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静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传热
  • 2篇两相流
  • 2篇流动特性
  • 2篇截面
  • 2篇变截面
  • 1篇电路
  • 1篇对流传热
  • 1篇压差波动
  • 1篇压降特性
  • 1篇针肋
  • 1篇三维集成电路
  • 1篇散热
  • 1篇散热器
  • 1篇气液两相流
  • 1篇强化换热
  • 1篇热沉
  • 1篇热阻
  • 1篇微通道
  • 1篇微通道热沉
  • 1篇微针肋

机构

  • 6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夏国栋
  • 6篇蒋静
  • 6篇李云飞
  • 4篇翟玉玲
  • 2篇杨光
  • 2篇刘献飞
  • 2篇马丹丹
  • 1篇韩磊

传媒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第八届全国流...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层间叉排微针肋液体冷却3D-IC流动及换热特性被引量:1
2016年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散热面积为1cm^2带有层间微散热结构双面均热发热3D-IC内部流体层流流动与换热,对体积流量在36~290mL/min范围内,通道高度为200μm,通道间距为200μm的带有矩形微通道和叉排微针肋液体冷却3D-IC(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ion circuit)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带有层间叉排微针肋液体冷却3D-IC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在热流密度为1.25MW/m^2,体积流量为290mL/min时,其发热面平均温度、最大温度只有318.31,323.16K,分别最大减小了12.31,20.14K,此时的功率为250W、体积热源为8.3kW/cm^3.
马丹丹夏国栋翟玉玲李云飞蒋静
关键词:三维集成电路强化换热微针肋
微通道热沉对流传热理论模型及实验被引量:2
2015年
用理论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微通道热沉流动与传热特性.首先,总结并提出了微通道热沉对流传热的理论模型;然后,实验测量并计算了微通道热沉的压降及努塞尔数,其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平均误差在10%左右;最后,分析了不同雷诺数及通道宽高比时的导热热阻、对流热阻及电容热阻占总热阻份额的大小.结果表明:对流热阻是影响微通道热沉传热性能的重要因素,当雷诺数为985,通道宽高比为1时,对流热阻占总热阻90%左右;而在雷诺数较小时,导热热阻占总热阻的份额小于10%,可以忽略不计;电容热阻占总热阻的份额随着雷诺数及通道宽高比的增大而降低.
翟玉玲夏国栋蒋静李云飞
关键词:微通道流动特性热阻
螺杆螺旋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以水和空气为工质对螺杆螺旋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可视化的方法对螺杆螺旋通道内流型结构进行观察,观察到通道内不同转角位置处的气液两相流型及其特征。根据实验观测结果,绘制了三个转角位置的流型图,并对各流型特征和流型之间的转换界限进行分析,给出了泡状流向间歇流转变、环状流向间歇流转变的准则关系式。
杨光夏国栋刘献飞李云飞蒋静
关键词:两相流流型
变截面微通道散热器流动和传热特性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解决电子芯片散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去离子水流经微通道散热器时的流动和传热特性.微通道散热器由无氧铜层叠焊接而成,散热器内微通道当量直径为0.23 mm,去离子水流经散热器时平均雷诺数为252~1 060,加热面热流密度为2×106W/m2.结果表明:不同雷诺数时,三角凹穴周期性变截面微通道散热器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矩形等截面直通道散热器;前者加热面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均比后者低2~3℃,且两者压降相差不大;随着去离子水流量的增加,散热器加热面平均温度降低,但当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加热面温度变化不明显,说明不能单靠增大泵功来强化传热.
夏国栋李云飞翟玉玲蒋静马丹丹
关键词:流动特性传热特性变截面
非规则变截面螺旋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压差波动和压降特性研究
实验螺旋通道取自于单螺杆膨胀机转子,其截面为不规则的变截面,是一种进出口截面积小、中间段截面积大的三维螺旋通道。单螺杆膨胀机转子采用有机玻璃材质加工,其直径为117mm、长为96mm。实验以水和空气为介质,在对该转子非规...
夏国栋杨光刘献飞李云飞蒋静
关键词:两相流压差波动压降特性
文献传递
进出口方式和槽道形状对微散热器内流量分配与传热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为得到散热效果比较好的等截面矩形微散热器,设计了不同的进出口布置方式和不同的进出口槽道形状,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微散热器内流量分配和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布置方式对微散热器内通道流量分配有很大影响:进出口槽道形状为矩形的微散热器流体流动分布较好;三角形槽道微散热器流体流动分布相对较差,其流动机理可归结为分流与摩擦阻力的相互作用;I型矩形槽道微散热器无论是传热性能还是流阻特性均优于C型及Z型微散热器,具有优越的强化传热特性,能满足高热流密度的微电子器件的冷却需求.
夏国栋蒋静翟玉玲李云飞韩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