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峰
-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生信分析筛选胆囊癌关键基因及相关通路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生信分析筛选胆囊癌治疗的关键基因及癌症相关通路,挖掘胆囊癌患者的差异基因,预测胆囊癌的潜在治疗靶点。方法对GEO数据库中获得的芯片数据进行差异基因(DEGs)分析。选取NCBI-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基因表达芯片“GSE76633”和“GSE74048”,利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对胆囊癌样本和正常胆囊样本中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在DAVID和KOBAS上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过程(GO)分析和通路富集(KEGG)分析。使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数据库STRING构建靶点互作(PPI)网络模型。结果该研究共筛选了197个差异基因(P<0.05,|Log2FC|>2),其中有33个上调基因,164个下调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代谢过程的调节,脂肪酸β-氧化、氧化-还原过程等GO生物过程。主要调控代谢途径,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等。结论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出胆囊癌中的差异基因及相关通路,帮助理解其分子机制及在胆囊癌发病机制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寻找胆囊癌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 殷晓晓薛小峰赵华
- 关键词:胆囊癌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靶点
- 成人肠套叠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48例成人肠套叠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48例手术治疗的成人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肠套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血便、腹泻、腹部肿块、腹部压痛。术前确诊31例,确诊率为64.6%。肠套叠好发于小肠及回盲部,其中小肠套叠15例(31.3%),回盲部套叠27例(56.3%)。主要病因为肠道肿瘤34例(良性27例,恶性7例)、肠道炎症、解剖异常、术后肠粘连等。4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痊愈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有病理因素存在,且肠道肿瘤是主要诱因。肠切除是治疗主要手段。
- 袁仁顺胡浩程化宾薛小峰
- 关键词:肠套叠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PO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4~9 d复查上腹部增强CT评价是否合并POAP。结果60例患者中,合并POAP者13例(21.7%)。POAP组患者中胰瘘合并感染(76.9%比19.1%,χ^(2)=15.71,P<0.0001),术后住院天数(26 d比18 d,U=141.5,P=0.0025),并发症严重程度(Clavien-Dindo分级≥Ⅲ级:53.8%比21.3%,χ^(2)=5.32,P=0.02)显著高于非POAP组;两组中重度迟发性出血(7.7%比0,χ^(2)=3.68,P=0.06),胃排空障碍(30.8%比21.3%,χ^(2)=0.51,P=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发现,当患者具有高BMI指数(P=0.0003),胰管直径细(P<0.0001),胰腺质地软(P=0.009)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更易合并POAP;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主胰管直径≤2 mm(OR=0.005,95%CI:0.00006~0.44,P=0.020)、胰腺质地软(OR=0.005,95%CI:0.00004~0.47,P=0.023)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O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OAP显著增加了胰瘘合并感染发生率,胰管直径细、胰腺质地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OAP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道斌孙鼎张伟刚唐祖雄仇俊毅秦磊钱海鑫薛小峰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炎
- 急诊粪石性肠梗阻病因分析及治疗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诊粪石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及非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急诊粪石性肠梗患者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予常规治疗+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10例,予常规治疗。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分析及Fisher检验。结果肠梗阻诊断过程中,既往有便秘史及鞣酸类进食史患者,发生粪石性肠梗阻比其他病因风险大(P〈O.05),2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19例,4侧保守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生长抑素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腹痛腹胀,同时促进患者提早排气(P〈O.05),两组住院时间及中转手术治疗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急诊粪石性肠梗阻诊断前难以明确梗阻病因,保守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案,生长抑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但不能改变治疗进程,保守治疗无效患者需积极手术治疗,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把握手术时机。
- 袁斌赵宏薛小峰奚天益韩野支巧明
- 关键词:粪石肠梗阻生长抑素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三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8年5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管引流组(40例),一期缝合组(42例)和改良一期缝合组(30例),其中改良一期缝合组暂时保留胆囊管及胆囊,将胆囊逆行游离后离断胆囊动脉,胆囊管予以丝线结扎后将丝线经操作孔拖出体外予以牵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改良一期缝合组的手术时间中位数及四分位距141.0(70.0)min短于T管引流组165.0(70.0)min和一期缝合组170.0(67.0)min。三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肝功能水平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γ-谷氨酰转肽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并发症方面,T管引流组术后出现胆漏、急性胰腺炎和肠梗阻各1例;一期缝合组出现2例发热症状,改良一期缝合组胆漏、发热和急性胰腺炎各1例。改良一期缝合组的引流管拔除时间相比于其他两组无明显优势,但其术后住院天数5.0(2.0)天显著小于T管引流组6.0(4.0)天和传统一期缝合组7.0(4.0)天。术后随访中,三组患者均恢复顺利,目前已完成随访105例。结论对比传统微创术式,改良一期缝合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上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较短、恢复较快。
