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楠

作品数:149 被引量:907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气象局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36篇理学
  • 23篇化学工程
  • 13篇天文地球
  • 9篇医药卫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8篇温室
  • 27篇日光温室
  • 27篇光温
  • 23篇色谱
  • 20篇相色谱
  • 14篇番茄
  • 11篇气相
  • 11篇气相色谱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色谱法
  • 9篇气象
  • 9篇温室番茄
  • 7篇低温冷害
  • 7篇农药
  • 7篇胁迫
  • 7篇黄瓜
  • 7篇活性
  • 6篇液相色谱法
  • 6篇玉米
  • 6篇温室黄瓜

机构

  • 87篇中国农业大学
  • 62篇山东省气象局
  • 16篇中国检验检疫...
  • 3篇北京农业大学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北京市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滑铁卢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市气候中...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中国质量认证...

作者

  • 148篇李楠
  • 41篇薛晓萍
  • 35篇张继波
  • 30篇覃兆海
  • 24篇肖玉梅
  • 21篇李鸿怡
  • 17篇傅滨
  • 15篇陈辰
  • 10篇王超
  • 9篇武婷
  • 7篇董智强
  • 6篇刘文剑
  • 6篇付滨
  • 6篇吴燕华
  • 5篇李洁
  • 5篇姜会飞
  • 4篇王明安
  • 4篇董燕红
  • 4篇李洪森
  • 4篇马晓东

