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蛟

作品数:28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7篇螺钉
  • 11篇枢椎
  • 10篇椎弓
  • 10篇椎弓根
  • 10篇后路
  • 10篇骨折
  • 9篇置钉
  • 9篇椎弓根螺钉
  • 9篇寰枢
  • 9篇寰枢椎
  • 7篇3D打印
  • 6篇颈椎
  • 5篇生物力学
  • 5篇椎间盘
  • 5篇寰枢椎后路
  • 5篇寰椎
  • 4篇置钉技术
  • 4篇前路
  • 4篇疗效
  • 4篇解剖学

机构

  • 21篇宁波市第六医...
  • 7篇宁波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8篇董伟鑫
  • 28篇孙肖阳
  • 28篇胡勇
  • 28篇袁振山
  • 28篇张蛟
  • 13篇赖欧杰
  • 3篇谢辉
  • 2篇徐荣明
  • 2篇何亚芳
  • 2篇邬春晖
  • 1篇马维虎
  • 1篇赵红勇
  • 1篇林荣
  • 1篇王成焘
  • 1篇顾勇杰
  • 1篇袁建兵
  • 1篇许建忠
  • 1篇陈绪国

传媒

  • 8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2015年浙...
  • 3篇2016年浙...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治疗不稳定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与联合前路双节段融合重建治疗不稳定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不稳定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11例;年龄19~55岁,平均35.1岁。单节段爆裂骨折50例,单节段爆裂骨折合并其他节段的压缩骨折12例。爆裂骨折椎节段:T11 8例,T12 20例,L1 24例,L2 6例,L3 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0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B组(32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双节段融合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神经功能评价(Frankel分级标准),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变化、伤椎前缘高度。观察内固定松动断裂、钛网倾斜沉降、植骨融合等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8~24个月,平均20.8个月。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8.2±15.6)min、(598.3±55.3)ml,B组为(260.1±17.4)min、(662.2±58.5)ml(P〈0.05)。术后两组Cobb角恢复值、伤椎高度恢复率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值、伤椎高度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VAS为(2.5±0.8)分,低于B组的(3.2±1.1)分(P〈0.05);A组ODI为(20.3±5.8)分,低于B组的(28.2±5.1)分(P〈0.05)。与术前比较,Frankel分级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A组1例钛网内的骨质与植骨界面未实现骨性融合,未出现明显的钛网沉降、倾斜等情况;B组3例钛网内的骨质与植骨界面未实现骨性融合,8例出现钛网倾斜、沉降等情况(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
胡勇孙肖阳赖欧杰袁振山董伟鑫张蛟朱秉科陈绪国许建忠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内固定术
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目的评估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术前获取22例患者颈椎CT原始数据,并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和逆向工程软件设计个性化安全钉道。分别根据寰枢椎后方骨性结构表面数...
胡勇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张蛟朱秉科
关键词:3D打印椎弓根螺钉寰枢椎个性化
文献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偏差因素分析
目的验证临床上应用数字化导向模板辅助下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组合C2椎板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偏差因素分析。方法自2010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28例可复性寰枢椎不稳症患者,且枢椎单侧椎弓根细小(直径小于4.5...
胡勇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张蛟朱秉科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椎板螺钉寰枢椎
文献传递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单纯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9月-2015年5月应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10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3~75岁,平均52.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僵硬和颈部活动受限,均无神经损伤表现。术前均行颅骨牵引稳定骨折块。获取颈椎CT数据经三维重建后进行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构建与寰椎后表面解剖结构三维互补的基板,组合形成导向模板。将术前规划钉道和术后螺钉进行配对拟合进行螺钉的准确性分析,通过观察螺钉在CT横断面和矢状面的位置来评估螺钉的安全性。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3个月颈部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观察临床疗效、骨折复位及稳定性、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共置入螺钉20枚,寰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和实际钉道的进针点、钉道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60~90ra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110~300ml,平均160m1。无脊髓损伤、硬膜破裂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颈部VAS为7.3(6.3~9.5)分和1.4(0.3~2.5)分(P〈0.05),术后3个月枕颈部疼痛缓解。颈部活动范围基本接近伤前水平;术后6个月复查骨折断端达到骨性融合。随访期间颈椎序列良好,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寰枕、寰枢关节失稳。结论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单纯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能显著提高置钉准确性,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并且能保留枕-寰-枢关节的生理活动功能。
胡勇董伟鑫徐荣明张蛟袁振山赖欧杰孙肖阳朱秉科
关键词:寰椎快速成型技术
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目的:评估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术前获取22例患者颈椎CT原始数据,并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和逆向工程软件设计个性化安全钉道。分别根据寰枢椎后方骨性结构表...
胡勇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张蛟朱秉科
