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巍

作品数:1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艺术
  • 5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学

主题

  • 8篇评弹
  • 7篇苏州评弹
  • 3篇社会
  • 3篇晚清
  • 3篇晚清以来
  • 2篇性别
  • 2篇社会变迁
  • 2篇书场
  • 2篇文化
  • 2篇消费文化
  • 2篇民国
  • 1篇电台
  • 1篇董邦达
  • 1篇新文化史
  • 1篇性别文化
  • 1篇艺人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生涯
  • 1篇再发现
  • 1篇职业生涯

机构

  • 12篇常熟理工学院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周巍
  • 1篇孙逊

传媒

  • 4篇苏州教育学院...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曲艺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史林
  • 1篇泰山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州评弹艺人的职业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年
苏州评弹艺人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书目创作与演出、诚信敬业职业精神的坚守、和谐友善人际关系的维系,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走向现实的可能性和可操作路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于包括苏州评弹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正是今时今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行为层面的有效践行。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践行得越好,越有利于社会和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周巍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晚清以来“女弹词”职业生涯的呈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晚清以来,女弹词经历了书寓女弹词、职业女弹词的前后更迭,身份也由高级妓女转变为职业女性,是江南社会历史变迁的产物和反映。拜师学艺预示着职业生涯的开始,只是书寓女弹词的师承限于同性之间,而职业女弹词逐渐打破了性别隔离。缘于两者身份特征的差异,书寓女弹词和职业女弹词的演艺生活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女弹词只是江南女性的一种身份标识,并非终身的。她们回归家庭、承担起女性传统的性别角色,预示着职业生涯的结束,也反映了晚清以来时人对女性性别角色期待的延续性。
周巍
关键词:职业生涯性别
消费文化视野下的江南女性群体研究——以近世以来的女弹词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江南社会变迁下出现的女弹词,在与不同时代语境下各有差异的听众群体交往中建构起了颇具时代特征的消费文化。明末清初,盲女弹词与闺秀没有冲破"男外女内"的性别空间,在传统性别体系下开创了合理合法的女性文化。晚清时期,书寓女弹词与传统文人建构起上海都市文化中的"末世风雅",是传统士大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续。民国时期的职业女弹词经由书场、电台和报刊等媒介,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重要谈资。通过消费文化理论对其进行研究,既可以看到消费文化在社会变迁下的演变轨迹,又能看到性别关系在其中的运作和转换。
周巍
关键词:消费文化社会变迁
略论周良对苏州评弹史料的整理与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周良先生在继承陈云同志评弹观的前提下,其研究涵盖艺术论、传承与保护、评弹的危机以及应对政策等方面,其中对评弹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尤显功力。这些资料如《苏州评弹旧闻钞》《评弹艺术》《书坛口述历史》等的整理与出版,对苏州评弹研究具有基础性作用。
周巍
关键词:苏州评弹史料
贾雨村人物形象原型考论被引量:1
2012年
《红楼梦》小说中的重要线索人物贾雨村的创作原型是曹雪芹的友人董邦达。贾雨村与董邦达同样出身于穷困落魄的读书人家,早年又都有慷慨任气的性情,而科考之路又都历尽坎坷,却终能金榜题名。更何况他二人福泽深厚,相貌极佳,在身处困境时,均有贵人相助,且又都在恩人家中遇到风尘知己,并演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婚恋佳话。而分析贾雨村与其人物原型董邦达的相关性,又有助于探究小说中重要人物贾宝玉、甄宝玉及贾雨村的真正结局。
周巍孙逊
关键词:董邦达
“文学作品”的利用与新文化史研究——以民国时期报刊文学中的“苏州评弹”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文学作品往往都是作者根据时代风气和读者的需要来进行创作的产物,运用得当,可以充当我们研究历史的宝贵材料。民国时期报刊文学中的"苏州评弹"主题,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别叙事"的传统,又成功跨越了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之间的鸿沟,均体现了小说作者对于当时"苏州评弹"的想象和认知。借助新文化史的相关理论,可以展现更多民国时期苏州评弹的侧面以及探询所隶属的文化脉络。
周巍
关键词:新文化史苏州评弹文学作品
空间的体验:晚清以来苏州评弹听客的日常生活与感官文化
2017年
受到"空间转向"研究范式的启发,不难发现听客在评弹书场空间里的日常生活并非局限于简单的听书,而是收获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方位的空间感官体验。不过,同一书场空间里的听客的感官体验未必完全相同,受到社会地位、社会阶层、性别等因素以及艺术欣赏能力高低的影响。这些感官体验又被听客在日常听书活动中进一步符号化,参与建构了苏州评弹书场空间中特有的感官文化。
周巍吴琛瑜
关键词:苏州评弹
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苏州评弹与童年经验被引量:2
2016年
书场中的儿童包括艺人和听众,他们的童年生活均为成年以后的追忆。老艺人的追忆明显带有苦涩意味,既有生活层面的,又有配合政治运动的精神与心理诉求。小听众的回忆中多为娱乐、消闲,起先好吃好玩是主题,而后评弹的内容成为吸引他们的所在,是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同时段成人眼中的"孩子"形象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两者之间的交往模式错综复杂,与阶层、性别、角色等要素关系密切。
周巍吴琛瑜
关键词:苏州评弹童年经验
社群角色的多样书写:民国以来苏州评弹书场生活经验的文学再现
2017年
作为苏州评弹的主要演出场所,书场内云集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性别的群体。这些群体的书场生活经文学创作和再现后,体现出"真实"与"虚构"并存的特点。虚构的男女说书形象,既可以是战争叙事下的时代隐喻,又可以是围绕身体书写的欲望体现。真实的书场生活帮助江南地区的儿童完成了初始社会化的过程,又让我们听到了社会底层群体的声音。
周巍
关键词:苏州评弹
“音波江南”:20世纪20—40年代苏州评弹与广播电台关系研究
2016年
20世纪20—40年代,苏州评弹既借助电台成为江南娱乐市场上首屈一指的曲艺形式,又因适应电台而实现了一定的艺术转变。另外,不同的政治力量也注意到了"媒介即信息"的重要性,试图通过电台中的评弹节目对个人和社会施加影响,从而建构了颇具评弹和电台结合特色的"媒介政治"。
周巍
关键词:苏州评弹广播电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