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烯效唑在棉花及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被引量:8
- 2017年
- 建立了烯效唑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烯效唑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进行了研究。样品用乙腈-水提取,经Cleanert NH_2固相萃取柱净化,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烯效唑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4%~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10%之间(n=5)。烯效唑在3种基质中的检出限(LOD)均为0.01 ng,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该方法准确、灵敏、简单,适用于棉花样品中烯效唑残留的检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2~5.0 d及15.8~19.7 d;于收获期采样,烯效唑在棉籽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1 mg/kg和<0.022 mg/kg。
- 马婧玮李通周玲张军锋周娟吴绪金
- 关键词:烯效唑棉花土壤消解动态
- HPLC法快速检测大蒜中的蒜氨酸含量被引量:3
- 2016年
-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大蒜中蒜氨酸的分析方法。鲜蒜去皮经微波灭酶后,用0.01%磷酸水溶液提取其中的蒜氨酸后,以C18柱(4.6×250mm,5μm)为色谱柱,以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色谱柱温度设定为30℃,进样量为20μL,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扫描检测,保留时间定性,以214nm波长下蒜氨酸峰面积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500.0μg/mL,加标回收率为96.8%~100.7%,RSD为1.10%~2.50%,该方法样品前处理步骤简单、测定快速、灵敏度高,为大蒜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许珂珂胡京枝郝学飞吴绪金李萌周娟王建
- 关键词:蒜氨酸微波灭酶
- 一种高纯度6,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的提取方法
-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领域,涉及6,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的提取,特别是指一种高纯度6,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的提取方法。本发明通过提高提取效率、简化纯化步骤、提高产物纯度和降低制备成本,有助于推动该化合物的应用...
- 安莉吴绪金陈贺李萌张迪周娟马欢马婧玮李通许海康李委王铁良段然马莹
- 小麦和土壤中环丙唑醇残留消解动态及膳食摄入评估被引量:3
- 2015年
- 为评价环丙唑醇在小麦生产上应用的安全性,通过建立乙腈提取、氮磷检测器检测方法对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样品中环丙唑醇的残留量进行检测,研究了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环丙唑醇的残留及其消解动态,并对小麦中的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环丙唑醇在小麦籽粒、植株及土壤空白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9.2%~95.6%,相对标准偏差为1.9%~10.0%,最小检出量为8.2×10?12 g,在小麦籽粒、植株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 mg·kg?1,乙腈提取、氮磷检测器检测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精密度高,可满足环丙唑醇在小麦上的残留分析要求。2010年和2011年,河南省、黑龙江省和江苏省3地环丙唑醇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0~5.5 d、18.1~34.5 d;不同施药次数、施药量及采样间隔,环丙唑醇在小麦籽粒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415 mg·kg?1。采收间隔期为14 d和21 d时,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和采收间隔期,环丙唑醇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差异均不显著;采收间隔期为7 d,有效成分108 g?hm-2施药2次与有效成分162 g?hm-2施药3次时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残留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普通人群环丙唑醇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000 109 9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5%左右,按本试验方式进行施药,通常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 吴绪金马婧玮张军锋汪红施烈焰周娟李通
- 关键词:施用方法小麦消解动态半衰期
- 基于机器学习的标志代谢物模型预测山药最佳采收期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标志代谢物模型预测山药最佳采收期方法,步骤为:采集不同采收时期的山药样品,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对山药样品进行分析获得代谢物组学数据;对代谢物组学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选择与山药生长时期...
- 安莉吴绪金陈贺李萌张迪周娟马欢马婧玮李通许海康李委王铁良段然马莹
-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中萎锈灵残留量被引量:10
- 2016年
-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技术(QuEChERS)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快速检测小麦植株、小麦粒和土壤中萎锈灵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及盐析处理后,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固相萃取填料净化,H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测定.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0.005—0.5mg·L-1浓度范围内,不同基质中萎锈灵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8),在0.02、0.2、1mg·kg-1添加水平下,萎锈灵在不同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介于77.5%—109.7%,相对标准偏差(RSD)介于1.7%—9.9%,检出限(LOD)为0.5μg·L-1,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LOQ)均为0.02mg·kg-1.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小麦样品中萎锈灵残留量的检测.
- 马婧玮周玲叶融张军锋李通俎建英周娟吴绪金
- 关键词:萎锈灵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小麦
- 基于机器学习的代谢物标志物模型识别山药保存期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代谢物标志物模型识别山药保存期的方法,步骤为:采集不同保存时期的山药样本进行破碎和干燥处理;将山药干燥样本放入提取溶剂分别得到不同的样品进样液;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不同的样品进样液进行...
- 安莉吴绪金陈贺李萌张迪周娟马欢马婧玮李通许海康李委王铁良段然
- 棉花植株和棉田土壤中氟节胺消解动态分析及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对氟节胺在棉花生产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氟节胺在棉子、棉叶和土壤中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通过2年2地的残留试验,研究棉子、棉叶和土壤中氟节胺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对棉子中的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氟节胺在棉子、棉叶和土壤中对照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3-25%~98.28%,相对标准偏差为1.68%~9.93%,在土壤、棉叶及棉子中的最低检测限(质量分数)分别为O.05、0.05和0.1mg·kg-1.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精密度高,可满足氟节胺在棉花上的残留分析要求。氟节胺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0.81~3.7d、5.4~8.7d;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及采样间隔期.氟节胺在棉子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质量分数)分别为≤O.54mg·kg-1和≤0.81mg·k-1氟节胺普通人群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是5.19×10-5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01%左右,按本试验方式进行施药,通常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一定的采收间隔期内,施药剂量对氟节胺在棉子中的最终残留量有影响。
- 吴绪金汪红张军锋马欢周娟王铁良李通
- 关键词:棉花
- 不同品种山药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山药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方法参照GB5009.1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山药中氨基酸含量,通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及综合性评价。结果20种山药中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7.21~8.71 g/100 g,必需氨基酸占比为27.86%~34.89%。各地均以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总含量分别为20.77 g/100 g和26.18 g/100 g。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2.78%,综合评分排名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利川山药、西施山药、云岭山药。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区分不同品种山药中氨基酸差异,为山药中氨基酸评价、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良种选育、种植技术改良等方面提供可行性参考。
- 朱会丽杨静马欢周娟李萌马婧玮安莉吴绪金
- 关键词:山药必需氨基酸主成分分析氨基酸含量
- 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检测及膳食风险评估
- 2024年
- 研究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检测方法,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中吡唑醚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评估采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甘蔗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为0.267~0.888 mg/kg。吡唑醚菌酯的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1.83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97%左右。甘蔗中吡唑醚菌酯在儿童和成人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占短期参考剂量(acute reference dose,ARfD)均<100%。按该试验的施药方式进行施药时,甘蔗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对一般人群健康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 刘丹黎陈贺徐长利安莉许奕周娟陈培玉马莹马欢李萌
-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残留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