关键词:3D打印椎弓根螺钉寰枢椎个性化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评价自行设计的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在治疗Ⅰ型Hangman骨折伴Ⅱ型齿状突骨折联合C2~C3椎间盘损伤时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选取8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包括C1~C3颈椎节段),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依次测试以下各组C1~C2及C2~C3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值及中性区值:完整标本状态(A组);失稳状态:Hangman Ⅰ型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C2~C3椎间盘切除(B组);颈椎前路钢板+齿状突螺钉+ cage固定组(C组);齿状突螺钉钢板固定组(D组);后路C2~C3椎弓根侧块螺钉+齿状突螺钉固定组(E组)和后路C1~C3椎弓根侧块螺钉固定组(F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C1~C2节段,D组和F组的ROMC1~c2值在各个方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2~C3节段,D组与C组相比,ROMC2~c3值在各个方向上均较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F组相比,ROMC2~C3值在前屈、后伸方向上较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在治疗Hangman Ⅰ型骨折伴Ⅱ型齿状突骨折联合C2~ C3椎间盘损伤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可以作为治疗此类合并伤的一种补充方法.
胡勇董伟鑫孙肖阳袁振山张蛟谢辉邬春晖
关键词:齿状突钢板生物力学
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的定量解剖学研究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对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进行解剖学研究,验证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是否具有可行性。方法:对40具干性寰椎标本进行加密薄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通过Mimics软件对相关解剖学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寰椎侧块有效宽度、寰...
胡勇董伟鑫袁振山孙肖阳张蛟
关键词:寰椎侧块前路解剖学螺钉
文献传递
上颈椎结构损伤对C-C2和C2-C3节段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测试Ⅱ型齿状突骨折,Ⅰ型Hangman骨折及C2-3椎间盘损伤对C1-C2节段和C2-C3节段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新鲜成人完整C1-C3标本10具,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依次按照:①对照组(正常状态);②...
胡勇董伟鑫袁振山孙肖阳张蛟
关键词:HANGMAN骨折齿状突骨折椎间盘损伤
上颈椎结构损伤对C1~C2和C2~C3节段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测试Ⅱ型齿状突骨折、I型Hangman骨折及C2~3椎间盘损伤对C1~C2节段和C2~C3节段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新鲜成人完整C1~C3标本10具,男5具,女5具;年龄25—45岁,平均35.7岁。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依次按照对照组(正常状态)、I型Hangman骨折组、Ⅱ型齿状突骨折组、I型Hangma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组、I型Hangma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C2~3椎间盘损伤组顺序测试C1~C2及C2~C3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及中性区(NZ),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型Hangman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ROMC1-C2在各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ROMC2-C3的左/右侧屈两个方向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Ⅱ型齿状突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ROMC2-C3在各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ROMC1-C2的左/右旋转两个方向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I型Hangma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组和对照组比较,ROMC1-C2值只在左/右旋转方向上以及ROMC2-C3值只在后伸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型Hangma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C:~。椎间盘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ROM。,~。值在侧屈和前屈后伸方向上以及ROM。。值在各方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型Hangman骨折丧失了C2~C3节段在左/右旋转和前屈后伸方向的稳定性,Ⅱ型齿状突骨折丧失了C1-C2节段在左/右侧屈和前屈后伸方向上的稳定性;I型Hangman骨折伴Ⅱ型齿状突骨折联合C2-3,椎间盘损伤丧失了除寰枢关节旋转功能外C1-C3节段所有方向的稳定性。本研究可为相关内固定技术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胡勇董伟鑫袁振山孙肖阳张蛟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生物力学
不同内倾角置入寰椎后路侧块螺钉的安全性比较
2015年
目的:将寰椎后路侧块螺钉上倾角固定在15°的情况下,比较不同内倾角度置钉相对应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和进钉深度,以确定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在横断面上的最佳内倾角度。方法:募集颈椎结构正常的健康成年国人64名,男32名,女32名;年龄32.7±7.8岁(18~60岁),进行颈椎CT平扫,通过Mimics软件对志愿者的颈椎CT数据进行测量,在寰椎后路侧块螺钉上倾角为15°的情况下,分别测量内倾角度为0°、5°、10°、15°、20°、25°、30°和理想内倾角(β角)时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和寰椎后路侧块螺钉的进钉深度;测量正中矢状面与寰椎后弓最后缘的交点与进钉点之间的距离和进钉点处的后弓下缘侧块高度;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寰椎后路侧块螺钉的β角男性为20.01°±2.97°,女性为21.89°±3.14°。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倾角度为0°、5°、10°、15°、20°、25°、30°和β角时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男性分别为8.95±1.18、9.51±1.14、10.00±1.17、10.42±1.20、10.39±1.29、9.41±1.25、8.04±1.21、11.02±0.96mm,女性分别为7.64±1.01、8.31±1.11、8.88±1.10、9.32±1.11、9.51±1.09、8.90±1.02、7.62±1.07、9.97±0.98mm;进钉深度男性分别为19.03±1.34、19.60±1.39、20.28±1.47、21.20±1.48、22.11±1.54、23.06±1.63、24.19±1.97、22.37±1.52mm,女性分别为17.47±1.68、17.90±1.64、18.50±1.79、19.31±1.93、20.47±2.03、21.67±2.18、22.89±2.38、21.26±1.99mm。相较于其他内倾角,β角对应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倾角为β时,寰椎后路侧块螺钉进钉点距离正中矢状面与寰椎后弓最后缘的交点距离男性为28.35±1.75mm,女性为26.70±1.60mm;进钉点处的后弓下缘侧块高度男性为4.38±0.85mm,女性为4.13±0.80mm。结论:寰椎后路侧块螺钉上倾15°时,以所对应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最大的内倾角β角进钉,理论上损伤椎动脉
胡勇董伟鑫孙肖阳袁振山张蛟
关键词:寰椎解剖学侧块螺钉MIMICS软件后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