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清敏

作品数:80 被引量:551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军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8篇外交
  • 29篇中国外交
  • 11篇外交政策
  • 9篇政治
  • 9篇外交决策
  • 8篇对外政策分析
  • 6篇外交战略
  • 5篇心理
  • 5篇政治心理
  • 5篇政治心理学
  • 5篇中国对外关系
  • 5篇内政
  • 5篇外交政策分析
  • 5篇军售
  • 5篇大国外交
  • 4篇对台军售
  • 4篇心理学
  • 4篇中国对外政策
  • 4篇首脑
  • 4篇首脑外交

机构

  • 54篇北京大学
  • 27篇外交学院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人民论坛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国际...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船舶工业...
  • 1篇中共中央对外...

作者

  • 80篇张清敏
  • 2篇李芳芳
  • 2篇刘建
  • 1篇周方银
  • 1篇闫世东
  • 1篇杨霄
  • 1篇周永生
  • 1篇刘锦明
  • 1篇田田叶
  • 1篇李敃窥
  • 1篇罗斌辉
  • 1篇金正昆
  • 1篇刘兵
  • 1篇任卫东
  • 1篇时殷弘
  • 1篇曲星
  • 1篇周余云
  • 1篇潘丽君
  • 1篇尉秋实

传媒

  • 11篇外交评论(外...
  • 8篇国际论坛
  • 8篇国际政治研究
  • 7篇世界经济与政...
  • 6篇美国研究
  • 4篇国际政治科学
  • 3篇当代世界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人民论坛
  • 2篇外交学院学报
  • 2篇世界知识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科学决策
  • 1篇新华月报
  • 1篇东北亚论坛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历史研究
  • 1篇国际问题研究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4
  • 2篇2003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众多不同国家的一个相同政策——浅析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被引量:13
2001年
中国外交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 ,其间有多次大的外交政策调整。与对美、苏主要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不同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更多地表现出连续性。在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时 ,中国一直认为自己是这些国家群体中的一员 ,而且常常把这些国家当做一个整体看待。但实际上中国与这些国家内部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与主要大国 ,特别是美、苏关系和中国战略的影响 ,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
张清敏
关键词:外交战略
搞好周边关系,需掌握小国外交的逻辑
2017年
在中国对外关系布局中,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地位日益上升。本世纪初,中国提出了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亲邻、睦邻、惠邻等思想,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亲、诚、惠、容”对周边关系新理念,为发展与周边关系提出了指导思想。要落实这些政策理念,做好周边外交工作,需要掌握小国外交的逻辑。
张清敏
关键词:外交工作逻辑中国对外关系睦邻
国家不同平等互利——浅析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被引量:1
2007年
张清敏
关键词:平等互利
新中国外交机制的发展、特色和挑战
国家外交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对外关系状况的影响。新中国外交制度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反映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体现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其特色和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和对外交工作的绝...
张清敏
关键词:外交制度中国外交
文献传递
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与外交布局被引量:9
2010年
随着中国国内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外交工作日益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对外经贸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在全球化背景下,首脑外交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十分活跃的外交形式,最高领导人的出访状况反映了对外关系的政治布局特点。本文考察了近20年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布局和最高层对外出访所反映的中国对外政治关系布局的特点,探讨了经济因素在对外关系布局中的角色(包括双边贸易状况对首脑出访决策的影响以及首脑出访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以期获得对外交与经济建设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较深入认识。
杨霄张清敏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建设首脑外交
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中的文化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文化是国家特性的重要方面,从多个方面和渠道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行为,赋予国家外交民族文化特色。这显著体现在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活动中。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实践中体现出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建设被提高到软实力核心要素的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更加强调中国文化对中国外交的指导作用;在多边场合主张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共存,反对文化冲突和文化霸权主义;在双边关系上强调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利用文化交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中国外交的中国文化"底色"更浓,成为当前中国外交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和中国风格之一。
张清敏田田叶
关键词:中国外交中国文化文化外交文化软实力
“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视角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2015年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当今欧亚大陆上最大的新型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自成立之日起便备受国内学者的关注。本文尝试以巴瑞·布赞所提出的"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为分析框架,论述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动因,即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内部动力是成员国间对自身安全需求的互动,而外部压力则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今后的上海合作组织将朝着"安全共同体"的方向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成员国之间要加强"类属身份"的认同,即在成员国之间培育一种"同类感",这对于促进成员国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李芳芳张清敏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
外交、对外政策还是对外关系——论当代中国外交研究的学科困境被引量:1
2023年
中国外交、中国对外政策和中国对外关系是当前学界研究当代中国外交时常用的三个概念。它们在研究中经常被互换或交叉使用,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为国际政治学的不同分支学科,它们的研究目的都是为揭示和解释某种规律,但三者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或侧重点,在研究设计中提出问题的角度和回答问题的路径也有所不同。在学界不断呼吁提高国际关系研究门槛和专业化水准的背景下,厘清相关概念,明确它们各自的研究对象,设计不同的研究议程,探求不同的内部规律,在学理上有利于提高学科的专业化程度,增强研究者的专业意识,深化该学科的研究程度;在实践上有利于纠正因缺乏专业知识而产生的关于外交的模糊认识,为中国外交营造健康和理性的国内舆论环境。推进和发展这些学科,一方面需要国际视野,把中国外交、中国对外政策和中国对外关系放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外交学、对外政策学和对外关系学的学科大背景下,从普遍的理论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坚持本体意识,扎根中国实践,通过对中国实践的深入研究为这些领域的普遍理论构建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张清敏
关键词:中国外交中国对外政策中国对外关系外交学对外政策分析
21世纪外交:“变”在何处,“新”在何处
2002年
进入新世纪,一系列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对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外交工作的内涵在扩大,中国外交也面临着新的课题。不久前在外交学院召开的中国首届外交学学科建设科学研讨会,就把主题定为“21世纪外交新视角、新理论、新动向”。
曲星杨燕怡周余云周永生刘锦明张清敏金正昆
关键词:对外交往经济外交外交形象外交工作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的实践及启示被引量:1
2022年
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探索全球卫生健康治理、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了实践良机。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部署国内抗疫,开展元首外交,引领国际抗疫合作。中国不仅在应对疫情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还开展抗疫卫生外交,向遭受疫情影响的国家提供大规模的医疗卫生援助,通过参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地区和跨地区合作,促进和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但抗疫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说明构建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
张清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