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瘦素、肿瘤坏死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瘦素、肿瘤坏死因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中的意义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4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实验组,按病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GH组)20例,轻度子痫前期(MP组)15例,重度子痫前期(SP组)13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外周血中的瘦素、TNF-α的水平,并以32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外周血瘦素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类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血清瘦素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以及孕妇的血肌酐、尿酸水平均呈正相关,而重度子痫前期组相关更显著;HDCP组外周血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HDCP组外周血瘦素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瘦素和TNF-α参与了HDCP的发生发展,临床或亚临床感染有可能是HDCP发病的潜在原因;对于HDCP患者及时检测外周血中瘦素和TNF-α的含量,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发展,预测病情程度,协助早期诊断,并有可能开辟一条有效的早期治疗途径。
- 甄学慧范艳艳李万斌王义杨东梅徐鑫郑桂英王婵丽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子痫前期
- 吉林省托幼机构的现状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 2009年
- 董晓斌倪锡莲杨东梅王巍易立岩高燕
- 关键词: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调查表
- 重复性异位妊娠81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甄学慧王义杨东梅郑桂英
- 关键词:重复性异位妊娠腹腔内妊娠妇幼保健院保守治疗抢救生命生育能力
- 长春市新生儿脐血血铅含量及其对听力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了解长春市新生儿脐血血铅含量及其对听力的影响。方法:对690例新生儿脐血样本在严格质量控制下用Z/3030型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血铅测定,于生后2~3天进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OAE)来评价神经是否受损。结果:690例新生儿脐血血铅水平成正态分布,范围6~78μg/L,均值33.32μg/L,标准差18.078μg/L。以血铅≥60μg/L为相对高铅组72例,血铅<60μg/L为相对低铅组618例,两组OAE2~3天初筛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市新生儿脐血血铅水平为(33.32±18.078)μg/L,但低血铅水平仍可引起听神经损伤。
- 王敏杨东梅白薇刘颖郝鹏锴刘丽萍
- 关键词:新生儿血铅听力
- 实施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05年
- 王敏王静竹郝鹏锴杨东梅彭峰桑桂华孙智勇柳莲芬
- 关键词:新生儿转运危重新生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转运工作
- 活跃期持续胎心监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被引量:4
- 2011年
- 胎儿心电监护是实时反映胎儿生物物理活动的主要指标之一,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成为产科临床最常用的监护手段。对于及时诊治胎儿窘迫,及早发现和处理围产期窒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价值。进入活跃期后,宫缩加强,行持续胎儿监测的意义则更大。
- 甄学慧刘丽萍杨东梅王义唐建德
- 关键词:胎儿窘迫活跃期胎心监测围产儿病死率出生人口素质
- 吉林省2007~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存在问题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倪锡莲王巍冯宁易立岩杨东梅倪锡琴
- 关键词:儿童死亡率干预措施儿童保健
- 精氨酸血症1例报告
- 2018年
- 近年来,随着血串联质谱技术、尿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以及基因诊断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氨基酸代谢病的诊断更加快捷准确。本文对吉林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1例精氨酸血症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 郝鹏锴张雯艳杨东梅
- 关键词:精氨酸质谱
- 长春市新生儿脐血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长春市新生儿脐带血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90例新生儿脐血样本在严格质量控制下用Z/3030型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铅值,并以面谈问卷的形式对产妇进行家庭社会环境和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对脐血铅水平有明显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690例的脐血铅水平呈正态分布,范围6~78μg/L,均值33.32μg/L,标准差18.078μg/L。经单因素分析,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孕产妇有死胎史、家庭住房面积、家庭同住人口中有职业接触铅者、孕期患有病毒感染、家庭装修时间、孕期平均在马路上的时间是胎儿期铅暴露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家庭装修时间及孕期平均在马路上的时间对血铅水平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市新生儿脐带血血铅水平较低,与环境因素存在显著相关,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家庭装修时间及孕期在马路上的停留时间。
- 杨东梅王敏王静竹刘丽萍白薇王义
- 关键词:新生儿血铅影响因素
- 医教结合促进高危儿早期发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索医教结合促进高危儿早期发展的有效干预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儿保科高危儿门诊进行随访的满1个月的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纳入的高危儿随机分为三组,医教结合组186例,医学干预组185例,同期门诊健康婴儿为对照组188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早期干预,并分别于6月龄、12月龄、24月龄时进行发育商的评估;24月龄时进行情绪社会性评价,最终对三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促进高危儿早期发展的有效干预模式,降低其不良预后的发生率。结果:6月龄时健康对照组发育商高于医教结合组及医学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月龄和24月龄时医教结合组的发育商与健康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医学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月龄时医教结合组的儿童在外化域、能力域、失调域的阳性问题检出率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教结合的干预模式,对高危儿的早期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有利于高危儿健康人格的培养。
- 杨东梅倪锡莲董砚曹丹王义
- 关键词:医教结合高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