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园园

作品数:4 被引量:13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学业
  • 2篇学业表现
  • 1篇动机
  • 1篇信念
  • 1篇学习动机
  • 1篇学习信念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可视化
  • 1篇视频
  • 1篇数学
  • 1篇数学学习
  • 1篇碎片化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效能
  • 1篇自我效能感
  • 1篇效能感
  • 1篇面向知识
  • 1篇可视化
  • 1篇可视化方法
  • 1篇可视化工具

机构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冯园园
  • 2篇顾小清
  • 1篇权国龙

传媒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远程教育杂志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初中数学学习中动机信念与学业表现关系的研究
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学习,从学习信念动机的角度,通过编制数学学习信念动机量表,对上海某初中的在校学生在自我效能感、掌握期望度、表现期望三个因素进行测量,随后将测量值结合作业、考试、在线学习三种学习表现进行探究,通过数据分析来...
郑隆威冯园园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动机学习信念学业表现
微视频环境下学生成就目标、自我效能与技术接受度、学业表现关系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普及,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的扩大,借助信息化进行教学和学习正在逐渐向普遍化、常态化发展。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加...
冯园园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学业表现
文献传递
面向知识的可视化技术分析与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可视化技术以其直观、易接入的特性,得以在虚拟和数字世界的应用研究中逐渐兴盛。在技术介入的教与学的研究中,面向知识的可视化技术值得进一步观察,包括对可视化的视角、方法、工具及其应用的整理、分析,以便能够深化其设计与应用。目前对其研究主要有传播、视觉文化和信息论三个视角,可视化方法主要有:用图形图像还原知识本源、用概念和命题反映关系、用统计分析揭示规律和用仿真模拟反映事物本质与过程四种,表现出侧重表达呈现、分析呈现和模拟呈现的功能特点,可视化元素周期表、Cmap Tool和Insightmaker三种工具是这三种功能特点的典型代表。图形图像形态、概念合语义网络形式和可视模拟方式是三大可视化设计与应用系列。可视化技术的功能形态,大体上有"拟象"和"解析"两种。认知取向的可视化知识设计与实际应用,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可以从作为认知结果的知识、作为知识源泉的情境和作为认知生成的动态交互三个方面加强。
权国龙冯园园冯仰存顾小清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可视化方法可视化工具
超越碎片化学习:语义图示与深度学习被引量:124
2015年
泛在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与之伴随地是信息消费中的碎片化、多任务和浅层读图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该文依托于"语义图示"所开展的研究,提出一个有助于提高学习深度的方案——语义图示工具模型。作为一种帮助学习者达到深层学习的工具,语义图示工具的设计超越碎片化的知识获取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学习支持。该文首先追溯机器学习和教育领域中深度学习的发展;接着在语义图示工具的设计中,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专家系统作为后台支持,以实现可视化语义建模、语义推荐以及动态模拟的核心功能,这些功能旨在通过语义图示帮助学习者做出决策、解决问题,以超越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最后,该文以案例的方式呈现语义图示工具中的几个核心功能,以示例如何通过可视化的语义图示超越碎片化的语义获取。
顾小清冯园园胡思畅
关键词:碎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