- 曹培唐祖雄孙鼎薛小峰杨小华秦磊钱海鑫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T管引流一期缝合
- 34例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34例异位胰腺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或内镜治疗后病理证实的异位胰腺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29例发生于胃,尤以胃窦好发,5例发生于十二指肠,其他部位异位胰腺未见。9例患者行普通胃镜检查,24例行胃镜联合超声内镜检查。32例患者行内镜治疗,1例行胃部分切除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平稳出院。随访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死亡1例,其余患者复查胃镜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异位胰腺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胃镜及超声内镜为首选诊断方法。异位胰腺治疗上建议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治疗,首选内镜治疗。
- 程化宾胡浩袁仁顺薛小峰陈鸿
- 关键词:异位胰腺
- 术中化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疗效
- 2014年
- 目的探讨术中化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肿瘤内科及普外科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共计2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腔热灌注化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胃癌根治性手术。腹腔热灌注化疗组进行常规胃癌根治性手术的基础上,加上腹腔热灌注化疗,化疗药物为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按常规行辅助化疗,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生化、术后并发症、每月复查CT,胃镜、肿瘤标志物。评价两组术后6月胃癌远处转移率,以及两组术后6月生存率。结果腹腔热灌注化疗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胃癌远处转移率及两组术后6月生存率分别为(15%、90%;3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1,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配合手术治疗胃癌腹腔转移,能够减少术后胃癌远处转移率及提高术后6月生存率。
- 高凌王运良王斌薛小峰金祯
-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化疗胃癌腹腔转移
- 晚期乳腺癌术前全身化疗和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术前全身化疗和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性。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90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符合IIb、IIIa、IIIb的患者共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全身化疗组100例和介入治疗组100例。介入治疗组穿刺股动脉,送入5F单弯椎动脉导管到肿瘤供血主要动脉,将化疗药物表阿霉素(50 mg/m2)、环磷酰胺(450 mg/m2)、5-氟尿嘧啶(600 mg/m2)分别溶解于40 m 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通过5F单弯椎动脉导管注入。共进行3个疗程。全身化疗组化疗药物表阿霉素(50 mg/m2)、环磷酰胺(450 mg/m2)、5-氟尿嘧啶(600 mg/m2)加入100 m 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缓慢通过静脉滴注,共进行4个疗程。评价全身化疗组和介入治疗组:1术前TNM分期。2化疗前和化疗后肿块大小变化(肿块在B超下最大长径乘以最大宽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身化疗组和介入治疗组术前IIb、IIIa、IIIb比例分别为34、50、26;36、5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化疗组和介入治疗组化疗前肿块大小分别为(21.3±8.4)、(22.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化疗组和介入治疗组化疗后肿块大小分别为(20.7±7.2)、(9.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化疗组和介入治疗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介入治疗比全身化疗缩小肿瘤大小效果更好,不良反应两者无差异,为手术提供较好的条件。
- 金祯高凌王运良王斌薛小峰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全身化疗介入治疗
- 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总结本中心应用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在肝切除中的效果和布孔和程序化操作方面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期间施行达芬奇机器人肝切除手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8例均采用达芬奇Xi系统成功完成肝切除手术,1例因手术创面止血不满意中转开腹。术中采用反L型布孔加快装机步骤,减少频繁更换器械的困扰,适用于大部分肝切除术。右半肝切除中超声刀优先置于4号臂进行肝门处理,随后切换至2号臂左手操作断肝,可以保证良好的切肝角度,联合两侧机械臂的配合,形成类似于“三叉戟”的切除模式。布置1~2个助手孔,利用吸引器及电凝设备保持术野清晰。术后病理:肝脏恶性肿瘤29例(均为R0切除),良性肿瘤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3例,肝脓肿1例。中位手术时间250(126)min,术中出血量100(11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9%(3/38),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34例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置管时间4(1)d,术后住院时间6(2)d。结论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安全可行,机器人平台的信息整合以及灵活操作的独有特点,有助于精准解剖性肝切除开展和进一步减少肝切除手术的创伤。程序化手术布局及手术流程,有利于缩短机器人肝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 张伟刚周迪远孙鼎杨小华薛小峰侍阳秦磊
-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脏肿瘤布孔手术程序
- 胰腺节段性切除28例
- 2021年
-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28例行胰腺节段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中24例行开腹手术,4例行腔镜手术;26例行胰肠Roux-en-Y吻合,2例行胰胃吻合。术后生化漏9例,B级胰瘘4例,无C级胰瘘;无活动性出血病例,1例出现慢性渗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新发糖尿病1例。围手术期均无二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笔者认为胰腺节段性切除术对患者的内、外分泌功能影响小,但胰瘘发生率较其他胰腺手术高。
- 唐祖雄包远鹏何骏仇俊毅薛小峰赵华秦磊钱海鑫
- 关键词:外分泌功能活动性出血胰腺手术胰胃吻合胰瘘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