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省公安厅更多>>
发文基金: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预处理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原位杂交技术
  • 1篇杂交技术
  • 1篇扫描电镜
  • 1篇射线衍射
  • 1篇潜指纹
  • 1篇位点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核
  • 1篇纤维化
  • 1篇酶解
  • 1篇秸秆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式反...
  • 1篇鉴定人
  • 1篇光谱
  • 1篇汗潜指纹
  • 1篇合酶

机构

  • 5篇吉林省公安厅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5篇张军
  • 3篇杨百全
  • 2篇赵守明
  • 2篇董占梅
  • 2篇钱程
  • 1篇杨文胜
  • 1篇任晓冬
  • 1篇陆子阳
  • 1篇关绍巍
  • 1篇颜峰
  • 1篇庄家骐
  • 1篇刘艳
  • 1篇李涛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第二次全国法...
  • 1篇第五次全国法...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1998
  • 1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ADA/PLT、ALP/PLT比值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ADA/PLT、ALP/PLT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肝组织病理活检患者肝组织标本338例,根据病理活检将肝纤维化分为S0-S4级。筛选相关血清学指标,绘制ROC曲线得出该指标在各分级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学指标中ALT、GGT、ADA、AST/PLT、ALT/PLT、GGT/PLT、ADA/PLT、ALP/PLT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543,0.551,0.671,0.559,0.621,0.622,0.705,0.609;P值均为0.000),PLT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502,P=0.000)。ROC曲线结果提示GGT、ADA、ALT/PLT、GGT/PLT、ADA/PLT、ALP/PLT对肝纤维化分级有评估价值(AUC>0.7)。结论 GGT、ADA、ALT/PLT、GGT/PLT、ADA/PLT、ALP/PLT对肝纤维化诊断有一定意义,其临床推广价值需进一步验证。
李曼张军李涛罗强钟伟国李嘉胜徐宁
关键词:肝纤维化
应用细胞核原位杂交技术鉴定人体细胞性别初探
<正>细胞核原位杂交技术是指利用特异的染色体探针检测特定的互补序列,从而得到特异序列的存在与否以及相应的状况。目前此项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如异性别骨髓移植成功率的检查,妊娠早期胎儿的性别鉴定;相比之下,在法医学领...
赵守明杨百全张军董占梅
文献传递
痕量DNA的提取方法研究
杨百全杨文胜庄家骐关绍巍于蕴波张军董占梅蔡博涵钱程颜峰陆子阳
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提取痕量DNA,建立了一套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痕量DNA提取技术,提取灵敏度达到2ng。本技术适合现场血液、血斑、唾液、唾液斑、精液、精斑等多种生物检材的DNA提取。该项目在研发过程中...
关键词:
关键词:痕量DNA
汗潜指纹DNA的STR-HUMTH01[AATG]n位点扩增分型研究
本文用Chelex-100提取汗潜指纹DNA并成功地进行了STR-HUMTH01[AATG]n(以下简称AATG)位点扩增分型,为进一步利用现场中失去比对价值的汗潜指纹提供了依据。
赵守明杨百全张军
关键词:汗潜指纹
文献传递
不同方法预处理的玉米秸秆结构与酶解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在利用秸秆进行工业转化时,因为秸秆结构复杂,导致转化效率低,所以需对秸秆进行预处理,破坏秸秆复杂结构,提高转化效率。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利用纤维素酶对不同预处理秸秆进行酶解,评价预处理效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秸秆表面形态和秸秆整体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NaOH预处理后的秸秆表面结构坍塌明显,表明木质纤维素结构被有效打破。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秸秆进行分析,其中1600和1510cm^(-1)为木质素的特征峰,NaOH预处理后的秸秆在此处的特征峰基本消失,表明NaOH预处理对秸秆木质素的去除效率比较明显。1744~1734 cm^(-1)为C=O伸缩振动特征峰,此峰的强度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有关,采用不同方法预处理后,此峰的吸收强度不同程度地减少,表明各种预处理方法不同程度地去除了秸秆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不同预处理后秸秆的结晶度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H_2SO_4预处理后秸秆的结晶度提高最大,达到43.4%。其中NaOH预处理秸秆后,用纤维素酶酶解60h,使其酶解产糖量达到33.32g/L。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秸秆预处理方法的效果,为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生物化工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史旭洋钱程刘艳刘心同尚鑫刘硕刘禹廷于藴波张军任晓冬
关键词:秸秆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预处理酶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