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亚光

作品数:73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矿业工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空区
  • 15篇采场
  • 15篇采空
  • 15篇采空区
  • 8篇中厚矿体
  • 8篇倾斜中厚矿体
  • 8篇矿体
  • 8篇缓倾斜
  • 8篇缓倾斜中厚
  • 8篇缓倾斜中厚矿...
  • 8篇厚矿体
  • 7篇垮塌
  • 6篇可视化
  • 6篇回采
  • 6篇采矿
  • 5篇点云
  • 5篇巷道
  • 4篇点云数据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围岩

机构

  • 73篇中南大学
  • 4篇深圳市中金岭...
  • 2篇湘潭大学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长沙有色冶金...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钢集团
  • 1篇广西中金岭南...
  • 1篇江西铜业技术...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73篇秦亚光
  • 57篇罗周全
  • 26篇马少维
  • 19篇胡建华
  • 16篇汪伟
  • 9篇黄俊杰
  • 5篇文磊
  • 5篇张文芬
  • 5篇孙杨
  • 5篇王婷玉
  • 4篇罗贞焱
  • 4篇徐海
  • 4篇郑开欢
  • 3篇彭东
  • 3篇张智博
  • 3篇吴亚斌
  • 2篇张杰
  • 2篇谢承煜
  • 2篇杨春
  • 2篇熊立新

