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彩萍

作品数:32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栽培
  • 10篇马铃薯
  • 9篇党参
  • 8篇根腐
  • 8篇根腐病
  • 6篇阴湿区
  • 6篇高寒阴湿区
  • 5篇蚕豆
  • 4篇旱作
  • 4篇半夏
  • 3篇栽培模式
  • 3篇种薯
  • 3篇轮作
  • 3篇膜覆盖
  • 3篇秸秆
  • 3篇秸秆还田
  • 3篇锯末
  • 3篇还田
  • 3篇高寒山区
  • 2篇栽培技术

机构

  • 32篇渭源县农业技...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先正达(中国...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教育部
  • 1篇先正达参股股...

作者

  • 32篇仲彩萍
  • 31篇孙新荣
  • 9篇王玉华
  • 6篇杜立和
  • 5篇李瑞华
  • 5篇李磊
  • 4篇张新征
  • 4篇魏小平
  • 4篇张西梅
  • 4篇刘彩琴
  • 4篇王芳
  • 4篇王益国
  • 3篇刘小军
  • 2篇裴建文
  • 2篇胡小平
  • 2篇王苏林
  • 2篇何秀萍
  • 2篇徐福祥
  • 2篇陈娟
  • 1篇陈垣

传媒

  • 11篇陕西农业科学
  • 5篇蔬菜
  • 3篇植物保护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长江蔬菜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蔬菜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铃薯晚疫病田间症状及危害特点与防治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多年对甘肃省渭源县马铃薯晚疫病田间流行特点、危害症状及病源的调查研究,总结出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仲彩萍漆文选孙新荣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症状
栽培半夏叶柄同伸和珠芽形成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归纳分析提出栽培半夏叶柄同伸和珠芽形成规律理论模式,并分析种茎大小和播种深度对叶柄同伸和珠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茎和一代块茎以及一代块茎和二代块茎出现同伸的叶柄均呈N-2n(N≥3代表种茎或各代块茎叶柄序数;n=1、2、3……)的对应关系,珠芽总数等于叶柄总数;种茎〉1cm、播深7.0~15.0cm有利于叶柄同伸和珠芽的形成。珠芽的生长高度与播种深度和种茎大小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一代珠芽高度回归方程:Y1=0.14+0.18x1+0.79x2,二代珠芽高度回归方程:Y2=5.08+0.2401+0.24X2。
孙新荣仲彩萍裴建文
关键词:半夏珠芽
高寒山区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实践与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应用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分析近年气候变化规律,总结出晚疫病发生主要因子,指导科学防治。
仲彩萍杜立和漆文选王亚瀑孙新荣
关键词:高寒山区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
高寒阴湿区半夏锯末秸秆还田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锯末秸秆还田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持水能力,防治半夏腐烂病,提高半夏产量和等级,减少用工。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结果:锯末秸秆还田栽培最佳模式为覆锯末秸秆3 cm、再覆土4 cm,土壤饱和含水量较对照提高8.6个百分点,而且持水能力最强,产量较对照提高25%以上,一二等品较对照提高71%,腐烂率降至1.4%以下,用工较对照明显减少。结论:探索出了半夏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仲彩萍孙新荣张维彪陈垣
关键词:高寒阴湿区半夏锯末栽培技术
旱作区党参-马铃薯-蚕豆-绿肥轮作栽培模式
2022年
旱作区党参-马铃薯-蚕豆-绿肥轮作栽培模式有效减轻了土壤连作障碍,党参根腐病发病率低于10%,每667 m^(2)纯收益增加538元,达到了农药减量控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提质增效的目的。
仲彩萍孙新荣
关键词:旱作区轮作栽培模式
半夏防御酶系对Fusarium oxysporum和Phytophthora parasitica侵染的动态反应被引量:1
2016年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和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ur)分别为引起半夏块茎腐烂病和疫病的病原,为探索半夏在受到这2种病原侵染时的生理生化反应,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5种寄主防御酶活性在块茎腐烂病和疫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半夏在接种2种病原菌后,分别于第2天和第3天出现发病症状,第5天病情指数分别高达70.3、70.6;SOD活性都于接种后第1天达到高峰,POD活性都于接种后第3天达到高峰,CAT活性都于接种后第2天达到高峰,PAL活性分别于接种后第2天和第3天达到高峰,而PPO活性分别于接种后第3天和第4天有小幅上升。初步表明,在寄主显症之前或发病初期酶活性达到高峰的SOD、POD、CAT、PAL在半夏抗病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半夏抗病种质筛选时需要重点关注。
孙新荣仲彩萍裴建文孙万仓
关键词:半夏块茎腐烂病防御酶
甘肃党参根腐病防治新技术栽培密度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2019年,作者在研究了甘肃党参根腐病病原菌以及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的基础上,为了减少种植成本增加收入,进行了党参栽培密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党参鲜单根重有着显著影响,鲜单根重随密度不断增加而减小,密度22.2万~55.6万株·hm^(-2)之间差异不显著,且均与密度111.1万株·hm^(-2)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对党参鲜产量有着显著影响,总体趋势为鲜产量随密度不断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密度55.6万株·hm^(-2)鲜产量最高,鲜产量为8944.55 kg·hm^(-2),且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之间党参根长、根粗、折干率差异不显著。甘肃党参根腐病防治新技术最佳栽培密度为55.6万株·hm^(-2)。
孙新荣仲彩萍张维彪
关键词:党参根腐病
高寒阴湿区花椰菜—马铃薯—青豆(菜用蚕豆)—当归轮作栽培模式
2022年
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减轻植物病害、提升高寒阴湿区种植业收益,在"马铃薯—青豆(菜用蚕豆)—当归"常规栽培模式中引入了高原夏菜——花椰菜,总结出了"花椰菜—马铃薯—青豆—当归"轮作栽培模式,有效减轻了土壤连作障碍,使得当归麻口病发病率低于30%、马铃薯黑痣病发病率低于8%、青豆根腐病发病率低于5%,每667 m^(2)纯收益增加600元,有效达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药减量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仲彩萍孙新荣
关键词:阴湿区轮作栽培模式
锯末覆盖下半夏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覆盖锯末栽培半夏密度与鲜产量、经济性状、繁殖系数间的关系,为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结论表明:覆盖锯末栽培半夏的合理密度为3200-4000 kg·hm^-2,不仅半夏产量较高,半夏等级和繁殖系数也均处较佳水平。
孙新荣仲彩萍张维彪
关键词:半夏经济性状繁殖系数
旱作农业区全膜微垄沟播蚕豆留膜免耕穴播胡麻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旱作农业区全膜微垄沟播蚕豆留膜免耕穴播胡麻栽培方法,蚕豆全膜微垄沟播,胡麻留膜免耕穴播;蚕豆采用人工玉米点播器点播,3月上、中旬播种,宽窄行种植,宽行距40 cm,窄行距30 cm,穴距20 cm,垄沟点...
孙新荣仲彩萍张维彪刘彩琴魏小平王亚瀑李瑞华徐向宁李磊张新征王苏林何秀萍王芳杜立和王玉华徐福祥漆文选刘小军王益国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