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慧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玉米
  • 4篇球孢白僵菌
  • 4篇白僵菌
  • 3篇亚洲玉米螟
  • 3篇玉米螟
  • 2篇生态控制
  • 2篇交配
  • 2篇交配型
  • 1篇定殖
  • 1篇毒力
  • 1篇玉米植株
  • 1篇植株
  • 1篇生态
  • 1篇生物防治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物防
  • 1篇内共生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变异

机构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晓慧
  • 3篇冯树丹
  • 3篇李启云
  • 3篇徐文静
  • 3篇张正坤
  • 2篇汪洋洲
  • 2篇张军
  • 2篇刘艳微
  • 1篇关兵兵
  • 1篇王冰
  • 1篇王德利
  • 1篇张佳诗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球孢白僵菌内共生性及对亚洲玉米螟生态控制作用研究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Vuill]是重要的虫生真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防治杀虫真菌之一,在我国已经成功应用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
李晓慧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
文献传递
不同交配型球孢白僵菌在玉米植株中的定殖及其交配型基因变异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本文通过分析两种不同交配型球孢白僵菌菌株(MAT1-1-1,I型;MAT1-2-1,II型)在玉米植株中的定殖效率和回收菌株交配型基因序列的变异,拟揭示球孢白僵菌在玉米植株内生定殖过程中玉米对不同交配型菌株的选择规律、不同交配型菌株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试验分为4个接种组,接种菌株为I型交配型菌株(Bb OFDH1-5)(处理B5)、II型交配型菌株(Bb DPSD2)(处理B2)、两个菌株等量混合(处理B5+B2)、对照组(处理CK),处理组B5、B2、B5+B2接种孢子浓度均为108孢子/m L,对照组接种量为零。结果表明,处理B5、B2、B5+B2三组中均有球孢白僵菌在玉米叶片中定殖,其中,交配型II菌株处理组B2中内生定殖效率高,检测率为33.00%;混合处理组B5+B2中交配型II菌株比I型菌株回收比率高,回收比为12:10。交配型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交配型I菌株处理组B5和混合处理组B5+B2的回收菌株中I型交配型基因非编码区序列出现多个位点突变,编码区仅在3个位点出现突变;交配型II菌株处理组B2和混合处理组B5+B2中II型交配型基因序列均没有发生变异。以上结论说明球孢白僵菌在玉米植株定殖过程中,交配型II菌株Bb DPSD2定殖率较I型菌株Bb OFDH1-5高;玉米植株更倾向于选择II型交配型菌株作为内生菌株;交配型基因MAT1-1-1比MAT1-2-1更易发生突变表明I型菌株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李晓慧汪洋洲张军徐文静张正坤刘艳微孟鑫睿冯树丹李启云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玉米植株
蝉蜕诱导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毒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改良蝉蜕诱导培养基对球孢白僵菌进行诱导,以无蝉蜕PDA培养基作为对照,目的是比较蝉蜕诱导后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多个生物学指标,及二者对3龄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毒力。经蝉蜕诱导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以及对玉米螟幼虫毒力都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对玉米螟幼虫毒力处理组LT50为4.73天,对照组需要6.97天。同时经蝉蜕诱导过的菌株开始产孢时间和胞外蛋白酶活性都优于对照组,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范围是1.497×10-2~3.538×10-2IU/m L,但经诱导菌株的生长速率低于处理组。鉴于球孢白僵菌菌株经蝉蜕诱导后,其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增加,并且能够增强对玉米螟幼虫毒力,可利用其进行球孢白僵菌菌种保存和改良。
关兵兵王冰刘艳微孟鑫睿李晓慧张佳诗徐文静李启云冯树丹张正坤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亚洲玉米螟毒力
二种交配型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的生态控制作用被引量:9
2017年
利用生物种间互做关系抑制农业害虫的暴发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为探讨二种交配型内共生球孢白僵菌与玉米之间的互惠关系及其形成的共生体在亚洲玉米螟控制中的生态效应,以玉米为宿主植物,以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进行灌根,在温室内构建了二种交配型(MAT1-1-1型,B5;MAT1-2-1型,B2)球孢白僵菌-玉米共生体,并研究了共生体对玉米的生长、对亚洲玉米螟的产卵选择和幼虫发育及其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叶片离体培养、ITS基因和交配型基因MAT检测,均能检测到白僵菌的内生定殖;MAT1-2-1型B2菌株定殖检出率高,MAT1-1-1型B5菌株在混合型接种中定殖有优势。回收后的球孢白僵菌菌落直径和毒力无显著性变化,但其产孢量都显著提高其中回收B5处理组来源菌株的产孢量提高最显著。接种过球孢白僵菌的玉米植株地上部生长速度、生物量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根系干重明显增加,而地上植株干重也相对增加。MAT1-1-1型菌株B5对共生体玉米植株地上高度促生长贡献明显;MAT1-2-1型菌株B2对共生体玉米植株地下干重增加贡献明显。总体上球孢白僵菌内生定殖对玉米地下根系生物量影响大于对地上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在产卵选择性试验中,各处理组亚洲玉米螟的产卵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共生体对亚洲玉米螟产卵具有明显的趋避作用,MAT1-2-1型菌株B2对产卵的趋避作用明显,而MAT1-2-1型菌株B5的趋避作用较弱。在人工接种幼虫的试验中,处理组回收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B5组回收幼虫的存活率最低,仅为38.33%;处理组的化蛹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B5组的回收幼虫化蛹率显著低于B2组和对照组,仅为34.77%,这说明MAT1-1-1型B5菌株对玉米螟幼虫发育抑制最明显。上述结果表明,不同交配型球孢白僵菌内生定殖效率有
冯树丹李晓慧汪洋洲张军徐文静张正坤王德利李启云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交配型亚洲玉米螟生态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