传媒

  • 9篇黄金科学技术
  • 5篇中国地质灾害...
  • 4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Transa...
  • 3篇科技导报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矿冶工程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煤炭学报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 1篇第一届大直径...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21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体力学强度参数选取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在工程岩体数值模拟中,为了选取合理的岩体力学参数,克服传统经验折减法的不足,文章引入模糊数学法对所用岩石的力学强度参数进行折减。取某矿一条代表性矿脉的4种岩石,通过室内劈裂拉伸试验、抗压和剪切等试验获得了这4种岩石的力学强度参数;采用文中方法进行计算,求得折减系数,由此得到新的岩石力学参数。根据计算所得的岩体力学参数,运用FLAC 3D对该矿700中段运输大巷巷道开挖不支护和实施锚喷支护后的围岩塑性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其模拟结果与现场观测的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合理的方法。
王卫华李坤秦亚光严哲唐修
关键词:岩体力学参数数值模拟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与D-S证据融合理念的地下矿山岩体失稳预警方法被引量:2
2020年
地下矿山岩体失稳预警一直是矿山灾害防治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提高岩体失稳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和D-S证据融合理论的综合性预警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尖点突变分析模型和D-S证据融合模型得到两种独立预警判据。然后借助风险矩阵融合两种独立预警判据形成综合性预警判据。最后利用矿山实测的微震数据分别对三种预警判据的预警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尖点突变模型对岩体失稳的预警效果较差;D-S证据融合模型的鲁棒性较差;综合性预警判据的预警结果与工程实际高度吻合且鲁棒性较好,预测准确性和可靠度明显提高。
罗周全李艳艳秦亚光文磊
关键词:尖点突变岩体失稳
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矿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被引量:14
2016年
为实现某铅锌矿山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矿法安全高效开采,开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实测-650 m中段原岩应力,运用Surpac-FLAC3D模型生成技术构建数值分析模型,进而采用多元应力回归方法反演初始地应力场.通过弹性力学小薄板理论分析得到顶板稳定性随采场结构参数的变化关系,结合实际采准条件,提出采场结构参数初选方案.基于反演地应力场,进行初选方案开采数值分析,获得各方案力学响应指标.引入多目标理想点法决策,考虑安全和经济指标,计算方案评价指标集与理想解的向量近似度,优化确定该矿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矿法采场结构参数为矿房采场宽10 m,矿柱采场宽8 m.
汪伟罗周全秦亚光孙杨
关键词:初始地应力场采场结构参数弹性力学
受限空间气体灭火应激对疏散时间影响试验被引量:2
2016年
为分析不同应激条件下受限空间内人员疏散时间规律,基于受限空间环境与安全人工智能仿真试验系统,开展气体灭火剂IG541不同体积分数环境中人员生理影响试验研究,在某电子设备厂房人员进行了疏散试验,分析疏散时间与气体体积分数间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积分数增加试验对象心率显著加快;部分试验对象在体积分数为30%情况下出现窦性心律过速现象,体积分数超过30%时部分测试者舒张压超过90 mm Hg、收缩压超过120 mm Hg。疏散时间与灭火气体体积分数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
熊立新熊立春石东平汪伟秦亚光
关键词:气体灭火生理影响疏散时间
金属矿山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矿山安全文化对于预防矿山事故有重要作用,是被动安全转向主动安全的发力点。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的关系,但是针对二者之间中介变量的研究很少。为进一步探索金属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引入心理授权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对广东某金属矿山企业的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SmartPLS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矿山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并且心理授权在二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为此金属矿山企业高层管理者不仅要通过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来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而且要善于为员工营造一种心理授权的感受,提高员工的工作自主性和自我效能,从而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史秀志丁春胜秦亚光
关键词:安全文化心理授权中介效应信度金属矿山
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多单元组合集约化采矿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多单元组合集约化采矿方法,将矿体沿走向划分为等宽的矿块,然后沿矿体倾向将各矿块划分为条形采场,将各矿块内的S1、S2…Sn等n个连续采场组合成1个单元,然后根据矿山生产能力将U1、U2...
罗周全马少维胡建华秦亚光任启凡杨春文磊张龙
文献传递
基于旋转面的采空区激光扫描点云三角剖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面的采空区激光扫描点云三角剖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通过球面投影,将无规律的实测扫描点云转换为一圈一圈的球面投影点云,对球面投影点云进行插值,修复原有的空间拓扑关系,并同步对实测扫描点云进行插值。...
罗周全罗贞焱黄俊杰汪伟刘晓明周吉明秦亚光张文芬
文献传递
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处理技术被引量:16
2016年
由于井下环境的复杂性,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采空区边界三维空间信息点云数据中不可避免包含一些噪声点.为此,提出曲率-弦长比复合判据实现了对点云数据中高频噪声点的过滤处理,并运用随机滤波法去除点云数据中的低频随机噪声点,通过分段低次插值法实现空区模型曲线光顺处理.结果表明:过滤及光顺处理不仅有效去除了采空区点云数据中的噪声点,同时避免了采空区三维模型构建中自相交情况的出现,达到了采空区三维模型精确构建的目的.
秦亚光罗周全汪伟郑开欢
关键词: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噪声过滤
铝土矿采场矿石顶板承载机理与厚度优化被引量:4
2022年
基于弹性薄板理论,分析矿石顶板破坏的主要规律,推导矿石顶板的厚度求解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顶板中心的拉应力是矿石顶板破坏的主要原因,根据该点的极限破坏条件推导出矿石顶板的厚度求解公式;以某铝土矿第10采场为工程案例,经过求解,该采场最优矿石顶板厚度为0.36 m,考虑安全系数为1.3,设计矿石顶板厚度为0.5m;在整个工业试验过程中,顶板动态报警仪未启动报警,矿石顶板未发生破坏;相比类似条件的采场矿石顶板减少0.1~0.3 m,矿石顶板回收率提高16.7%~37.5%。
马少维马少维胡建华秦亚光杨东杰
关键词:铝土矿弹性薄板工程案例
深孔落矿破顶层厚度综合确定方法及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深孔落矿破顶层厚度依赖经验判定的问题,运用塑性极限分析法计算破顶层临界破坏时所受外力功和内力功,基于虚功原理,推导得到5种典型边界条件下破顶层极限承载表达式。通过Surpac-Flac3D数值转换建模、爆破载荷等效、自定义编程等操作,建立获取破顶层动力响应特征的数值模拟技术。由此,提出基于力学计算与数值模拟分析的破顶层厚度综合确定方法。以某矿VCR法试验采场为应用对象,通过推导的极限承载表达式确定其最小破顶厚度为4.7 m,据此开展不同破顶厚度工况的数值模拟,结合应力分布特征、塑性区演化状态及安全率计算等分析,综合确定采场安全破顶厚度为7 m。研究为深孔落矿破顶层厚度的确定提供了客观可行的手段。
汪伟罗周全秦亚光向军
关键词:深孔落矿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