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 品味大师版《牡丹亭》
- 2015年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伴随着袅袅笛声,2014年12月的第二个周末,北京天桥剧场也透出三春暖意,“大师版”《牡丹亭》在此处热热闹闹地上演了。这可以说是一场真正没有“小角色”的演出,不仅剧中男女主角由当今顶尖的昆曲表演泰斗共同演绎。
- 刘轩
- 关键词:《牡丹亭》奈何天杜丽娘离魂柳梦梅曲词
- 万变不可离其“宗” 观北昆的靓丽版《牡丹亭》以及《玉簪记》
- 2016年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舞台搬演中,昆剧中那些经典的剧目到底能不能有所改动?在今年上海大剧院的“北方昆曲剧院展演周”中,两场传统剧目《牡丹亭》和《玉簪记》的上演,再次引起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 刘轩
- 关键词:《玉簪记》《牡丹亭》上海大剧院北昆传统剧目昆剧
- 旧酒新醅也味浓 谈魏海敏在《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中的表演
- 2017年
- 春寒料峭的上海,国光剧团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了主题为“双面魏海敏”的两台大戏:《金锁记》和《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不同于《金锁记》是为魏海敏量身打造,《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编创于上世纪80年代,由“红楼作手”陈西汀亲自操刀,1983年上海京剧院童芷苓在香港演出此剧,一炮而红,这部戏是童芷苓艺术生涯后期的代表剧目。
- 刘轩
- 关键词:王熙凤《金锁记》上海京剧院表演艺术中心艺术生涯
- 刚柔并济 别样生动 京剧《武则天》观后
- 2015年
- 新编历史剧《武则天》初排于1962年,是根据郭沫若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而成。当时由童芷苓老师扮演武则天,突破了家门行当的限制,大胆采用话剧化的念白和武生的步法、身段,用“花旦”之身成功塑造了一代女皇叱咤风云的舞台形象,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 刘轩
- 关键词:《武则天》刚柔并济京剧新编历史剧舞台形象童芷苓
- 情到无多得尽么---《南柯梦记》观后谈
- 2016年
- 在汤显祖的“四梦”传奇中,《牡丹亭》自不必说,一向是昆剧舞台上盛演的代表作,单是传承下来的折子戏就有十二三出,尚具“小全本”的规模。其余三梦则在近现代的昆剧舞台上比较少见,尤其是《南柯》《邯郸》二梦,因其剧作蕴含的思想超越了传奇擅演的生旦离合,以传奇而作有无的人生哲思,且关目繁杂,角色众多,因此本身便在搬演上颇有难度。以《南柯记》来说,明代万历年间刊刻的折子戏选本《月露音》选录了其中《尚主》《之郡》《粲诱》《生恣》几折,崇祯年间的《怡春锦》中就只收有《就徵》和《玩月》,到清代,在内廷演戏档案中录有《瑶台》《花报》《点将》三个单出。乾嘉时抄录的《昆弋身段谱》乙编中只记有《瑶台》一折的舞台调度和简单动作提示,略查乾嘉时期至清末的身段谱资料,几乎见不到《瑶台》之外的舞台演出记录,《南柯记》在当时的舞台搬演情况可见一斑。
- 刘轩
- 关键词:《南柯记》舞台调度乾嘉时期万历年间崇祯年间舞台演出
- 昆剧表演演变研究
- 本文旨在通过对昆剧表演艺术演进历史的梳理,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内在动力,并试图总结出昆剧表演演变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内容。特别是在当前昆剧具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时艺术形态双重身份的情况下,通过对昆剧表演艺术形成、演进,及...
- 刘轩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献传递
- 在史料空白处填补情感 评昆剧《孔子之入卫铭》
- 2016年
- 北方昆曲剧院近年来在锐意创新方面颇多努力,五月底上演于上海大剧院的《孔子之入卫铭》便是一例。剧本故事源于《论语·雍也》中记载的颇为著名的一段公案,即“子见南子”。原文只有简洁的两句话:“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刘轩
- 关键词:北方昆曲剧院上海大剧院儒家学说哲理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