传媒

  • 9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有机化学
  • 5篇山东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山东气象
  • 4篇干旱气象
  • 4篇第三届“农药...
  • 3篇日用化学工业
  • 3篇化学试剂
  • 3篇大学化学
  • 3篇农药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农药学学报
  • 3篇生命科学仪器
  • 3篇气象与环境学...
  • 3篇气象与环境科...
  • 3篇海洋气象学报
  • 2篇分析化学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16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的应用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是研究和开发新药的重要途径,生物电子等排原理是对先导化合物进行合理优化的有效策略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了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及其在农药创制、医药创制和湿法冶金上分离试剂的设计等方面中的应用。
刘文剑张鹭肖玉梅付滨李楠覃兆海
关键词:先导化合物农药创制
文献传递
水分临界期持续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光合生理与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试验于2018年夏玉米生长季在临沂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自动控制遮雨棚内水分控制场进行,以郑单958(ZD958)为试材,在水分临界期(拔节-开花期)设计5个水分梯度控制试验,模拟研究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光合生理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临界期持续干旱胁迫下,开花期夏玉米叶片叶绿素a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重均降低,且干旱胁迫越重降低幅度越大,T5处理下上述要素分别较T1处理下降42.6%、75.5%、83.2%、65.1%、27.5%、18.2%和44.9%。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轻度干旱胁迫时最高。持续干旱胁迫下,夏玉米叶、叶鞘获得的养分分配增多,茎、果实、根获得的养分供给减少,植株营养供给与分配的改变不利于夏玉米健壮生长,倒伏风险增加,影响产量形成。此外,持续干旱胁迫下,夏玉米秃尖比、双穗率升高,百粒重、理论产量大幅降低。
张继波张继波邱粲李楠
关键词:光合生理夏玉米
日光温室黄瓜低温冷害预警模型构建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历史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日光温室黄瓜低温冷害发生的气象因子等级指标,计算得到温室内最低气温、温室内地表温度、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4个气象要素的等级指标;统计分析2007年至2012年淄博、莱芜日光温室小气候自动监测站和自动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低温预警模型中的因子,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利用DPS分析因子权重系数,最终建立了日光温室黄瓜低温冷害预警模型。利用临淄、莱芜、利津、平度、章丘五站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预警等级与实际等级完全一致的准确率为63%~77%,相差在1个等级以内的准确率在97%~99%。
李楠薛晓萍张继波李鸿怡
关键词:日光温室黄瓜低温冷害预警模型结构方程模型
山东冬春季双屋面日光温室温湿度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2013年12月—2015年2月章丘双屋面日光温室内小气候观测资料,对冬、春季阳屋面温室内气温、湿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不同天气类型下的日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日光温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冬、春季阳屋面温室内最高气温变化幅度均较大,但均未出现10℃以下的低温,春季易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最低气温较传统日光温室高1℃左右;冬、春季不同天气类型下阳屋面温室内气温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温室内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均为晴天>多云天>阴天,冬季分别出现在13时和7时,而春季日最高气温推迟1小时,日最低气温提前1小时;冬、春季阴天时阳屋面温室内日最大相对湿度均较传统日光温室高10%以上。阳屋面温室蓄热、保温性能更好,对喜温蔬菜作物生长有利,但高湿环境使作物病害风险提高。
张继波李楠薛晓萍李鸿怡徐桂华
关键词:气温
水分关键期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矿质元素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3年
干旱是制约我国粮食产量和品质提升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土壤水分与矿质元素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探究水分关键期冬小麦叶片矿质元素积累、产量和籽粒品质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对科学施肥和干旱灾害防御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冬小麦品种“齐麦2号”为试材,在水分关键期(拔节—扬花期)设计5个梯度的水分控制试验(T1处理为适宜水平,T2、T3、T4处理分别按照基准补水量75.0 mm的80%、50%、25%一次性补水,T5处理不补水),模拟研究水分关键期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叶片氮、磷、钾矿质元素积累和光合色素、光合参数以及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控制期间至复水后,T1处理下冬小麦叶片全氮、全磷、光合色素含量及最大净光合速率(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max))、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AQE)、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均最高,受干旱胁迫影响,T2、T3、T4和T5处理下上述要素均显著降低,且干旱胁迫程度越重降低幅度越大,T5处理叶片全氮、全磷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a+b、类胡萝卜含量及P_(nmax)、AQE、LSP分别较T1处理降低1.68%、0.15%、0.90 mg·g^(-1)、1.05 mg·g^(-1)、0.21 mg·g^(-1)、64.6%、65.8%、31.2%,而叶片全钾含量、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LCP)则随干旱胁迫加剧而升高,T5处理分别较T1处理升高1.20%和84.0%;干旱胁迫还造成冬小麦穗粒数、成穗率、千粒重显著降低,T5处理理论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较T1处理降低56.6%和30.1%,而籽粒淀粉含量较T1处理升高11.6%。
张继波张继波张新刚薛晓萍谭方颖李楠
关键词:冬小麦干旱胁迫矿质元素
单液滴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的丁吡吗啉
丁吡吗啉是一种新型丙烯酰吗啉类杀菌剂。本研究采用单液滴微萃取法对水中微量的丁吡吗啉进行萃取和浓缩,HPLC检测,建立了丁吡吗啉在水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对影响萃取的主要参数进行了选择和优化,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标准曲线在0.0...
王静李楠潘灿平覃兆海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农药残留分析
文献传递
节能型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气象等级预报方法研究
2016年
利用山东省莱芜、临淄、利津2009—2012年12—5月温室内外气象观测数据,通过逐步回归构建不同天气状况、不同月份、不同时间段内的温室内逐小时气温、相对湿度预报模型;基于小气候预报模型和黄瓜霜霉病发病概念模型,对济南冬季试验温室内黄瓜霜霉病进行气象等级预报,结果显示,预报时段内无重度霜霉病害发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李楠薛晓萍李鸿怡
关键词:日光温室霜霉病气象等级
有机化学理论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该文章论述了在有机化学理论课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授式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效果是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强化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认知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化学素质.为学...
李楠覃兆海
关键词:有机化学理论课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被引量:47
2010年
基于山东省1:50000地理数据及2008年统计年鉴资料,对影响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主要综合评价指标,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及防灾减灾能力进行建模计算,最后综合利用这4个指标对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性指数进行计算,并通过GIS平台得到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在鲁南及半岛东部部分地区。
李楠任颖顾伟宗陈艳春
关键词:GIS洪涝风险区划
播期对山东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以浚单20为供试材料,探索不同播期对山东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玉米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35 d,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随播期推迟,玉米穗位高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茎粗则逐渐减少,株高变化趋势不明显;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产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播期每推迟1 d,产量减少0.7%~1.7%,主要是通过影响玉米百粒质量、穗粒数、穗长从而影响最终产量的形成。抽雄期至成熟期平均气温以及全生育期积温和气温日较差等气象因子对产量影响较大。一定范围内抽雄期至成熟期气温越高,越有利于玉米灌浆,结果产量越高;全生育期积温越多、气温日较差越大,玉米产量越高。
陈辰李楠薛晓萍李鸿怡李曼华张继波董智强李文科
关键词:夏玉米播期生长发育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