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综合征
  • 3篇动脉
  • 3篇正压通气
  • 3篇睡眠
  • 3篇睡眠呼吸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通气
  • 3篇气道
  • 3篇气道正压
  • 3篇气道正压通气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持续气道
  • 3篇持续气道正压
  • 3篇持续气道正压...
  • 2篇电图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病
  • 2篇心电

机构

  • 11篇石家庄市第一...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张芳
  • 5篇赵军
  • 3篇郝芙蓉
  • 3篇魏小刚
  • 3篇李丽宏
  • 3篇汪贺媛
  • 2篇孙逊
  • 2篇冯素敏
  • 1篇王兰爽
  • 1篇吕新湖
  • 1篇陈浩
  • 1篇许香梅
  • 1篇刘红艳
  • 1篇薛铮
  • 1篇陈勤聪
  • 1篇冯燕光
  • 1篇王永贤
  • 1篇赵玮
  • 1篇杨晓青
  • 1篇刘金波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后心脏植物神经活性的定量检测指标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4-04/2005-04在石家庄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34例,均自愿参加观察。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①两组患者均佩带24h连续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在安静状态下休息15min后记录5min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即第一阶段(基线)时域指标。②观察组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结合放松训练,先听10min的自我松弛训练磁带,然后进行额肌生物反馈训练,每次训练约30min。对照组不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而是静卧30min。记录观察组患者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最后5min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即第二阶段时域指标;同时记录对照组患者30min静卧过程中最后5min(第二阶段)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③在两组患者均休息5min后,分别记录其在接下来5min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即第三阶段时域指标。分析指标包括全部正常窦性心动间期标准差、相邻正常窦性心动间期差的均方根、相邻心动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总正常窦性心动间期数的百分率及三角形指数,以上指标降低,心率变异性就降低,而且心率变异性降低程度与冠状动脉损伤的程度有关,病情越严重,心率变异性就越低。结果:进入结果分析观察组保持为17例;对照组中有些患者不配合,有效人数只有11例。①两组患者相应阶段的时域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实验第二阶段的全部正常窦性心动间期标准差、相邻正常窦性心动间期差的均方根、相邻心动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总正常窦性心动间期数的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33~2.48,P<0.05)。在实验第三阶段,观察组患者相邻心动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占总正常窦性心动间期数的百分率显�
王兰爽张芳刘红艳吕新湖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率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择OSAHS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25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6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nCPAP治疗,对照组126例仅为药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下降15.2±3.3 vs 52.5±14.3(P<0.01),TSTSaO2<90%明显下降(16.7±4.6)%vs(67.5±11.4)%(P<0.01),夜间最快心率明显下降(86.3±15.2)次/min vs(106.3±16.01)次/min(P<0.05),SaO2low明显升高(87.5±6.3)%vs(58.4±10.9)%(P<0.05),夜间最慢心率明显升高(60.2±10.1)次/min vs(47.4±9.8)次/min(P<0.05),夜间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明显减少(19.6±9.4)次/min vs(62.5±19.6)次/min(P<0.01)。结论nCPAP治疗可以消除呼吸暂停,纠正低氧血症,减少夜间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从而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
赵军郝芙蓉张芳汪贺媛孙逊
关键词:心律失常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多道睡眠描记术
直立倾斜试验检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
李丽宏冯素敏张芳薛铮刘万合冯燕光
晕厥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潜在病因引起的临床症状。为了明确晕厥的原因,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晕厥患者的预后。该项目采取直立倾斜试验并结合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及心率变异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诱发不同类型晕厥的发病机制并积极的针...
关键词:
关键词:发病机制血流动力学
组织多普勒成像对显性预激综合征旁道定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对显性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旁道定位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用体表心电图初步预测31例显性WPW综合征患者旁道位置,再用DTI的加速度方式检查患者的心肌收缩顺序,并将心电图预测旁道位置及DTI所观察到的心室壁提前收缩部位分别与射频消融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标测的"靶点"比较。结果DTI定位总准确率为80.7%,左侧显性旁道准确率84.2%(16/19),右侧为75.0%(9/12),两侧定位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定位完全符合率只有51.6%;正常组心室激动顺序为间隔心底段、游离壁及心尖部。结论DTI的加速度方式可用于检测心室正常或异常的除极过程,能对显性WPW综合征的旁道进行较准确的定位。
赵军刘金波张芳赵玮魏小刚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组织成像预激综合征
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张芳赵军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红花注射液心电图血液流变学
16例与长—短周期现象有关的室性心律失常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刘万合杨晓青李彦林张芳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
消鼾操联合nCPAP辅助治疗OSAHS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2008年
将21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均予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消鼾操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行多导睡眠(PSG)监测,超声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平均呼吸暂停时间、整夜睡眠监测中SpO2<90%时间占整个睡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LVDS、LV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低SpO2、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夜间平均心率和平均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认为消鼾操联合nCPAP治疗OSAHS可减少呼吸暂停,纠正低氧血症,降低夜间平均心率和平均收缩压,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疗效确切。
赵军郝芙蓉张芳孙逊汪贺媛魏小刚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消鼾操联合nCPAP辅助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择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nCPAP及消鼾操治疗,对照组继续原药物治疗3个月,观察对照组及联和治疗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饱和度(SpO2)、睡眠时血氧饱和度(TSTSpO2)、呼吸(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夜间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夜间心绞痛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治疗可以消除呼吸暂停,纠正低氧血症,降低夜间平均心率和平均收缩压,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从而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
张芳赵军郝芙蓉汪贺媛魏小刚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食道电极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失败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食道电极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失败的原因。方法:对349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食道电极超速抑制,其中56例未能终止,对这些失败患者进行分类并查找原因。结果:56例中除6例因患者肥胖不能耐受食道烧灼感之外,其余50例患者中30例为电极组合不当,20例为电极位置与折返环距离较远,经分析原因重新组合电极及改变电极位置的处理后均成功终止室上速的发作。结论:当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道电极超速抑制不能终止心动过速发作时,可改变电极位置及使电极重新组合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张芳刘万合李丽宏
关键词:食道调搏
血管再通后ST段再抬高与微循环灌注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梗死血管再通后ST段再抬高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心肌再灌注损伤、心肌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成功再通后心电图ST段是否再次抬高,分为ST段再抬高组(n=43)和对照组(n=47)。分别于PCI术后1、7、14d测定内皮素(endothelin,ET)及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结果 2组ET水平于术后7、14d均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2组LVEDV术后均增高,但术后14d对照组增加比率明显缩小(P<0.01);2组LVEF于PCI后7、14d均升高,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血管再通后ST段再次抬高,提示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陈浩张芳王永贤许香梅穆东陈勤聪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