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2篇隐匿
  • 2篇侵袭性
  • 2篇侵袭性肿瘤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植骨
  • 1篇植骨融合
  • 1篇植骨融合术
  • 1篇植骨融合术治...
  • 1篇融合术
  • 1篇融合术治疗
  • 1篇入路
  • 1篇上颈椎
  • 1篇手术切除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齐鲁...
  • 4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吴玉仙
  • 4篇杨强
  • 4篇李建民
  • 2篇李振峰
  • 2篇纪玉清
  • 2篇王光辉
  • 2篇程坤
  • 1篇杨志平
  • 1篇姜慧峰
  • 1篇孟祥水
  • 1篇李秋尧
  • 1篇郑燕平
  • 1篇赛佳明
  • 1篇焦峰
  • 1篇张强
  • 1篇黄勇
  • 1篇王光辉
  • 1篇陈东亮
  • 1篇刘德恒

传媒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减压B-Twin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01—2010-05收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均为单节段病变,L1、24例,L2、38例,L3、420例。均行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3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36个月,平均26.7个月。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5±1.2)分,末次随访平均为(0.5±0.4)分;ODI术前平均(79±4)%,末次随访为(15±4)%,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隙高度术前平均为(8.95±1.4)mm,术后12个月平均为(12.2±0.7)mm。31例椎间植骨均获得融合,融合时间为4.1-6.1个月,平均4.9个月。结论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临床疗效可靠的优点。
纪玉清张强郑燕平吴玉仙黄勇焦峰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脊柱融合术
环枢椎肿瘤穿刺活检的五种路径总结
目的 探讨前方经口、经鼻、前外侧、外侧、后方五种路径,完成上颈椎肿瘤各个方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方法 随访2013-2016年就诊我院的6例上颈椎肿瘤患者,男4例,女2例。病变穿刺部位包括寰椎椎体1例、寰椎椎板棘突1例,枢椎...
李振峰李建民杨强吴玉仙杨志平
关键词:上颈椎穿刺活检
胫骨髁间隆突孔的发现及其与侵袭性肿瘤隐匿突人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介绍发现胫骨髁问隆突孔的研究过程,并描述其结构,初步探索胫骨髁间隆突孔造成胫骨近端侵袭性肿瘤隐匿及突人行为特定的结构性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影像中心数据库中随机纳入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200例患者的CT扫描及三维重建资料,男115例,女85例,年龄18-00岁,平均(49.2±7.3)岁。观察胫骨髁间隆突孔是否存在,并行影像学定位、测量。通过50例膝关节置换截取的胫骨平台、5例车祸或肿瘤截肢新鲜标本,实物证明胫骨髁间隆突孔存在,并对其具体位置、小孔周围结构、小孔近端覆盖情况、小孔内容物、孔口、孔壁及孔底组织进行研究分析,同时进行病理学染色浸润观察。结果200例患者全部存在胫骨髁间隆突孔,该孔位于髁间隆突中部凹陷处、前后叉韧带止点之间。孔呈圆形,直径(1.6±0.3)mm,深度(9.1±2.5)mm。106例(106/200,53%)可观察到主孔周围(半径≤7mm)存在1-3个副孔,直径及深度均小于主孔。CT值示孔口(472.5±30.1)HU〉孔壁(312.3±22.5)HU〉孔底(202.4±17.3)HU〉孔内(118.3±10.4)HU〉孔口覆盖物(75.0±11.1)HU。孔口与关节腔只有厚度约1mm滑膜组织间隔,孔口周围为软骨组织,孔壁及底均为松质骨,内容物为较致密结缔组织,与孔壁并不完全帖附、存在缝隙。孔内滴入亚甲蓝示周围松质骨易浸润,术前造影示孔周围及孔内阻挡能力薄弱。结论胫骨髁间隆突孔是人体固有结构,覆盖薄弱,容易造成肿瘤隐匿而复发,肿瘤可能经此孔在胫骨近端和关节腔之间双向突入。
程坤王光辉杨强吴玉仙邵显昊姜慧峰李秋尧孟祥水高晓斐李建民
关键词:胫骨平台影像学解剖学骨巨细胞瘤
Ribbed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近中期随访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解剖型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02—2010-12采用Top压配杯髋臼假体和Ribbed解剖型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对132例(178髋)髋关节疾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67例(93髋)获得完整随访。结果 67例获随访6~54个月,平均37.6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6~98分,平均92.3分。X线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或下沉,表现出假体的骨长入性稳定。4例出现大腿痛。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中使用Ribbed解剖型非骨水泥股骨假体的近中期效果满意。
吴玉仙赛佳明李玉椿陈东亮王光辉刘德恒
关键词:髋部疾病解剖型非骨水泥股骨假体
累及双柱(壁)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2015年
目的探讨累及双柱(壁)的髋臼骨折手术路径的选择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市骨伤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9例累及双柱(壁)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单一入路组(11例)和联合入路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后,联合入路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单一入路组(92.9%比63.6%),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5,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累及双柱(壁)的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和合并症确定,科学选择的手术入路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吴玉仙黄智勇
关键词:髋臼手术骨折入路
胫骨髁间隆突孔的发现以及与之相关侵袭性肿瘤隐匿突入行为的阐述
本文所讨论的膝关节的侵袭性肿瘤包括原发或复发于膝关节的骨肿瘤及软组织肿瘤,此部位原发骨肿瘤以骨巨细胞瘤最为常见,目前被定义为一种病理为良恶交界性的肿瘤,其发生率占原发骨肿瘤的5%.位于膝关节的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均属于最高...
程坤王光辉杨强吴玉仙邵显昊姜慧峰李秋尧孟祥水高晓斐李建民
关键词:手术治疗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切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导致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12手术切除治疗的椎管内肿瘤88例,分为2组,无切口并发症组(70例)和有切口并发症组(18例)。统计分析2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性质、有无糖尿病、有无肥胖、有无吸烟、有无激素应用史、有无手术史、术前是否放疗、术前是否化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脑脊液漏、有无术后肢体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性别、年龄、肿瘤性质、有无糖尿病、有无肥胖、有无吸烟、有无激素应用史、有无手术史、术前是否放疗、术前是否化疗、术中出血量、有无术后肢体及大小便功能障碍这12项相关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有无脑脊液漏2项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手术时间、脑脊液漏2项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漏(P=0.012,OR=10.579)及手术时间>3 h(P=0.020,OR=6.593)是椎管内肿瘤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切口并发症与术后脑脊液漏、手术时间>3 h明显相关,应引起足够重视。
吴玉仙纪玉清李建民李玉椿王光辉程坤李振峰杨强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手术切除切口感染脑脊液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