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国兴

作品数:2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13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高炉
  • 6篇炼钢
  • 5篇莱钢
  • 4篇底吹
  • 4篇合金化
  • 3篇氮合金化
  • 3篇氮气
  • 3篇增氮
  • 3篇合金
  • 3篇钢包
  • 2篇大型高炉
  • 2篇冶炼
  • 2篇热力学
  • 2篇转炉
  • 2篇氩气
  • 2篇脱氧
  • 2篇脱氧工艺
  • 2篇精炼
  • 2篇钢包底吹
  • 2篇

机构

  • 1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0篇东北大学
  • 7篇莱芜钢铁集团...
  • 6篇石家庄钢铁有...

作者

  • 20篇邱国兴
  • 11篇战东平
  • 11篇张慧书
  • 9篇姜周华
  • 6篇董大西
  • 5篇牛奔
  • 4篇李春路
  • 4篇张永
  • 4篇汤登军
  • 3篇杨锋功
  • 3篇董征科
  • 3篇李海明
  • 3篇杨峰功
  • 3篇胡云生
  • 2篇范坤
  • 2篇王连昌
  • 2篇郑瑶
  • 2篇胡云生
  • 2篇蔡南
  • 2篇刘越

传媒

  • 4篇山东冶金
  • 3篇冶金能源
  • 3篇炼钢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上海金属
  • 1篇炼铁
  • 1篇钢铁研究
  • 1篇金属材料与冶...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D法操作线在大型高炉上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绘制高炉Rist操作线有A-E和A-B两种方法,但是两种方法数据采用量均偏大且计算过程繁琐。通过分析,提出了简便绘制Rist操作线的A-D法。该方法采用数据量少,计算过程简洁。对高炉结焦能力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到高炉节焦潜力为11.2 kg/t。
邱国兴汤登军张慧书牛奔战东平郑瑶
关键词:能耗焦比
SG45VCM钢LF+VD精炼吹氮合金化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1 873 K下,Mo Si2电阻炉上用70 mm×100 mm Mg O坩埚,以SG45VCM钢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压力下(33、66、100 k Pa)气相渗氮过程及脱氮过程中氮的溶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模型,并在实验室进行了验证。实验发现,氮分压越大溶解度越大,吹氮25 min后钢液中氮达到饱和,吹氩脱气40 min后,钢中氮的质量分数在100×10-6以下。工业试验表明,60 t LF+VD精炼炉底吹氮气后钢中增氮效果稳定。在LF精炼底吹氩气压力1~1.5 MPa、流量300~400 Nl/min条件下吹氮20~30 min后切换成氩气,VD保真空5~10 min的冶炼工艺条件下,可不添加任何氮化合金,即可生产满足氮含量要求的产品。
邱国兴战东平姜周华张慧书董大西杨峰功
关键词:氮合金化氮气
MnCr/CrMo钢LF底吹氮气合金化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钢包底吹氮增氮是一种可节约氮化合金且利于降低成本的有效氮合金化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影响钢中氮含量溶解度的因素,确定了钢包底吹氮时机、压力等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吹氮压力越大,钢液中氮含量越大,吹氮压力升高0.2 MPa,氮的溶解度增加25×10^(-6);吹氮流量越大,钢中氮含量也越大,但是吹氮流量的影响远没吹氮压力显著。对于成品w(N)=(100~150)×10^(-6)的钢种,仅采用底吹氮工艺完全可以满足钢中氮含量控制需要,不需要添加含氮合金即可完成氮微合金化过程。
董大西杨峰功胡云生张永战东平邱国兴姜周华张慧书
关键词:炼钢氮合金化热力学LF底吹
一种SAE8620系列含氮钢的冶炼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AE8620系列含氮钢的冶炼方法,其包括LF炉精炼和VD炉精炼工序,所述LF炉精炼工序:转炉出钢加Al脱氧后进LF工位,然后通氩气搅拌并通电提温,再停氩气通氮气进行合金化,最后停氮气通氩气进行精炼。本方...
董大西杨锋功胡云生张永战东平邱国兴姜周华
文献传递
莱钢3200m^3高炉炉缸活跃性问题初探被引量:3
2011年
莱钢3200m3高炉受综合入炉品位下降和焦炭反应后强度低等因素影响,炉缸经常出现不活跃的状态,表现为风压升高、炉身冷却壁温度波动和燃料比增加等,改善措施包括调整热制度、装料制度及送风制度,优化出铁模式等。为做好预知预控,初步建立了以高炉物理热指数和炉缸工作出铁指数为依据的炉缸活跃性评价机制。大高炉在原燃料质量下降的情况下,保证好铁水温度及中心温度不下降可避免造成炉况更大波动。
董征科李春路王连昌母先金邱国兴
关键词:高炉炉缸活跃性
一种用于煤枪系统清理的煤粉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煤枪系统清理的煤粉收集装置,包括两端分别由顶盖和底板密封的收集圆筒,用于通入气流、并使所述气流在所述收集圆筒内产生旋风的接口管,以及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并深入所述收集圆筒内部的排风管;所述接口管与所...
董征科李春路张红启朱文静邱国兴
文献传递
莱钢3200m^3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被引量:1
2012年
莱钢3#3200m3高炉由于原燃料条件恶化、上料系统紊乱、操作制度调剂不及时以及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炉况失常。采用减轻焦炭负荷、锰矿洗炉、优化装料制度、改善原燃料、抓管理等措施后,炉况快速得到好转。
汤登军李春路邱国兴李海明
关键词:高炉炉况失常
脱氧工艺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明确不同脱氧剂加入顺序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对夹杂物的形成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在1 873K下,在MoSi_2电阻炉上用Φ70mm×100mm MgO坩埚开展了2炉低碳合金钢A冶炼实验。热力学计算表明,Si-Mn脱氧主要形成SiO_2夹杂物及少量2MnO·SiO_2复合化合物,Al-Si脱氧主要形成Al_2O_3夹杂物,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相互吻合。实验结果表明,先采用Si-Mn脱氧的1号工艺与先采用Al脱氧的2号工艺相比,夹杂物尺寸和面积百分比均较低。1号工艺终点夹杂物总数为168个/μm2,小于1.5μm的夹杂物占70%以上,夹杂物平均直径为1.2μm。先弱脱氧后强脱氧的工艺更利于夹杂物的控制。
邱国兴战东平牛奔周永欣姜周华张慧书
关键词:炼钢复合脱氧齿轮钢
莱钢3200m^3高炉活跃炉缸操作实践被引量:2
2012年
对莱钢3200m^3活跃炉缸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活跃中心气流、降顶压、提高鼓风动能、配加锰矿改善渣铁流动性、强化高炉操作管理等一系列活跃炉缸的措施,使得炉芯温度回升,炉缸工作状况明显改善,高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邱国兴董征科李春路汤登军
关键词:大型高炉
莱钢3200m^3高炉投产后顺行实践被引量:1
2011年
莱钢型钢炼铁厂3号3200m3高炉投产以来,通过使用全风温、提高炉顶压力和富氧率、逐步提高矿批、优化上下部调剂、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稳定炉体热负荷以及参数的合理搭配,保证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稳定,生产顺行,平均利用系数2.33t(/m·3d),平均燃料比514kg/t。
邱国兴王连昌汤登军李海明
关键词:高炉顺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