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英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急救
  • 3篇急诊
  • 2篇胸痛
  • 2篇护理体会
  • 2篇护理效果
  • 2篇管理体会
  • 2篇PSVT
  • 1篇电复律
  • 1篇电复律治疗
  • 1篇心动过速
  • 1篇胸痛患者
  • 1篇胸痛中心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不...
  • 1篇真菌
  • 1篇真菌分布
  • 1篇真菌感染
  • 1篇阵发

机构

  • 8篇青海红十字医...

作者

  • 8篇李建英
  • 5篇袁晓敏
  • 4篇潘丽杰
  • 3篇王俊林
  • 2篇净卫娟
  • 2篇李忠
  • 1篇董颖
  • 1篇沈密
  • 1篇张晓丽
  • 1篇张得菊
  • 1篇陈晓荣
  • 1篇李旭凌

传媒

  • 6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区域协同救治在高原胸痛中心急性STEMI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在高原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根据是否纳入胸痛中心(CPC)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将胸痛中心成立前(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急诊行PCI术170例患者为对照组;胸痛中心成立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急诊行PCI术227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即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FMC-to-B及D-to-B时间达标率、首次医疗接触(FMC)至获得患者心电图(FMC-to-ECG)时间、首次微信传输心电图时间、床旁心梗三项时间、FMC至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FMC-to-anti platelet)时间、一键启动导管室时间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to-B时间较对照组显著下降,D-to-B时间<90min达标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微信传输心电图时间、床旁心梗三项时间、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间、一键启动导管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在高原的建立,有效缩短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进一步推动急救关口前移,提高了急性STEMI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袁晓敏沈密王俊林潘丽杰李忠李建英英祯马映玲
关键词:急性STEMI护理效果
急诊ICU医院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分析医院急诊ICU呼吸道真菌分布及院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急诊ICU治疗的IPFI患者100例为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急诊ICU内无真菌感染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年龄、使用抗菌药物、性别、侵入性操作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及使用种类>2种、糖尿病、恶性肿瘤、应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及气管切开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及种类>2种、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和恶性肿瘤为IPFI的独立影响因素;100例IPFI患者共检出真菌116株,其中白假丝酵母97株,占83.62%。结论白假丝酵母为IPFI患者主要致病菌,应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2周及种类>2种、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和恶性肿瘤为其相关因素,临床应针对相关因素制定有效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张得菊韩晓萍李建英董颖雷占晶
关键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真菌分布耐药性
紧急同步电复律治疗在PSVT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中的急救护理体会
2023年
目的:分析紧急同步电复律治疗在急诊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r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3月急诊科就诊PSVT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共12例,均给予紧急同步电复律治疗。在转复后即刻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律前后心电监护波形,十二导心电图结果、心率以及血压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在12例患者中,一次性同步电复律成功5例,二次以上同步电复律7例,心脏复律成功率100%;患者发生皮肤烧伤1例,低血压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紧急同步电复律治疗PSVT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但在治疗过程中需精确控制电复律能量,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维持患者内环境稳定,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袁晓敏潘丽杰李建英英祯胡艾玲
关键词:急救护理
西宁市1·13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紧急救援的组织管理体会
2021年
目的:探讨西宁市1·13突发事件中群体伤员应急救援与组织管理,优化院前院内流程,提高急救水平。方法:根据伤员病情分为2级、3级、4级,分别进入相应急救或救治流程,将医护人员分为预检分诊组、医疗急救组、紧急救援护理组、伤员信息核实组及后勤保障组,为伤员实施有效救治。结果:17名伤员全部接受到有效救治,对救治流程实施结果满意。结论:医院应急管理者要有周密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机动灵活的现场应变能力,充分发挥与各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应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流程和方式开展急救工作,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袁晓敏陈晓荣潘丽杰净卫娟李忠王俊林李旭凌李建英马映玲
关键词:突发事件群体伤员紧急救援
JCI标准下急救医疗设备的护理管理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基于JCI标准要求,规范仪器管理,确保医疗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保证设备的高完好率及提高使用率。方法:强化JCI标准持续改进,将设备安全理念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通过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强化仪器的交接及维护保养,提高了设备使用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论:JCI标准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急救设备的管理,补充了现存仪器在管理上的漏洞。
李建英
关键词:JCI标准护理体会
修订版Valsalva动作在PS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探讨修订版Valsalva动作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4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应用标准版Valsalva动作和/或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修订版Valsalva动作和/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复律成功率和药物干预率、平均操作次数、复律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一次复律成功率为17.14%,低于观察组的43.59%(P<0.05),两组患者二次以上复律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干预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操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复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后均未进行治疗并能自行缓解,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订版Valsalva动作能有效提高PSVT患者复律成功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建英袁晓敏胡艾玲英祯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效果
PDCA 循环模式用于急诊胸痛患者分诊效果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急诊科接诊的胸痛患者2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分诊,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分诊,对比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及候诊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整体高于对照组,候诊时间整体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分诊方式,PDCA循环模式用于急诊胸痛患者的分诊,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分诊准确率。
李建英
关键词:PDCA循环模式急诊胸痛分诊
翻转课堂模式对急诊科轮转护士急救能力培训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对急诊轮转护士急救能力的培训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轮转护士10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53名和观察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急救能力培训,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急救能力培训,轮转结束前进行理论与操作技能的考核,并以网络问卷星形式开展对轮转护士急救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综合考核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对翻转课堂的认可度高。结论:翻转课堂模式在提高急诊科轮转护士主动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和急救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模式不仅可提高轮转护士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轮转护士的学习及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团队协作、急救处理等综合能力,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袁晓敏潘丽杰王俊林净卫娟张晓丽李建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