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被引量:27
- 2016年
- 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对于土地紧缺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等分析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2002—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指数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研究区土地利用效益值、城市化指数以及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出线性递增的特征,且土地利用效益值增长速率快于城市化指数。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系数从0.273 6提高至0.907 0,耦合协调状态由中度失调逐渐转为优质协调,耦合协调阶段可分为失调衰退—过渡—协调发展3个时期。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相互驱动关系,即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对城市化产生的驱动影响较显著,城市化则主要从社会(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益产生驱动影响。研究结果对石羊河流域绿洲城市乃至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史坤博杨永春张伟芳宋美娜白硕李博
-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化灰色关联分析石羊河流域
- 渐进制度变迁模式下中国城市转型测度的空间分异被引量:9
- 2016年
- 以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13年的劳动力、企业等制度指标,采用空间插值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城市制度转型水平及其效应机制。研究表明:1空间上,制度转型结果及其效应总体上在2003~2013年都表现为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的梯度衰减模式。时间上,制度转型及其引发的效应整体上表现为逐步强化,其中,制度转型效应表现为由2003年的"零星分布"向2008年"线状蔓延"进而向2013年"面状拓展"的空间演化特征。2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相关区域,其制度转型结果与效应大致呈现为圈层结构模式。3中西部地区(除成渝城市群外)的制度转型结果及其效应高值中心大都为单个城市。4制度转型对城市转型效应影响显著,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增强。
- 杨永春宋美娜史坤博金淑婷王梅梅张伟芳
- 关键词:地级市
- 2005-2013年间甘肃省生态足迹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生态占用模型是近年发展的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一种直观而有效的方法。以生产量代替消费量,运用生态足迹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甘肃省2005-2013年间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05-2013年间,甘肃省人均生态占用总体呈缓慢上升态势(由2.127 hm2/cap增长到2.718 hm2/cap),而人均生态容量先下降后逐渐回升(由1.114hm2/cap下降到1.096hm2/ca,2013年回升至1.191 hm2/cap),进而导致人均生态赤字连年增长(由1.013hm2/cap增长到1.527hm2/cap),暗示当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万元GDP生态占用逐年下降(由2.85 hm2下降到1.12 hm2),表明甘肃省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良性转变。
- 金建玲王录仓张伟芳
- 关键词:生态占用生态容量生态赤字
- 甘肃省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态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以甘肃省第6期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中的人口与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经典场强理论对甘肃省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Arc GIS 9.3的支持下对甘肃省市域人口与社会经济关系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回归分析法对人口、经济及社会子系统协调发展状态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人口和经济场效应强的地区叠加后的综合影响效应还是很强,人口和经济场效应弱的地区叠加后的综合影响效应还是很弱;1980—2000年甘肃省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之间基本保持在协调状态不变,从2000年开始转为基本协调,2010年则变为濒临不协调发展状态;金昌、白银、平凉、陇南、临夏、甘南地区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之间处于协调发展状态,甘肃其他地区则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
- 金淑婷李博杨永春石培基卢红金建玲张伟芳
- 基于熵权法的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评价被引量:9
- 2016年
- 基于熵权法建立了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评价流程,以甘肃夏河县桑科草原旅游点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首先,建立了包括草群高度、植被密度和盖度以及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6个指标的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桑科草原旅游点植物生长对旅游活动干扰的敏感性较高,植物物种对旅游活动干扰的敏感性较低;车辆碾压对植被破坏最为严重,各样区植被退化程度随着与破坏点(带/区)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降低。随着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程度的降低,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均有较明显的增加,植物种间竞争关系增强;大车前(Plantago major)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的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利用熵权法对桑科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程度的评价结果与前人关于旅游点植被破坏的研究规律相符,且桑科草原旅游点干扰区植物群落特征与植被退化评价结果相一致,说明建立的草原旅游点植被退化评价方法是合理准确的。
- 史坤博王文瑞杨永春邵蕊张伟芳
- 关键词:旅游生态植被退化群落特征熵权法
- 甘肃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在构建城市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2003—2012年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加权平均等方法对甘肃省14个州市的城市基础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年内,甘肃省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不一致,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较快,有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则比较缓慢。甘肃省各地区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河西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最好,其次是陇东地区,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薄弱,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最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区差异性有所缓和。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存在短板约束,发展不均衡。
- 张伟芳杨永春金建玲田新壮
- 关键词:基础设施