-960~-1024、~-910~960、-800~-9103个分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0.00、57.00、20.50,P值均〈0.01),PIex在各分区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0.00、0.00、71.52、191.00、6.00,P值均〈0.01);PI-910一Ⅷ24双相扫描值与FEVl%、FEVl/FVC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48、-0.664,-0.752、-0.781,P值均〈0.01);PIin-910、PIex-910、PIex-910/PIin_910及(Plin-910-PIex_910)/PIin_910指标均与FEV1%、FEV1/FVC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
张利华王云华蒋中标张乐君孙万里张春明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螺旋计算机
平山病的颈椎磁共振检查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HD),也被学者称为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the distal upper extremity,JMADU),1959年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首次报道[1]。该病发病机制未知,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5~30岁,以双上肢远端肢体不对称性萎缩、无力,震颤或伸指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隐匿起病,通常没有病理反射及感觉障碍,多数报道该病具有自限性,5年内趋于稳定,也有关于该病持续进展的报道[2]。日本学者平山惠造等研究指出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能阻止该病发展,提高患者预后,目前该病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3]。MRI 检查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检查技术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相比有明显的优势[4]:无辐射、无创伤,对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可在多层面、多角度清晰的显示脊髓的解剖学形态,有助于颈部脊髓相关疾病诊断,国内外研究证实颈椎中立位和屈曲位 MRI 检查对于平山病诊断均可见特征性影像表现[5]。目前,MRI 检查已经成为公认的诊断平山病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及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磁共振检查技术日益丰富和多样。以下将对国内外平山病 MRI 检查技术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高亚娟孙万里
关键词:平山病颈椎
前瞻性双门控技术实现对心动周期QRS波触发窗的MR信号采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应用心电和外周脉搏双门控触发扫描技术采集QRS波触发窗的MR信号的可行性,初步探索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15名健康志愿者,年龄26~30岁,平均(27.53±1.73)岁,连接心电监测和指脉监测并进行颈动脉M型二维超声检查,分析每位受试者心动周期、指脉脉搏波和颈动脉搏动波的时相偶联关系。根据该偶联关系,交互应用心电和外周脉搏双门控触发,通过调整序列参数和触发延迟时间,应用3.0 T磁共振扫描机对15名健康志愿者的双侧颈动脉分别在心动周期QRS波触发窗和常规心脏舒张期采集信号,采用T1WI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DIR-TSE)扫描。比较各位受试者两个不同采集时相获得的颈动脉壁图像质量。对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上述技术进行门控成像,比较不同采集条件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情况。结果 15名受试者在监测期间心率波动范围为52~71次/min[(62.93±6.14)次/min],每位受试者心动周期、指脉脉搏波和颈动脉搏动波的时相偶联关系较一致,即指脉脉搏P波比心脏R波延迟(61.95±1.01)%R-R间期,颈动脉搏动C波比心脏R波延迟(21.10±0.78)%R-R间期。通过交互应用心电和外周脉搏双门控触发,可以获取心动周期QRS波触发窗的MR信号,且该采集窗获取的图像质量与在常规心脏舒张期获取的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χ2值0.75,P值0.388,Fisher精确概率P值0.669),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SNR)两者无显著差异(t值-1.78,P值0.076)。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大小及形态在不同采集时相并不相同。结论交互应用心电和外周脉搏双门控触发扫描技术,能够实现对常规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窗的MR信号采集。利用该技术,可以开展对颈动脉等搏动脏器的门控成像,获得更丰富的图像信息。
孙万里徐晓娟韩鸿宾李敬府李小刚
关键词:心动周期颈动脉图像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