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宗梅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牙槽
  • 1篇牙槽嵴裂
  • 1篇人骨形态发生...
  • 1篇重组人骨形态...
  • 1篇重组人骨形态...
  • 1篇自体
  • 1篇自体骨
  • 1篇自体骨髓
  • 1篇自体骨髓间充...
  • 1篇自体骨髓间充...
  • 1篇颌骨
  • 1篇颌骨放射性骨...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移植
  • 1篇下颌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郑宗梅
  • 1篇王学玖
  • 1篇胥毅
  • 1篇穆玥
  • 1篇张春梅
  • 1篇苗聪聪
  • 1篇陈仁吉
  • 1篇周清
  • 1篇张凯宇
  • 1篇胡颖
  • 1篇郭思远
  • 1篇郑佳文

传媒

  • 2篇北京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牙槽嵴裂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建立牙槽嵴裂实验动物模型,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髂骨松质骨在修复牙槽嵴裂中成骨效能的差异。方法选择7只小型猪,以人工造裂的方式建立牙槽嵴裂,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髂骨组及空白组,分别采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含载体)、自体髂骨松质骨、载体修复牙槽嵴裂,然后比较不同修复材料组织相容性的差异,以及不同修复材料成骨效能的差异。结果人工造裂术后3个月牙槽嵴骨缺损自行修复不明显。所有实验动物牙槽嵴裂修复术后伤口均为甲级愈合。牙槽嵴裂修复术后3个月实验组成骨效能明显优于髂骨组(P<0.001)。结论成功建立牙槽嵴裂实验动物模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牙槽突裂的成骨效能大于自体松质骨,且较自体松质骨表现出更为持续的骨诱导能力。
胥毅陈仁吉郑佳文郭思远穆玥郑宗梅苗聪聪田振玔
关键词:牙槽嵴裂动物模型骨形态发生蛋白-2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型猪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静脉输注移植是否对小型猪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有预防作用。方法照射前1个月分离培养扩增BMMSCs,在照射后不同时点实验组进行自体BMMSCs静脉输注移植,对照组静脉输注同体积不含细胞的细胞培养液。照射2个月后拔除左侧下颌第一恒磨牙,通过肉眼、CT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小型猪动物模型下颌骨是否发生ORN。结果照射2个月拔牙创伤后,两组动物均出现了组织水肿、皮肤溃烂、骨质破坏等。5个月后实验组动物皮肤愈合,随后CT显示破坏骨质修复,组织病理学显示为接近正常的骨组织,而对照组动物下颌骨仍呈典型ORN表现。结论自体BMMSCs移植对下颌骨ORN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预防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周清郑宗梅胡颖王学玖张凯宇张春梅
关键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小型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