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异黄酮
  • 2篇中医
  • 2篇黄酮
  • 2篇辨证
  • 1篇淡豆豉
  • 1篇学成
  • 1篇芽长
  • 1篇药理
  • 1篇药理活性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药名
  • 1篇液化
  • 1篇医药疗法
  • 1篇异黄酮类
  • 1篇证论治
  • 1篇生精
  • 1篇酮类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炎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陈红
  • 3篇王满元
  • 2篇马莉
  • 2篇关怀
  • 2篇姜琳
  • 2篇陈生
  • 2篇王彤
  • 2篇仇峰
  • 1篇陈新
  • 1篇马晗
  • 1篇尚博文
  • 1篇陈文伯
  • 1篇党连凯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2009世界...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9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淡豆豉发酵制备过程异黄酮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基于淡豆豉的发酵过程,研究其中大豆异黄酮(SIF)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原料中SIF类物质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原料及不同发酵阶段样品中9个SIF,以乙腈和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发酵原料马料豆中异黄酮质量分数为(3244.41±925.57)μg·g^(-1),9个SIF中苷类占99.10%,苷元占0.90%,SIF主要以丙二酰基葡萄糖苷、葡萄糖苷形式存在。经过前处理(泡、蒸),样品中苷类占95.71%,苷元占4.29%,SIF主要以葡萄糖苷形式存在。前酵结束时,样品中苷类占52.11%,苷元占47.89%,SIF主要以葡萄糖苷和苷元形式存在。后酵阶段苷类持续减少,苷元持续增多,后酵第七天时,样品中苷类全部转化为苷元,SIF总量为(1940.20±29.12)μg·g^(-1),相较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马料豆中SIF含量损失了约38%。若继续发酵,则苷元含量减少,且以染料木素减少最为明显。结论:相较于雄黑豆,马料豆更适宜用于发酵淡豆豉。发酵过程中,异黄酮苷类转化为苷元,同时伴随着苷元的破坏分解,故苷元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苷类最大程度转化为苷元时,淡豆豉达到“发透”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淡豆豉的含量测定项标准不足以评价优劣,建议结合原料种类及发酵原理进一步优化。
赵佳琪王满元陈红陈红张海硕付予劼
关键词:淡豆豉发酵工艺大豆异黄酮
精滞不育(不液化症)的中医诊治规律研究
精滞不育的中医诊治规律研究是北京市东城区科委资助的研究课题。笔者经过3年多的研究,按申请书的要求,共观察300例精滞不育的患者服用中药系列方前后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变化情况,对该系列方治疗精滞不育男性不育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评...
陈红陈生姜琳王彤党连凯陈新技术指导陈文伯
关键词:中医治疗临床疗效辨证论治
文献传递
大豆黄卷的本草考证及现代品质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大豆黄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历代医家记载大豆黄卷多为黑豆发芽的产物,也有医家认为黄豆、黑豆均可或只用黄豆发芽,及至现代则以黄豆、黑豆混用为主。南北朝之前,大豆黄卷发芽工艺多为土培,其后流行水培发芽;其药用部位可能也随之由最初的地上部分转变为包括大豆和芽体在内的整体。历代工艺均以发芽的长短控制大豆黄卷的炮制终点,但古今对芽长的认识存在差异。唐代以前临方多生用大豆黄卷,自唐代开始出现多种多样的后续炮制品种。历代医家皆认为大豆黄卷性平味甘,无毒,主流多认为其归脾、肺、胃经,但对大豆黄卷的发汗解表之功效亦有不同认识。该文系统梳理大豆黄卷的本草古籍,探究其在历代本草中的发展演变,归纳总结药名、炮制沿革、性味功用和品质评价等内容,以期正本清源,为大豆黄卷的合理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陈红符纯清关怀马莉王满元仇峰
关键词:本草考证药名芽长
辨证分阶段规范化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对我院使用的“生精赞育丸”系列药辨证分阶段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进行观察 ,并与对照组比较。方法 治疗组 :按辨证分阶段的方式用药 ;对照组不分证型 ,口服前列康片 ,4片 /次 ,3次 /d。均服药 2个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2 .2 2 %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本方案可提高临床疗效 ,有进一步推广。
姜琳陈生尚博文陈红王彤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分型中医药疗法
大豆黄卷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质量分析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大豆黄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系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的成熟种子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其性平,味甘,具有解表祛暑、清热利湿之功效。大豆黄卷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但直至2010年才被载入《中国药典》,历代医家记载其炮制工艺各异,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笔者拟系统整理与大豆黄卷相关的历代本草和现代研究文献,从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质量分析和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发现大豆黄卷含有蛋白质、异黄酮类、皂苷类等成分,用于检测这些成分的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UV),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对人体具有抗氧化、抗炎、抗骨质疏松、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功能活性,且炮制会使其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大豆黄卷中的功能活性成分,探究其制备过程中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药理活性的改变,探讨其药效作用机制,为其规范化炮制、现代质量控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陈红徐君伟马晗关怀马莉王满元仇峰
关键词: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异黄酮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