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旭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微铣削
  • 2篇铣削
  • 1篇电火花
  • 1篇电火花加工
  • 1篇动测
  • 1篇圆角
  • 1篇运动控制
  • 1篇运动控制器
  • 1篇振动
  • 1篇振动测试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支持向量机回...
  • 1篇数控
  • 1篇数控系统
  • 1篇频谱
  • 1篇频谱分析
  • 1篇铣床
  • 1篇铣床数控系统
  • 1篇响应曲面

机构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贾旭
  • 3篇卢晓红
  • 2篇王鑫鑫
  • 2篇贾振元
  • 1篇王福吉
  • 1篇张智聪
  • 1篇张余升
  • 1篇武文毅
  • 1篇李光俊
  • 1篇余祖元
  • 1篇才秀女

传媒

  • 2篇组合机床与自...
  • 1篇电加工与模具
  • 1篇新型工业化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动力刀架振动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前,动力刀架振动测试方法的缺失及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数控车床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行业的发展。鉴于此,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平台LabVIEW的三向振动检测系统。系统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为传感器件检测刀架振动信息,采集到的信号经信号调理仪放大和调整,提高系统抗干扰性;通过对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变换和频率信息的分析,可探究刀架振动原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减小振动;最后采集到的数据利用报表生成功能进行存储。
张智聪卢晓红王福吉贾旭
关键词:振动测试频谱分析LABVIEW
微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的研究
2013年
微铣削表面粗糙度是衡量加工过程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建立预测精度较高的微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准确地预测和控制零件微铣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对于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指导零件的实际加工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目前微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针对黄铜件分别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和支持向量机(SVM)回归建立关于刀具悬伸量、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轴向切深四个切削参数的微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并通过微铣削加工试验对两种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SVM预测模型预测均方误差仅为RSM预测模型的17.9%,预测精度较高,能够较好的预测微铣削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和变化规律。因此,SVM预测模型更适合于微铣削表面粗糙度的预测。
王鑫鑫卢晓红贾振元贾旭李光俊武文毅
关键词:微铣削表面粗糙度响应曲面法支持向量机回归
基于PMAC的微铣床数控系统中G代码编译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概括了基于PMAC的微铣床数控系统G代码编译流程,利用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的思想及VC++6.0软件,设计实现了G代码编译模块程序。该G代码编译程序包括代码校验和代码转换两部分功能,可以将Pro/E数控加工模块(Pro/NC)自动生成的待加工零件的G代码编译为PMAC卡能够识别的指令。该G代码编译模块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加工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具有复杂几何特征的微小零件的自动加工。
贾旭卢晓红王鑫鑫贾振元
关键词:开放式数控系统微铣削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
基于均匀损耗法的圆角去除加工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均匀损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简单形状的电极,通过设计加工轨迹,采用逐层扫描的方式去除型腔圆角。通过与传统成形加工方法比较发现:新方法可实现清角加工且电极端部形状保持不变,其实际放电加工时间略长于传统成形加工方法所用时间,但它不需修整电极并重新装夹,在加工多个型腔时,其总用时将小于传统方法所需时间。
张余升余祖元才秀女贾旭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