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强
-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减少EGR冷却器积碳的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EGR冷却器积碳的装置,设置在发动机的排气道和进气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氧化催化单元、颗粒捕集单元、EGR阀、EGR冷却单元和进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与排气道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三通阀与氧化催化...
- 楼狄明徐宁林浩强胡志远谭丕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汽车尾气排放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尾气排放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测量端和控制端,所述测量端包括与排气管道连接的测量仪,所述控制端包括装载有尾气数据收集分析软件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与测量仪通过USB转RS232接口转换...
- 楼狄明徐宁林浩强谭丕强胡志远
- 文献传递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冷起动的预热系统和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冷起动的预热系统和方法,其系统包括驱动电机水循环装置、ISG电机水循环装置、发动机水循环装置、发动机油底壳水循环装置和散热器,所述的驱动电机水循环装置、ISG电机水循环装置和发动机水循环装置的进...
- 楼狄明徐宁林浩强胡志远谭丕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减少EGR冷却器积碳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少EGR冷却器积碳的装置,设置在发动机的排气道和进气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氧化催化单元、颗粒捕集单元、EGR阀、EGR冷却单元和进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与排气道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三通阀与氧化...
- 楼狄明林浩强徐宁胡志远谭丕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冷起动的预热系统和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冷起动的预热系统和方法,其系统包括驱动电机水循环装置、ISG电机水循环装置、发动机水循环装置、发动机油底壳水循环装置和散热器,所述的驱动电机水循环装置、ISG电机水循环装置和发动机水循环装置的进...
- 楼狄明徐宁林浩强胡志远谭丕强
- 文献传递
- DOC+POC对重型柴油机性能及常规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以某电控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为试验样机,在外特性以及最大转矩转速和额定转速两个不同转速的负荷特性下,对比研究了重型柴油机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耦合颗粒氧化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后处理装置前后的动力经济性和常规气态物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加装DOC+POC装置后,排气温度基本在后处理装置的工作温度范围里,随着转速增大,排气背压迅速增大;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化不大,扭矩降幅在2%以内,燃油消耗率上升幅度也在2%左右;而CO和THC体积排放量有大幅下降,NOx也有小幅下降,分别平均下降98%、94%和3%,CO2排放有小幅的增加,平均增幅为4.3%。
- 楼狄明林浩强谭丕强胡志远方俭
- 关键词: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排放特性
- 一种加快增程式电动汽车尾气催化器起燃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快增程式电动汽车尾气催化器起燃的装置,包括排气管和连接在排气管内部的催化器,还包括发热部件、排气节气门、控制总成和电源,发热部件和排气节气门依次安装在排气管内沿尾气气流方向的催化器的上游和下游,并分别...
- 楼狄明林浩强徐宁胡志远谭丕强
- 一种用于台架试验的发动机排气背压模拟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台架试验的发动机排气背压模拟装置,包括排气管(1)、挡板(2)、摇杆(3)、轴承机构和摇杆驱动机构,所述挡板(2)设在排气管(1)内,所述轴承机构焊接在排气管(1)外壁上,所述摇杆(3)穿过轴承机构...
- 楼狄明林浩强徐宁胡志远谭丕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增程式电动公交车动力总成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公交车动力总成结构,包括发动机组件、电机(3)、前离合器(11)、后离合器(4)、变速器(5)、减速器差速器(6)、功率变换器(7)、充电机(8)和储能组件,所述发动机组件、后离合器(4)、电...
- 楼狄明林浩强徐宁胡志远谭丕强
- 氧化催化转化器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5年
- 以某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为样机,研究氧化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对柴油机颗粒排放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工况下,DOC后测点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对于前测点均有所下降,降幅随转速升高而减小,随着负荷的增大变化不大;外特性下,DOC对总颗粒、核态颗粒和聚集态颗粒的转化率均随着转速增加而波动下降,其平均转化率分别为21.5%,26.2%和15.4%;最大转矩转速1 400r·min^-1负荷特性下,DOC对总颗粒、核态颗粒、聚集态颗粒的转化率均随着负荷的增大先下降再上升,其平均转化率为34.6%,38.8%和27.3%;DOC对核态颗粒物的转化率高于聚集态颗粒物,在粒径为9-12nm的范围内转化率达到最高,其他粒径范围内转化率大多介于20%-40%之间.
- 楼狄明林浩强谭丕强胡志远
- 关键词:氧化催化转化器颗粒物粒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